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菌酶固态发酵工艺处理农作物秸秆生产饲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6909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利用菌酶固态发酵工艺处理农作物秸秆生产饲料的方法,所述包括以下步骤:秸秆处理;菌酶激活;混合搅拌;基质装袋;放置发酵,该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揉丝设备先碾压,然后一边扭转秸秆,同时一边抻拉秸秆,将粗纤维进行初步断裂,以便于后续粉碎机对秸秆的碎化,从而对粗纤维进行有效分解;通过添加复合酶和复合菌来促进发酵,缩短发酵时长,从而保证发酵后的饲料中益生菌和微生物含量较高。的饲料中益生菌和微生物含量较高。的饲料中益生菌和微生物含量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菌酶固态发酵工艺处理农作物秸秆生产饲料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生产
,具体涉及利用菌酶固态发酵工艺处理农作物秸秆生产饲料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农作物秸秆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副产品,这些秸秆也是重要的有机资源其中一部分用作牲畜饲料,为了提高采食率和消化率。
[0003]秸秆的传统加工方式,一般采用碎化或发酵,由于秸秆中含有粗纤维和抗营养因子,简单的碎化和发酵,碎化程度较低,不能对粗纤维进行有效分解,秸秆中营养成分,牲畜很难吸收利用,促进牲畜生长不明显。而传统秸秆发酵饲料,通过发酵剂添加,可促进秸秆中部分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但是发酵时间较长,并且发酵后的饲料中益生菌微生物含量低,不能对蓄畜肠道吸收起到促进作用。
[0004]根据申请号为CN201710476567.X的专利文献提供的一种提高秸秆饲料营养性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方面:晾晒,对秸秆喷洒次氯酸钠杀菌,晾晒至水分为20%—24%;粉碎,将秸秆粉碎至1—2cm长度;秸秆氨化,向秸秆中加入7%—9%磁化氨水,进行氨化工艺处理;菌液配制,在恒温条件培养,制得多酶糖化菌液;多酶菌发酵,向秸秆中加入15%—17%的多酶糖化菌液,进行有氧发酵和无氧发酵,循环进行2次;烘干、粉化,低温烘干,并粉碎至可过40目筛网;饲料颗粒,将秸秆粉与主饲料混合,经过饲料制粒机,制成颗粒状饲料。上述专利技术通过氨化和多酶菌发酵的秸秆,与主饲料配制,可促进消化吸收和生长;同时,也解决了秸秆饲料深度加工和利用问题。
[0005]但是步骤较为繁琐,需要用到的设备包括粉碎机、磁化器、高温蒸锅、滚筒发酵罐、烘干机和饲料颗粒机,生产投入大,不利于小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利用菌酶固态发酵工艺处理农作物秸秆生产饲料的方法,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碎化程度较低,不能对粗纤维进行有效分解,以及发酵时间较长,发酵后的饲料中益生菌微生物含量低的技术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利用菌酶固态发酵工艺处理农作物秸秆生产饲料的方法,所述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秸秆处理:将秸秆置入揉丝设备中进行揉搓、粉碎,并通过孔径2.5mm的网筛,得到秸秆细料;
[0009]S2.菌酶激活:将复合酶和复合菌混合,并加入温水溶解,得到菌酶溶液;
[0010]S3.混合搅拌:将步骤S1中得到的秸秆细料、米糠、豆粕、葡萄糖和水混合并搅拌,得到发酵基质;
[0011]S4.基质装袋:将步骤S3中得到的发酵基质与步骤S2中得到的菌酶溶液一起装入厌氧发酵专用袋,并将袋口扎紧或热封密闭;
[0012]S5.放置发酵:将处理好的袋装发酵基质置入发酵房,温度控制在30

35℃,发酵3

7天后即为成品饲料。
[001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的所述秸秆包括但不限于:玉米秸秆、红薯秸秆、黍秸秆。
[001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的所述复合酶包括但不限于:酵母菌、乳酸菌和芽孢杆菌,所述复合菌包括但不限于: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葡聚糖酶、淀粉酶和蛋白酶。
[001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复合酶和复合菌按照1.7:3的重量比混合,所述温水水温在25

