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乳酸高小肽无抗发酵豆粕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68576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饲料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乳酸高小肽无抗发酵豆粕,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豆粕原料80%,复合发酵菌菌剂20%,所述复合发酵菌菌剂包括复合发酵菌含屎肠球菌20%,植物乳杆菌15%,嗜酸乳杆菌15%,枯草芽孢杆菌20%,普利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乳酸高小肽无抗发酵豆粕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饲料制备
,具体为一种高乳酸高小肽无抗发酵豆粕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世界第二大饲料生产国,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耕地面积相对贫乏,饲料原料就显得不足,尤其是蛋白质饲料更是缺口很大,通过增加蛋白质资源的供应和减少蛋白质资源的浪费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目前,发酵蛋白类产品被广泛应用于饲料行业,发酵蛋白类产品可以提高植物蛋白的消化吸收率,从而提高植物蛋白资源的利用率,可以增加蛋白含量。
[0003]抗生素可以促进畜禽的生长或预防病原菌感染、病原菌疾病的发生,但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特别是不科学的滥用,引起了抗生素的药物残留问题,目前,很多国家和饲养者反对以抗生素作为生长促进剂,甚至通过立法对愈来愈多的药物品种加以禁止,最大限度地减少农药残留,生产无污染、无残留的绿色农副产品,是国家和企业面临的刻不容缓的任务,在这种背景下,无毒、无副作用、无残留的发酵饲料备受关注,例如中国专利CN 102823717 B公开了一种高生物活性发酵豆粕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生产成本极大降低,环保条件很大提升,然而,使用的菌种为凝结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菌两种,过于单一,豆粕中还会存在多种抗营养因子,极大地影响了豆粕的饲用价值,故而,提出了一种高乳酸高小肽无抗发酵豆粕的制备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乳酸高小肽无抗发酵豆粕的制备方法,具备提高豆粕的饲用价值等优点,解决了豆粕中还会存在多种抗营养因子,极大地影响了豆粕的饲用价值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乳酸高小肽无抗发酵豆粕,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豆粕原料80%,复合发酵菌菌剂20%。
[0008]优选的,所述复合发酵菌菌剂包括复合发酵菌含屎肠球菌20%,植物乳杆菌15%,嗜酸乳杆菌15%,枯草芽孢杆菌20%,普利菌

7 15%,酿酒酵母15%。
[0009]优选的,所述屎肠球菌液态扩大培养的培养基为:葡萄糖2%,蛋白胨1%,牛肉膏1%,酵母浸粉0.5%,乙酸钠0.5%,磷酸氢二钾0.2%,柠檬酸氢二铵2%,硫酸镁0.058%,硫酸锰0.025%,碳酸钙1%,吐温80 0.1%,pH值7.0
±
0.2。
[0010]优选的,所述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酿酒酵母和普利菌

7的液态扩大培养的培养基为:葡萄糖2%,蛋白胨1%,牛肉膏1%,酵母浸粉0.5%,乙酸钠0.5%,磷酸氢二钾0.2%,柠檬酸氢二铵2%,硫酸镁0.058%,硫酸锰0.025%,吐温80 0.1%,pH值7.0
±
0.2。
[0011]优选的,所述枯草芽孢杆菌液态扩大培养的培养基为:葡萄糖1%,蛋白胨1%,牛肉膏1%,酵母浸粉0.5%,乙酸钠0.5%,磷酸氢二钾0.2%,柠檬酸氢二铵2%,硫酸镁0.058%,硫酸锰0.025%,麦麸3%,吐温80 0.1%,pH值7.0
±
0.2。
[0012]优选的,所述有效活菌总数≧1
×
109CFU/mL,蛋白含量≧48.0%,小肽含量≧15.0%。
[001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乳酸高小肽无抗发酵豆粕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1)制备复合发酵菌菌剂;
[0015]2)豆粕原料接种:将复合发酵菌混入温热洁净水中,混合均匀后形成复合发酵菌液,将该复合发酵菌液喷洒在豆粕原料上混合均匀接种;
[0016]3)将豆粕原料放入发酵容器内部进行发酵,发酵时间3

