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能性秸秆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26392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功能性秸秆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配制食用菌种子培养基,并对种子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挖取食用菌菌块接入种子培养基中,于摇床上培养2~6天;配制食用菌秸秆液体发酵培养基,并对秸秆液体发酵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将培养得到的食用菌种子液,加入到秸秆液体发酵培养基中,于摇床上培养2~6天;将得到的发酵液用筛网分级过滤,收集菌体固渣,控水后以5~25wt.%的添加量加入常规的动物饲料中,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秸秆发酵饲料制备方法发酵效率高,可行性强,机械化程度高,可以规模化生产。与传统的固态发酵秸秆饲料相比,粗蛋白、必需氨基酸、食用菌多糖的含量都有明显的提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功能性秸秆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动物饲料领域,涉及通过发酵技术制备动物饲料,特别是一种功能性秸秆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空前壮大,畜牧饲料所需蛋白缺口庞大,蛋白质缺乏已经成为我国重大战略性问题。为缓解饲料蛋白资源短缺的问题,要加快饲料蛋白新产品研发创制,秸秆类农业废弃物的开发利用是一个良好的途径。秸秆纤维饲料化应用既可以提高秸秆的利用率,解决畜牧业饲料资源短缺问题,又可以缓解秸秆综合治理压力,极大促进我国农业和畜牧业的协调发展。然而,农作物秸秆在自然条件下作为饲料又面临着蛋白含量低、适口性差、采食率低和消化率低等问题。因此,以秸秆生物质为原料,结合具有高效降解秸秆及转化蛋白能力的真菌,进行秸秆生物饲料高效液态发酵制备技术开发,实现秸秆生物质到优质饲料蛋白的高效转化及秸秆纤维的全组份综合利用,不仅可以缓解我国畜牧业面临的生产成本过高、饲料蛋白短缺问题,同时对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0003]目前,秸秆饲料的生产方式主要以固态发酵为主,但是其存在生产效率低、易染杂菌、可控性差、蛋白含量低等天然缺陷。与固态发酵相比,液态发酵法具有发酵效率高,可行性强,机械化程度高,可连续化生产等优势,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固态秸秆发酵饲料生产中生产效率低、易染杂菌、可控性差、蛋白含量低等问题,提供一种高效液态发酵制备秸秆发酵饲料的方法,以开发出用于畜禽动物的安全有效的低成本高营养饲料。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功能性秸秆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1)配制食用菌种子培养基,并对种子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
[0008](2)挖取食用菌菌块接入步骤(1)得到的种子培养基中,于摇床上培养2~6天;
[0009](3)配制食用菌秸秆液体发酵培养基,并对秸秆液体发酵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
[0010](4)将步骤(2)培养得到的食用菌种子液,加入到步骤(3)秸秆液体发酵培养基中,于摇床上培养2~6天;
[0011](5)将步骤(4)得到的发酵液用筛网分级过滤,收集菌体固渣,控水后以5~25wt.%的添加量加入常规的畜禽动物饲料中,即得。
[0012]具体地,步骤(1)中,所述的种子培养基包括如下按重量百分比计的组分:玉米粉1

6%,酵母膏0.1

0.5%,葡萄糖1

6%,MgSO
4 0.01

0.1%,FeSO4.7H2O 0.01

0.05%, KH2PO
4 0.01

0.06%,VB
1 0.001

0.01%,余量为水。
[0013]优选地,种子培养基包括:玉米粉3%,酵母膏0.3%,葡萄糖3%,MgSO
4 0.05%, FeSO4.7H2O 0.018%,KH2PO
4 0.05%,VB
1 0.001%,余量为水。
[0014]具体地,步骤(1)中,种子培养基配置好后,将容器封口,在高压灭菌锅中121℃灭菌20~40min,待灭菌锅降温到65~80℃(优选70℃)时取出冷却至25~35℃(优选25℃)。
[0015]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的食用菌选自香菇、杏鲍菇、金针菇、猴头、云芝、鸡腿菇、双孢蘑菇、茶树菇、樟芝、木耳、虫草菌、高大环柄菇、长根菇、草菇、平菇、凤尾菇、花菇、鲍鱼菇、褐菇、红平菇、小平菇、松茸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本专利技术所用的食用菌选择市售的常规食用菌,对具体菌株来源没有限定,市售常规食用菌都可以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备得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饲料。
[0016]具体地,步骤(2)中,先将紫外超净台灭菌20~40min后,用接种环挖取2~5块 1cm2大小的(优选3块)食用菌菌块接入种子培养基中;随后将接完菌的液体种子培养基置于23~28℃(优选26℃)摇床,100~200r/min(优选150r/min)培养2~6天(优选4天)。
[0017]具体地,步骤(3)中,所述的秸秆液体发酵培养基包括如下按重量百分比计的组分:玉米秸秆1

