一种制备油菜秸秆全株玉米混贮饲草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94996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备油菜秸秆全株玉米混贮饲草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风干油菜秸秆切至2~3 cm;(2)将油菜秸秆和全株玉米按干物质基础的重量比2:1混合,加入包含乳酸菌菌剂、纤维素酶、糖蜜和硝酸钙的水溶剂以调节水分含量,充分混匀后,得混合物,将混合物装入真空密封袋中,逐层压实,抽真空后密封,于20~25℃条件下厌氧发酵45~60 d,即得油菜秸秆全株玉米混贮饲草;所述乳酸菌菌剂、纤维素酶和糖蜜在混合物中鲜重基础的含量分别为0.01 g/kg、1.0 g/kg和5.0 g/kg,硝酸钙在混合物中干物质基础的含量为10.0g/kg,所述混合物的水分含量为60%~65%。合物的水分含量为60%~6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备油菜秸秆全株玉米混贮饲草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
,涉及农业秸秆资源利用和降低反刍家畜甲烷排放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制备油菜秸秆全株玉米混贮饲草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秸秆主要是农作物可利用部分收获后剩余难以利用的部分,也是宝贵的可再生、有机生物质资源,包括粮食(小麦、稻谷、玉米和甜油菜等)、豆类(大豆、蚕豆、绿豆和豌豆等)、薯类(土豆、红薯、木薯和芋头等)、油料(油菜、花生、芝麻和向日葵等)、麻类(亚麻、黄麻和苎麻等)、糖类(甘蔗和甜菜)、棉花、茶叶、烟叶及蔬菜瓜果类的叶、杆、茎及藤蔓等,畜牧业生产中,提高秸秆利用率是优化畜牧业结构的节粮工程、降低甲烷生成量的减排工程和实现畜牧业绿色、高效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工程。油菜秸秆属于大宗的农业副产物资源,营养价值好并具有可再生性,但油菜秸秆纤维素的木质化程度高,且存在质地坚硬、体积大和适口性差等缺陷。
[0003]秸秆混贮是指将秸秆与某些易于发酵的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发酵,达到提高饲粮整体营养和饲喂价值的目的,并兼备添加菌酶制剂单独发酵秸秆的优势。秸秆与其它原料混合发酵,可在一定程度上补充秸秆自身缺乏的营养物质,从整体上提高饲粮的营养和消化利用价值,并可破坏秸秆纤维结构,提高秸秆自身的营养价值。研究表明秸秆与蔬菜废弃物混合发酵后可作为改善秸秆品质的有效手段,并可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秸秆也可与青绿原料如苜蓿和草木犀等混合发酵,混贮品质优于单独发酵苜蓿或草木犀。目前未见关于油菜秸秆与全株玉米混合发酵的报道,因此将油菜秸秆与全株玉米混合发酵或许可得到品质良好的发酵饲草,抑制发酵过程中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另外,现有技术一般着重于提高秸秆的饲料化利用程度,忽略了秸秆大量应用于生产时,会增大反刍动物甲烷生成量。因此在制作油菜秸秆全株玉米混贮饲草的同时,可添加一定量的硝酸盐达到有效降低发酵饲草瘤胃甲烷生成量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为提高油菜秸秆饲料化利用程度和降低饲草的反刍家畜瘤胃甲烷生成量方面,提供一种制备油菜秸秆全株玉米混贮饲草的方法。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6]所述制备油菜秸秆全株玉米混贮饲草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1)将风干油菜秸秆切至2~3cm;
[0008](2)将油菜秸秆和全株玉米按干物质基础的重量比2:1混合,加入包含乳酸菌菌剂、纤维素酶、糖蜜和硝酸钙的水溶剂以调节水分含量,充分混匀后,得混合物,将混合物装入真空密封袋中,逐层压实,抽真空后密封,于20~25℃条件下厌氧发酵45~60d,即得油菜秸秆全株玉米混贮饲草;所述乳酸菌菌剂、纤维素酶和糖蜜在混合物中鲜重基础的含量分别为0.01g/kg、1.0g/kg和5.0g/kg,硝酸钙在混合物中干物质基础的含量为10.0g/kg,所述
混合物的水分含量为60%~65%。
[0009]优选地,所述乳酸菌菌剂为植物乳杆菌和戊糖片球菌以质量比4:1混合而成的菌剂。
[0010]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1]本专利技术中,油菜秸秆和全株玉米的添加比例控制为2:1(干物质基础),以弥补油菜秸秆营养物质单一和含水量低的缺陷,最大化地促进油菜秸秆的饲料化程度。
