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镍生产用镍豆添加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4963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湿法冶金电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解镍生产用镍豆添加工具。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电解镍生产用镍豆添加工具,包括料斗,所述料斗的底部连通有下料槽,所述料斗的一侧与下料槽的一侧齐平,所述料斗顶部开口和下料槽底部开口所在平面平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添加工具,能够提升镍豆加入钛蓝时的作业效率和安全可靠性。业效率和安全可靠性。业效率和安全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解镍生产用镍豆添加工具


[0001]本技术涉及湿法冶金电解
,具体涉及一种电解镍生产用镍豆添加工具。

技术介绍

[0002]镍豆作为红土镍矿的镍成品,可直接用于酸溶制取硫酸镍溶液,也可装入特制的钛蓝内,用于金属阳极化生产电解镍。镍豆用于金属阳极化生产电解镍具有产出率高,补镍效果明显等独特优势。但在生产过程中钛蓝内需要加入镍豆时,存在镍豆容易洒落掉进电解槽的问题,整个加入过程耗时费力,需专用工具协助加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解镍生产用镍豆添加工具,提升镍豆加入钛蓝时的作业效率和安全可靠性。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解镍生产用镍豆添加工具,包括料斗,所述料斗的底部连通有下料槽,所述料斗的一侧与下料槽的一侧齐平,所述料斗顶部开口和下料槽底部开口所在平面平行。
[0006]优选的,所述料斗的顶部开口呈方形,边长大于电解同极中心距;所述下料槽呈长方体结构,所述下料槽的另外两侧面与料斗的另外两侧面齐平。
[0007]优选的,所述料斗前壁与料斗开口的夹角α2小于料斗后壁与料斗开口的夹角α1。
[0008]优选的,所述下料槽底部出口的宽度小于钛蓝口的宽度,所述下料槽底部出口的长度与料斗同侧的边长相同,所述下料槽的垂直高度大于钛蓝口至阳极棒的中心距。
[0009]优选的,所述料斗前壁可拆卸设置有插板。
[0010]优选的,所述料斗的前壁、位于料斗的内壁面对称设置有滑槽,所述插板插入设置在所述滑槽内。
[0011]优选的,所述插板朝外的一面开设有通孔。
[0012]优选的,所述下料槽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横向设置有挡板,两个所述挡板位于所述下料槽底部开口的上方,所述下料槽底部开口所在平面与两个挡板等距平行。
[0013]优选的,两个所述挡板的总宽大于钛蓝口的宽度,所述挡板的长度与下料槽长度相同。
[0014]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根据电解槽同极中心距等基本参数,确定料斗和下料槽的开口大小,料斗前壁与料斗开口夹角α2小于料斗后壁与料斗开口夹角α1,保证了本技术在添加镍豆时重心偏向于下料槽出口的一侧;通过增大下料槽出口长宽边长比例,增加本技术在添加镍豆时料斗和阳极棒的接触面,并通过在下料槽底部开口前后两侧设置挡板,保持本技术与钛蓝口的垂直,从而增强了本技术在添加镍豆时的稳定性,料斗和下料
槽共用三个平面,便于将镍豆加入到钛蓝内;同时,通过抽拉插板实现对添加镍豆数量的控制。本技术选用绝缘材料,在添加镍豆时无需横电和拔出钛蓝,也不会造成阴阳极的连电短路。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料斗1、下料槽2、插板3、滑槽4、通孔5、挡板6。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举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0020]参考图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解镍生产用镍豆添加工具,包括料斗1,料斗1的底部连通有下料槽2,料斗1的一侧与下料槽2的一侧齐平,即料斗和下料槽2有一个共用斜面,料斗1顶部开口和下料槽2底部开口所在平面平行。料斗1的顶部开口优选为呈方形,边长大于电解同极中心距;下料槽2优选为长方体结构,下料槽2底部出口的宽度小于钛蓝口的宽度,同时大于镍豆的长度。
