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央循环管式结晶蒸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4910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央循环管式结晶蒸发器,包括蒸发器本体、蒸发液进料管、加热蒸汽进入管、二次蒸汽排出管、支管、警示器、排出管、换热器,所述蒸发器本体的一侧设有法兰连接的蒸发液进料管,待蒸发的溶液经蒸发液进料管进入蒸发器本体内,远离蒸发液进料管的另一侧设有法兰连接的加热蒸汽进入管,加热蒸汽进入管进入加热容器内,加热容器位于蒸发器本体内,蒸发器本体的顶部设有法兰连接的二次蒸汽排出管,二次蒸汽排出管向下折弯,二次蒸汽排出管与三通连接,支管与三通连接,支管与加热容器连接,支管处安装有闸阀,热量回收管与三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支管能对蒸汽进行回收利用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行回收利用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行回收利用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央循环管式结晶蒸发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中央循环管式结晶蒸发器。

技术介绍

[0002]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属于自然循环型的蒸发器,因其功能稳定易于加工,在化工、轻工等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现有的中央循环管式结晶蒸发器在使用时需要用到蒸汽进行加热,蒸汽输送管的温度较高,若人员触碰到会造成烫伤,同时加热后的排出物内含有较高的温度,若直接排出会造成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央循环管式结晶蒸发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中央循环管式结晶蒸发器,包括蒸发器本体、蒸发液进料管、加热蒸汽进入管、二次蒸汽排出管、支管、警示器、排出管、换热器,所述蒸发器本体的一侧设有法兰连接的蒸发液进料管,待蒸发的溶液经蒸发液进料管进入蒸发器本体内,远离蒸发液进料管的另一侧设有法兰连接的加热蒸汽进入管,加热蒸汽进入管进入加热容器内,加热容器位于蒸发器本体内,蒸发器本体的顶部设有法兰连接的二次蒸汽排出管,二次蒸汽排出管向下折弯,二次蒸汽排出管与三通连接,支管与三通连接,支管与加热容器连接,支管处安装有闸阀,热量回收管与三通连接,所述加热蒸汽进入管上设有多个警示器,且警示器在加热蒸汽进入管的两侧均有分布,蒸发器本体的底部设有排出管,排出管上套设有换热器。
[0006]优选的,所述警示器包括弹簧片、垫板、移动柱、皮筋、弹簧、膨胀体,所述弹簧片两侧设有滑槽,固定螺杆与滑槽连接,弹簧片利用固定螺杆安装在加热蒸汽进入管上,弹簧片内侧设有螺钉安装弹簧,弹簧位于弹簧片内侧,且弹簧与弹簧片连接,弹簧两侧安装有膨胀体,膨胀体一端与加热蒸汽进入管连接,膨胀体的另一端与弹簧片连接,所述弹簧片的前端设有连杆连接的垫板,垫板上设有多个滑动连接的移动柱,移动柱一端与弹簧片接触,移动柱的另一端与皮筋接触,皮筋利用螺钉固定在垫板两端。
[0007]优选的,所述膨胀体包括吸热板、气囊、二氧化碳气体,吸热板与加热蒸汽进入管连接,气囊与吸热板连接,气囊填充有二氧化碳气体,气囊与弹簧片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换热器包括下圆筒、上圆筒、输送管、水管,下圆筒、上圆筒与排出管连接,下圆筒、上圆筒利用螺钉固定,下圆筒经输送管与上圆筒连接,下圆筒、上圆筒均为中空设计,水管与下圆筒、上圆筒连接,下圆筒、上圆筒均采用铁质材料制成。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设计合理;二次蒸汽排出管处的支管能将蒸汽回收进入加热容器内从而提高了加热蒸汽的利用率;加热蒸汽进入管处的警示器能对人员进行警示,防止人员触碰造成烫伤,当加热蒸汽进入管处有蒸汽流动时,气囊内的二氧化碳气体吸收热量膨胀从而使弹簧片向前弹起,移动柱在弹簧片的作用
下向前移动,当移动柱前移后能及时提醒人们,同时增加人员与加热蒸汽进入管的距离;换热器上的下圆筒、上圆筒进行冷水的流动,利用冷水吸收排出管处的热量避免了热量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中央循环管式结晶蒸发器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中央循环管式结晶蒸发器的警示器示意图。
[0012]图3为本技术中央循环管式结晶蒸发器的膨胀体示意图。
[0013]图4为本技术中央循环管式结晶蒸发器的换热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0015]如图1