[0012]乳酸菌菌剂、纤维素酶、糖蜜的添加为改善油菜秸秆全株玉米的混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等提供了有利保障。乳酸菌菌剂为植物乳杆菌和戊糖片球菌的混合菌剂,可促进可溶性糖快速发酵产生乳酸,降低混贮饲草pH,抑制有害菌的生长,达到有效提高发酵品质的目的。硝酸钙的添加量控制为10.0g/kg(干物质基础),避免了硝酸盐直接饲喂对反刍家畜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秸秆类饲料的瘤胃甲烷生成量。
[0013]混贮后油菜秸秆全株玉米混合饲草的发酵品质良好,主要表现为酸香舒适,质地柔软,颜色黄亮,发酵后的pH、氨态氮和丁酸含量较低,乳酸和乙酸含量较高,混贮饲草以乳酸菌属为主要细菌,不利于发酵的有害菌属相对丰度较低。本专利技术采用油菜秸秆与单独发酵的全株玉米混合(油菜秸秆:全株玉米青贮=2:1<质量比>,干物质基础)作为对照组,以油菜秸秆全株玉米混贮饲草为试验组,以更好地探究混贮对油菜秸秆的影响。营养价值评定结果表明,试验组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体外发酵结果表明,试验组的干物质降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甲烷生成量、甲烷浓度和氢气浓度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
[0014]另外,本专利技术之所以选择油菜秸秆,还有个重要原因是专利技术人还曾尝试过小麦和水稻秸秆,但是混贮对小麦和水稻秸秆的纤维结构未起到破坏作用,也未达到提升两者混贮营养和利用价值的目的。
[0015]总之,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制备的油菜秸秆全株玉米混贮饲草提质效果明显,可促进农作物秸秆资源的饲料化利用,尤其是为冬春饲草匮乏季节提供优质粗饲料;同时,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廉,具有工业化生产的潜力。此外,饲喂农作物秸秆易造成反刍家畜甲烷排放量的增多,本专利技术中添加硝酸钙有效抑制了甲烷的生成,为反刍家畜养殖业减碳增效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油菜秸秆全株玉米混贮饲草图;
[0017]图2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中的油菜秸秆纤维结构的对比图;
[0018]图3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的体外甲烷产量随时间变化的效果比对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试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的定量试验,均设置三次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
[0020]实施例1
[0021]所述制备油菜秸秆全株玉米混贮饲草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2](1)将风干油菜秸秆切至2~3cm;
[0023](2)取580g油菜秸秆,800g全株玉米,加入624g水溶剂以调节水分(水溶剂中包含
乳酸菌、纤维素酶、糖蜜和硝酸钙,充分混匀,得混合物(混合物中乳酸菌菌剂、纤维素酶和糖蜜的量分别为0.02g,2.0g和10.0g;硝酸钙的量为8g<因为混合物的干物质重为0.8kg>),充分混匀,放入真空自封袋中,压实,抽真空并密封,置于20~25℃,厌氧发酵45~60d,并做4个重复;
[0024](3)发酵结束后,打开真空袋,即获得油菜秸秆全株玉米混贮饲草,并对其发酵品质(pH、乳酸、乙酸、丙酸、丁酸和氨态氮含量)进行测定。
[0025]由图1可知,油菜秸秆全株玉米混合发酵后,质地柔软松散,呈亮黄色。由表1可知,油菜秸秆全株玉米混贮饲草的发酵品质良好,主要表现为较低的pH和氨态氮含量,高乳酸和乙酸含量。
[0026]表1混贮后油菜秸秆全株玉米混合饲草的发酵指标测定
[0027][0028]实施例2
[0029]为更好地探究混贮对油菜秸秆全株玉米混合饲草发酵品质的影响机制,利用16S rRNA测序技术测定油菜秸秆全株玉米混贮饲草的微生物组成。
[0030]试验步骤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油菜秸秆全株玉米混贮饲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风干油菜秸秆切至2~3 cm;(2)将油菜秸秆和全株玉米按干物质基础的重量比2:1混合,加入包含乳酸菌菌剂、纤维素酶、糖蜜和硝酸钙的水溶剂以调节水分含量,充分混匀后,得混合物,将混合物装入真空密封袋中,逐层压实,抽真空后密封,于20~25 ℃条件下厌氧发酵45~60 d,即得油菜秸秆全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普宣宣张秀敏易思宇王荣王敏谭支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