[0021]进一步的,下料槽2的另外两侧面与料斗1的另外两侧面齐平,即料斗1和下料槽2共用3个平面,其中,料斗1的另外两侧面平行设置。
[0022]进一步的,料斗1前壁与料斗1开口的夹角α2小于料斗1后壁与料斗1开口的夹角α1。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为保证本技术在添加镍豆时的稳定性,α2为35
°
,α1为60
°
,从而确保本技术在添加镍豆后重心偏向于下料槽2出口的一侧。
[0023]进一步的,下料槽2底部出口的长度与料斗1同侧的边长相同,下料槽2的垂直高度大于钛蓝口至阳极棒的中心距。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钛蓝开口宽度为60mm,电解同极中心距为190mm,钛蓝开口至阳极棒中心距为220mm,料斗1开口设计为长320mm、宽280mm的长方形,长方形的短边280mm大于电解同极中心距,避免本技术在电解槽面添加镍豆时掉入电解槽内的情况发生。而下料槽2采用长320mm、宽50mm、高300mm的长方体结构,且和料斗共用3个平面。
[0024]进一步的,为保证本技术在添加镍豆时能够将下料槽2的出口直接插入钛蓝内,下料槽2的短边50mm小于钛蓝口宽度60mm,下料槽2的出口长边320mm与料斗1的长边320mm相同,增大了本技术与阳极棒的接触面和稳定性;同时,下料槽2的垂直高度为300mm,大于钛蓝口至阳极棒中心距220mm,避免了因下料槽2的长度不够造成添加的镍豆落在钛蓝外的可能。
[0025]进一步的,料斗1前壁可拆卸设置有插板3,料斗1、下料槽2和插板3均为绝缘材料。插板3作为料斗1的前壁,插板3活动设置在料斗1上。具体的:料斗1的前壁、位于料斗1的内壁面对称设置有滑槽4,插板3插入设置在滑槽4内,即滑槽设置在料斗内相互平行的两个侧
壁上,滑槽的截面呈“匚”形,开口对应设置,而插板3滑动设置在滑槽内,并延伸至料斗和下料槽的连接处,从而可以控制下料槽顶部开口的大小,进而控制镍豆的数量。插板3朝外的一面开设有通孔5,通孔5的设置主要作为拉手,便于对插板取放。
[0026]更进一步的,插板可直接设置在料斗内,设置方式与上述方式相同,与料斗的前壁相互平行,从而控制镍豆的数量。
[0027]进一步的,下料槽2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横向设置有挡板6,具体设置在下料槽2的底部开口处的两侧并位于下料槽2底部开口处的上方,下料槽2底部开口所在平面与两个挡板6等距平行。两个挡板6的总宽大于钛蓝口的宽度,挡板6的长度与下料槽2长度相同。比如,两个挡板6的总宽度为68mm,大于钛蓝口宽度60mm,挡板6长度为320mm与下料槽2长度相同,下料槽2的底部开口超出两个挡板6平面20mm。
[0028]在使用本技术时,将料斗插入到钛蓝内,将添加的镍豆倒入料斗1内,镍豆通过下料槽2自然下落进入阳极钛蓝内。当一处镍豆加满后,移动位置,继续添加镍豆。当一个钛蓝加满镍豆后,换向下一个钛蓝继续添加,重复以上操作,实现镍豆金属化阳极生产电解镍的连续生产。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解镍生产用镍豆添加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斗(1),所述料斗(1)的底部连通有下料槽(2),所述料斗(1)的一侧与下料槽(2)的一侧齐平,所述料斗(1)顶部开口和下料槽(2)底部开口所在平面平行;所述料斗(1)前壁与料斗(1)开口的夹角α2小于料斗(1)后壁与料斗(1)开口的夹角α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镍生产用镍豆添加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1)的顶部开口呈方形,边长大于电解同极中心距;所述下料槽(2)呈长方体结构,所述下料槽(2)的另外两侧面与料斗(1)的另外两侧面齐平。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解镍生产用镍豆添加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槽(2)底部出口的宽度小于钛蓝口的宽度,所述下料槽(2)底部出口的长度与料斗(1)同侧的边长相同,所述下料槽(2)的垂直高度大于钛蓝口至阳极棒的中心距。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林栾彩虹张慧霞魏志萍杜玉秦志鹏李树兴马吉东
申请(专利权)人: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