35℃之间,所述溶解时间为20

30分钟。
[001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秸秆细料:米糠:豆粕:葡萄糖:水重量比为450:100:5:10:435。
[001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所述揉丝设备包括主支架,所述主支架的上部一端设有上料斗,所述上料斗的底部设有第一振动器,所述上料斗的输出端通过圆型波纹管连接送料机构的输入端,所述送料机构的输出端连接于揉料机构的输入端,所述揉料机构的输出端设有落料管,所述送料机构的下部、所述揉料机构的下部和所述落料管的下部分别通过方形波纹管连接集料斗的顶面,所述集料斗的底面设有第二振动器,所述集料斗的输出端设于粉碎机的上方。
[0018]进一步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送料管道,所述送料管道的中部设有多个压送单元,多个所述压送单元分别呈纵横设置,所述送料管道的下部设有所述方形波纹管。
[0019]进一步的,所述压送单元包括压送外壳,所述压送外壳的中部转动连接多个压送辊,多个所述压送辊的两端分别同轴连接压送齿轮,多个所述压送齿轮相互咬合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压送辊的一端同轴连接压送电机的输出端,所述压送电机通过电机支架设于所述压送外壳的顶面。
[0020]进一步的,所述揉料机构包括揉料管道,所述揉料管道中部设有多个揉料单元,多个所述揉料单元的一侧、所述揉料管道中部设有多个揉料齿盘,多个所述揉料单元的上部分别咬合连接揉料蜗杆的中部,多个所述揉料蜗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蜗杆支架的中部,多个所述蜗杆支架的下部分别设于所述揉料管道的两侧,最靠近所述落料管的一个所述揉料蜗杆的一端同轴连接第一传动小齿轮,其另一端同轴连接揉料电机的输出端,所述揉料电机设于其中一个所述蜗杆支架的上部一端,所述第一传动小齿轮咬合连接第一传动大齿轮,所述第一传动大齿轮同轴连接于另一个所述揉料蜗杆的一端,所述第一传动大齿轮的一侧、另一个所述揉料蜗杆的一端同轴连接第二传动小齿轮,所述第二传动小齿轮咬合连接第二传动大齿轮,所述第二传动大齿轮同轴连接于最靠近所述送料机构的一个所述揉料蜗杆的一端。
[0021]进一步的,所述揉料单元包括揉料转筒,所述揉料转筒的一端设有揉料蜗轮,所述揉料蜗轮的上部咬合连接于所述揉料蜗杆的中部,所述揉料转筒的中部转动连接多个揉料辊,多个所述揉料辊的两端分别同轴连接揉料齿轮,多个所述揉料齿轮相互咬合连接,其中一个所述揉料辊的一端同轴连接揉料锥型齿轮,所述揉料锥型齿轮咬合连接所述揉料齿盘。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通过揉丝设备先碾压,然后一边扭转秸秆,同时一边抻拉秸秆,将粗纤维进行初步断裂,以便于后续粉碎机对秸秆的碎化,从而对粗纤维进行有效分解;通过添加复合酶和复
合菌来促进发酵,缩短发酵时长,从而保证发酵后的饲料中益生菌和微生物含量较高。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揉丝设备外观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专利技术揉丝设备外观结构正立面示意图;
[0026]图3是本专利技术揉丝设备送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是本专利技术揉丝设备压送单元结构剖切示意图;
[0028]图5是本专利技术揉丝设备揉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是本专利技术揉丝设备揉料管道结构剖切示意图;
[0030]图7是本专利技术揉丝设备揉料单元结构示意图;
[0031]图8是本专利技术揉丝设备揉料单元结构剖切示意图。
[0032]图中:1、主支架;2、上料斗;21、第一振动器;22、圆型波纹管;3、送料机构;31、送料管道;32、压送单元;321、压送外壳;322、压送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利用菌酶固态发酵工艺处理农作物秸秆生产饲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以下步骤:S1.秸秆处理:将秸秆置入揉丝设备中进行揉搓、粉碎,并通过孔径2.5mm的网筛,得到秸秆细料;S2.菌酶激活:将复合酶和复合菌混合,并加入温水溶解,得到菌酶溶液;S3.混合搅拌:将步骤S1中得到的秸秆细料、米糠、豆粕、葡萄糖和水混合并搅拌,得到发酵基质;S4.基质装袋:将步骤S3中得到的发酵基质与步骤S2中得到的菌酶溶液一起装入厌氧发酵专用袋,并将袋口扎紧或热封密闭;S5.放置发酵:将处理好的袋装发酵基质置入发酵房,温度控制在30

35℃,发酵3

7天后即为成品饲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菌酶固态发酵工艺处理农作物秸秆生产饲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所述秸秆包括但不限于:玉米秸秆、红薯秸秆、黍秸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菌酶固态发酵工艺处理农作物秸秆生产饲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所述复合酶包括但不限于:酵母菌、乳酸菌和芽孢杆菌,所述复合菌包括但不限于: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葡聚糖酶、淀粉酶和蛋白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菌酶固态发酵工艺处理农作物秸秆生产饲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复合酶和复合菌按照1.7:3的重量比混合,所述温水水温在25

35℃之间,所述溶解时间为20

30分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菌酶固态发酵工艺处理农作物秸秆生产饲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秸秆细料:米糠:豆粕:葡萄糖:水重量比为450:100:5:10:43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菌酶固态发酵工艺处理农作物秸秆生产饲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揉丝设备包括主支架(1),所述主支架(1)的上部一端设有上料斗(2),所述上料斗(2)的底部设有第一振动器(21),所述上料斗(2)的输出端通过圆型波纹管(22)连接送料机构(3)的输入端,所述送料机构(3)的输出端连接于揉料机构(4)的输入端,所述揉料机构(4)的输出端设有落料管(5),所述送料机构(3)的下部、所述揉料机构(4)的下部和所述落料管(5)的下部分别通过方形波纹管(6)连接集料斗(7)的顶面,所述集料斗(7)的底面设有第二振动器(71),所述集料斗(7)的输出端设于粉碎机(8)的上方。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菌酶固态发酵工艺处理农作物秸秆生产饲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3)包括送料管道(3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兴鲜杂粮种植加工基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