5天,发酵形成发酵豆粕;
[0017]4)负压低温沸腾干燥:干燥温度50~55℃;
[0018]5)将粉碎后的原料投入粉碎机内部进行粉碎;
[0019]6)称量和包装。
[0020]优选的,所述发酵容器可选择为内膜袋、呼吸膜袋、发酵桶或者发酵罐等。
[0021]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发酵过程具体步骤为:
[0022]1、在发酵容器中加入连续发酵水源水,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到豆粕中;
[0023]2、酵母源与水的混合时间不得少于2分钟,向豆粕中添加混合液的时间不得超过2分钟,混合液与豆粕的混合时间不得超过2分钟,水温30

40℃。
[0024](三)有益效果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乳酸高小肽无抗发酵豆粕的制备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6]该高乳酸高小肽无抗发酵豆粕的制备方法,多菌种混合发酵是利用各菌种之间互惠、偏利生等关系,进行协同发酵网以达到一

次发酵多方效果的目的,本方法选用复合发酵菌含屎肠球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普利菌,酿酒酵母6大类菌种来进行混合固体静止发酵,在发酵前期,枯草芽胞杆菌类好氧菌可以进行生长繁殖,产生丰富的酶类,由于氧气的逐渐缺乏,采用本方法的制备工艺进行发酵,普利菌

7还有改善发酵产物风味的作用,并且采用的微生物菌种抗逆性强,可定植于畜禽肠道,具有很强的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具有耐高温、耐胆盐、耐酸和耐抗生素等极高的稳定性,能够改善胃肠道微生态环境,建立和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增强动物免疫能力,增强营养物质代谢,为代替抗生素提供了有力依据。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豆粕为大豆榨油的副产物,含有丰富蛋白质,氨基酸分布合理,是动物日粮中常用的植物性蛋白质原料,但豆粕中同时存在多种抗营养因子,主要有胰蛋白酶抑制剂、植酸、
大豆凝血素、脲酶、低聚糖、脂肪氧化酶、大豆抗原蛋白及致甲状腺肿素等多种抗营养因子,这些抗营养因子阻碍了畜禽对豆粕饲料养分的消化、吸收和代谢,对动物健康与生产性能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微生物发酵法是目前消除豆粕中抗营养物质及改善豆粕营养品质的有效方法之一,学者研究结果发现,豆粕经微生物发酵后,植酸含量降低,抗原蛋白和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显著降低,发酵后豆粕消化率和粗蛋白质含量得到提高,可溶性蛋白质、氨基态氮和可溶性固形物都有所提高,本专利技术采用6种复合菌种对豆粕进行固态发酵,获得高活性无抗发酵豆粕制品。
[0029]实施例一:一种高乳酸高小肽无抗发酵豆粕,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豆粕原料80%,复合发酵菌菌剂20%。
[0030]需要说明的是,复合发酵菌菌剂包括复合发酵菌含屎肠球菌20%,植物乳杆菌15%,嗜酸乳杆菌15%,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乳酸高小肽无抗发酵豆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豆粕原料80%,复合发酵菌菌剂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乳酸高小肽无抗发酵豆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发酵菌菌剂包括复合发酵菌含屎肠球菌20%,植物乳杆菌15%,嗜酸乳杆菌15%,枯草芽孢杆菌20%,普利菌

7 15%,酿酒酵母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乳酸高小肽无抗发酵豆粕,其特征在于,所述屎肠球菌液态扩大培养的培养基为:葡萄糖2%,蛋白胨1%,牛肉膏1%,酵母浸粉0.5%,乙酸钠0.5%,磷酸氢二钾0.2%,柠檬酸氢二铵2%,硫酸镁0.058%,硫酸锰0.025%,碳酸钙1%,吐温80 0.1%,pH值7.0
±
0.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乳酸高小肽无抗发酵豆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酿酒酵母和普利菌

7的液态扩大培养的培养基为:葡萄糖2%,蛋白胨1%,牛肉膏1%,酵母浸粉0.5%,乙酸钠0.5%,磷酸氢二钾0.2%,柠檬酸氢二铵2%,硫酸镁0.058%,硫酸锰0.025%,吐温80 0.1%,pH值7.0
±
0.2。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乳酸高小肽无抗发酵豆粕,其特征在于,所述枯草芽孢杆菌液态扩大培养的培养基为:葡萄糖1%,蛋白胨1%,牛肉膏1%,酵母浸粉0.5%,乙酸钠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希国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韶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