4所示,一种中央循环管式结晶蒸发器,包括蒸发器本体1、蒸发液进料管2、加热蒸汽进入管3、二次蒸汽排出管4、支管 5、警示器7、排出管8、换热器9,所述蒸发器本体1的一侧设有法兰连接的蒸发液进料管2,待蒸发的溶液经蒸发液进料管2进入蒸发器本体1内,远离蒸发液进料管2的另一侧设有法兰连接的加热蒸汽进入管3,加热蒸汽进入管3进入加热容器内,加热容器位于蒸发器本体1内,蒸发器本体1的顶部设有法兰连接的二次蒸汽排出管4,二次蒸汽排出管4向下折弯,二次蒸汽排出管4与三通连接,支管5 与三通连接,支管5与加热容器连接,支管5处安装有闸阀,热量回收管6与三通连接,所述加热蒸汽进入管3上设有多个警示器7,且警示器7在加热蒸汽进入管3的两侧均有分布,蒸发器本体1的底部设有排出管8,排出管8上套设有换热器9,警示器7包括弹簧片10、垫板11、移动柱13、皮筋14、弹簧16、膨胀体15,所述弹簧片10 两侧设有滑槽17,固定螺杆18与滑槽17连接,弹簧片10利用固定螺杆18安装在加热蒸汽进入管3上,弹簧片10内侧设有螺钉安装弹簧16,弹簧16位于弹簧片10内侧,且弹簧16与弹簧片10连接,弹簧16两侧安装有膨胀体15,膨胀体15一端与加热蒸汽进入管3 连接,膨胀体15的另一端与弹簧片10连接,所述弹簧片10的前端设有连杆12连接的垫板11,垫板11上设有多个滑动连接的移动柱 13,移动柱13一端与弹簧片10接触,移动柱13的另一端与皮筋14 接触,皮筋14利用螺钉固定在垫板11两端,膨胀体15包括吸热板 19、气囊20、二氧化碳气体21,吸热板19与加热蒸汽进入管3连接,气囊20与吸热板19连接,气囊20填充有二氧化碳气体21,气囊20 与弹簧片10连接,换热器9包括下圆筒22、上圆筒23、输送管24、水管25,下圆筒22、上圆筒23与排出管8连接,下圆筒22、上圆筒23利用螺钉固定,下圆筒22经输送管24与上圆筒23连接,下圆筒22、上圆筒23均为中空设计,水管25与下圆筒22、上圆筒23连接,下圆筒22、上圆筒23均采用铁质材料制成。
[0016]本技术工作原理:需要蒸发、结晶的溶液经蒸发液进料管 2进入蒸发器本体1内,同时加热蒸汽进入管3进行蒸汽的通入,蒸汽将蒸发器本体1内的溶液进行加热、蒸发,二次蒸汽排出管4处的支管5能将蒸汽回收进入加热容器内从而提高了加热蒸汽的利用率,加热蒸汽进入管3处的警示器7能对人员进行警示,防止人员触碰造成烫伤,当加热蒸汽进入管7处有蒸汽流动时,气囊20内的二氧化碳气体21吸收热量膨胀从而使弹簧片10向前弹起,移动柱13在弹簧片10的作用下向前移动,当移动柱13前移后能及时提醒人们,同时增加人员与加热蒸汽进入管的距离,换热器9上的下圆筒22、上圆筒23进行冷水的流动,下圆筒
22、上圆筒23与排除管8接触从而吸收热量,热量对冷水加热提高了热量利用率。
[0017]以上所述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技术的教导,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央循环管式结晶蒸发器,包括蒸发器本体(1)、蒸发液进料管(2)、加热蒸汽进入管(3)、二次蒸汽排出管(4)、支管(5)、警示器(7)、排出管(8)、换热器(9),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本体(1)的一侧设有法兰连接的蒸发液进料管(2),待蒸发的溶液经蒸发液进料管(2)进入蒸发器本体(1)内,远离蒸发液进料管(2)的另一侧设有法兰连接的加热蒸汽进入管(3),加热蒸汽进入管(3)进入加热容器内,加热容器位于蒸发器本体(1)内,蒸发器本体(1)的顶部设有法兰连接的二次蒸汽排出管(4),二次蒸汽排出管(4)向下折弯,二次蒸汽排出管(4)与三通连接,支管(5)与三通连接,支管(5)与加热容器连接,支管(5)处安装有闸阀,热量回收管(6)与三通连接,所述加热蒸汽进入管(3)上设有多个警示器(7),且警示器(7)在加热蒸汽进入管(3)的两侧均有分布,蒸发器本体(1)的底部设有排出管(8),排出管(8)上套设有换热器(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央循环管式结晶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器(7)包括弹簧片(10)、垫板(11)、移动柱(13)、皮筋(14)、弹簧(16)、膨胀体(15),所述弹簧片(10)两侧设有滑槽(17),固定螺杆(18)与滑槽(17)连接,弹簧片(10)利用固定螺杆(18)安装在加热蒸汽进入管(3)上,弹簧片(10)内侧设有螺钉安装弹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传田刘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隆星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