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匀设备及其应用的自动分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94704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37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了一种混匀设备及其应用的自动分析系统。混匀设备包括沿纵向分层设置的运输组件、混匀组件、升降驱动组件和水平驱动组件;运输组件包括顶层的运输部、底层的第一驱动部和中间层的第一传动部,运输部上设有至少一个反应容器放置点和至少一个混匀位;混匀组件对应混匀位设置;升降驱动组件包括底层的升降驱动部件和与升降驱动部件驱动连接的升降传动部,升降传动部与混匀组件传动连接;水平驱动组件包括底层的水平驱动部件和与水平驱动部件驱动连接的水平传动部,水平传动部与混匀组件传动连接。如此设置,大大缩减了整体机构的横向占用空间。大大缩减了整体机构的横向占用空间。大大缩减了整体机构的横向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匀设备及其应用的自动分析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混匀设备及其应用的自动分析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体外诊断医疗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体外诊断成为疾病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自动化诊断设备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青睐。自动分析系统上多个模块都有将反应杯中物质混匀的需求,自动分析系统上需要进行混匀操作的模块主要包括加样组件、孵育组件、洗涤组件、检测组件等。在加样组件、孵育组件、洗涤组件上会同时配置转动机构和混匀设备,上述自动分析系统中需要进行混匀操作的大多模块的混匀设备中都需要具有纵向移动组件和横向旋转组件等来控制其完成混匀操作,而每个混匀设备的纵向移动部件和横向旋转部件各自的驱动部件等都在其横向方向上设置,这就导致自动分析系统的整体机构的横向空间较大,这会给使用的客户造成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占用横向空间较小的混匀设备及其应用的自动分析系统。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混匀设备,包括:
[0005]沿纵向分层设置的运输组件、混匀组件、升降驱动组件和水平驱动组件,所述分层分为顶层、底层和位于所述顶层和所述底层之间的中间层;
[0006]所述运输组件包括位于所述顶层的运输部、位于所述底层的第一驱动部和位于所述中间层的第一传动部,所述第一传动部传动连接所述运输部和所述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运输部,所述运输部上设有至少一个反应容器放置点和至少一个混匀位;
[0007]所述混匀组件对应所述混匀位设置;
[0008]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底层的升降驱动部件和与所述升降驱动部件驱动连接的位于所述中间层的升降传动部,所述升降传动部还与所述混匀组件传动连接以带动所述混匀组件升降;
[0009]所述水平驱动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底层的水平驱动部件和与所述水平驱动部件驱动连接的位于所述中间层的水平传动部,所述水平传动部还与所述混匀组件传动连接以带动所述混匀组件水平转动。
[0010]进一步的,所述混匀组件包括对应设置于所述混匀位下方且沿纵向依次设置的固定座和顶部具有凸起的振荡轴,所述凸起插入至所述固定座的底部设置,所述凸起偏离其中心轴设置,所述振荡轴的底部与所述水平传动部相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振荡轴包括上下纵向设置的第一振荡轴和第二振荡轴,所述第一振荡轴的顶部具有所述凸起,所述第二振荡轴的底部与所述水平传动部相连接;所述第一
振荡轴的底部具有第一纵向插接部,所述第二振荡轴的顶部具有第二纵向插接部,所述第一纵向插接部与所述第二纵向插接部可上下相互插合设置,且二者插合不脱离;
[0012]所述升降传动部包括由所述升降驱动部件向上伸出设置的升降杆、与所述升降杆螺纹连接的螺母和与所述螺母外周固定连接的升降板;所述第一振荡轴穿过所述升降板并与所述升降板固定连接设置。
[0013]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纵向插接部设置为底部开口的纵向凹槽,所述第二纵向插接部设置为向上伸出设置的凸块,所述凸块插进所述纵向凹槽设置;或所述第二纵向插接部设置为顶部开口的纵向凹槽,所述第一纵向插接部设置为向下伸出设置的凸块,所述凸块插进所述纵向凹槽设置。
[0014]更进一步的,所述运输部包括环形的转盘结构和具有环形凹槽的支撑体,所述转盘结构容纳于环形凹槽内并于所述环形凹槽内转动,所述环形凹槽设有至少一个所述混匀位;
[0015]所述混匀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混匀位上方的纵向伸缩的弹性按压杆、及支撑固定所述弹性按压杆的支架,所述支架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环形凹槽的内外两侧的所述支撑体的支撑面上,所述弹性按压杆的底部设有顶部按压座,并朝向所述混匀位的上方设置。
[0016]进一步的,所述中间层设有至少两层固定板,至少设置第一固定板和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下方的第二固定板;
[0017]所述升降板于所述顶层和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升降移动,所述第一纵向插接部和所述第二纵向插接部位于所述升降板和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所述第二振荡轴的底部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板与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的所述水平传动部传动连接。