6%,葡萄糖1

6%,(NH4)2SO
4 0.01

0.1%,MgSO
4 0.01

0.1%,FeSO4.7H2O 0.01

0.05%,KH2PO
4 0.01

0.06%,VB
1 0.001

0.01%,余量为水;所述玉米秸秆先经过预处理,预处理方法为用浓度1.5wt.%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48h后,水洗至中性,然后烘干至含水量低于10%。
[0018]优选地,秸秆液体发酵培养基包括:预处理过的玉米秸秆3%,葡萄糖5%,(NH4)2SO
4 0.05%,MgSO
4 0.02%,FeSO4.7H2O 0.02%,KH2PO
4 0.03%,VB
1 0.001%,余量为水。
[0019]优选地,步骤(3)中,秸秆液体发酵培养基配置好后,在高压灭菌锅中121℃灭菌20~40min,待灭菌锅降温到65~80℃时取出冷却至25~35℃。
[0020]具体地,步骤(4)中,先将紫外超净台灭菌20~40min后,以10%的接种量将食用菌种子液加入到秸秆液体发酵培养基中;随后接完菌种的秸秆液体发酵培养基置于 23~28℃摇床,100~200r/min培养2~6天。
[0021]具体地,步骤(5)中,所用筛网的目数为6目和40目;收集的菌体固渣于105℃烘干至含水量为5~15%,优选10%左右。
[0022]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要求保护上述任意一项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用于畜禽动物的秸秆发酵饲料。
[0023]有益效果:
[0024](1)本专利技术秸秆发酵饲料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可行性强,机械化程度高,可以规模化生产。
[0025](2)分别对秸秆发酵饲料进行粗蛋白、必需氨基酸、食用菌多糖以及总能的测定,与传统的固态发酵秸秆饲料相比,各组分含量都有明显的提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附图说明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 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
[0027]图1是实施例1发酵过程中残糖、干重浓度变化。
[0028]图2是实施例2发酵过程中残糖、干重浓度变化。
[0029]图3是实施例3发酵过程中残糖、干重浓度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0030]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
[0031]实施例1以褐菇为菌种进行秸秆液态发酵饲料的制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能性秸秆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食用菌种子培养基,并对种子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2)挖取食用菌菌块接入步骤(1)得到的种子培养基中,于摇床上培养2~6天;(3)配制食用菌秸秆液体发酵培养基,并对秸秆液体发酵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4)将步骤(2)培养得到的食用菌种子液,加入到步骤(3)秸秆液体发酵培养基中,于摇床上培养2~6天;(5)将步骤(4)得到的发酵液用筛网分级过滤,收集菌体固渣,控水后以5~25wt.%的添加量加入常规的动物饲料中,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性秸秆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种子培养基包括如下按重量百分比计的组分:玉米粉1

6%,酵母膏0.1

0.5%,葡萄糖1

6%,MgSO
4 0.01

0.1%,FeSO4.7H2O 0.01

0.05%,KH2PO
4 0.01

0.06%,VB10.001

0.01%,余量为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性秸秆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种子培养基配置好后,将容器封口,在高压灭菌锅中121℃灭菌20~40min,待灭菌锅降温到65~80℃时取出冷却至25~3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性秸秆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食用菌选自香菇、杏鲍菇、金针菇、猴头、云芝、鸡腿菇、双孢蘑菇、茶树菇、樟芝、木耳、虫草菌、高大环柄菇、长根菇、草菇、平菇、凤尾菇、花菇、鲍鱼菇、褐菇、红平菇、小平菇、松茸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性秸秆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余斌应汉杰欧阳平凯刘庆国项玲单军强姚建忠刘静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