[0018]更进一步的,至少设有两个穿过所述升降板设置的导向杆,对应的,所述升降板上设有至少两个贯穿的导向通孔,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导向通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导向杆的底部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其顶部穿过与之对应的所述导向通孔设置。
[0019]更进一步的,所述升降驱动部件为升降驱动电机,所述水平驱动部件为水平驱动电机,所述升降驱动电机和所述水平驱动电机均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下方;所述水平传动部包括与所述水平驱动电机的第二输出轴套设转动连接的第二主动轮、与所述第二振荡轴的底部套设转动连接的第二从动轮、与所述第二主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传动连接的第二传动带、以及与所述第二传动带张紧传动连接的张紧轮;
[0020]至少间隔设有两个所述混匀位,对应的,至少设有两个所述弹性按压杆及所述支架,以及至少设有两个所述混匀组件,对应的,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二从动轮,与所述混匀组件的所述第二振荡轴一一对应连接设置,所述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二传动带和所述张紧轮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方。
[0021]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部为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传动部包括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第一输出轴套设转动连接的第一主动轮、与所述转盘结构的第一转动轴套设转动连接的第一从动轮、和与所述第一主动轮和所述第一从动轮传动连接的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底部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一传动带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方,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下方,所述第一输出轴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
[0022]所述第一转动轴上于所述第一从动轮的上方还套设转动连接有识别码盘,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还安装有与所述识别码盘配合监测所述转盘结构转动的第一传感装置;
[0023]所述升降板的一端安装有遮光片,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还安装有可感测到所述遮光片的第二传感装置,所述第二传感装置与所述水平驱动部件感应连接。
[0024]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动分析系统,包括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混匀设备。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混匀设备及其应用的自动分析系统,该混匀设备的运输组件、混匀组件、升降驱动组件和水平驱动组件纵向分层设置,将重量较大、体积较大的各驱动部件尽量设置于底层,尽量降低重心,使整体机构更稳固,将方便放置或拿取反应容器的运输部设置于顶层,其他传动功能及混匀功能的组件尽量设置于顶层与底层之间紧凑设置,由于医院等用户的横向使用空间有限,如此设置,大大缩减了整体机构的横向占用空间,纵向上也放置合理,有序紧凑,给客户提供了很大便利。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纵向分层设置的运输组件、混匀组件、升降驱动组件和水平驱动组件,所述分层分为顶层、底层和位于所述顶层和所述底层之间的中间层;所述运输组件包括位于所述顶层的运输部、位于所述底层的第一驱动部和位于所述中间层的第一传动部,所述第一传动部传动连接所述运输部和所述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运输部,所述运输部上设有至少一个反应容器放置点和至少一个混匀位;所述混匀组件对应所述混匀位设置;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底层的升降驱动部件和与所述升降驱动部件驱动连接的位于所述中间层的升降传动部,所述升降传动部还与所述混匀组件传动连接以带动所述混匀组件升降;所述水平驱动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底层的水平驱动部件和与所述水平驱动部件驱动连接的位于所述中间层的水平传动部,所述水平传动部还与所述混匀组件传动连接以带动所述混匀组件水平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匀组件包括对应设置于所述混匀位下方且沿纵向依次设置的固定座和顶部具有凸起的振荡轴,所述凸起插入至所述固定座的底部设置,所述凸起偏离其中心轴设置,所述振荡轴的底部与所述水平传动部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轴包括上下纵向设置的第一振荡轴和第二振荡轴,所述第一振荡轴的顶部具有所述凸起,所述第二振荡轴的底部与所述水平传动部相连接;所述第一振荡轴的底部具有第一纵向插接部,所述第二振荡轴的顶部具有第二纵向插接部,所述第一纵向插接部与所述第二纵向插接部可上下相互插合设置,且二者插合不脱离;所述升降传动部包括由所述升降驱动部件向上伸出设置的升降杆、与所述升降杆螺纹连接的螺母和与所述螺母外周固定连接的升降板;所述第一振荡轴穿过所述升降板并与所述升降板固定连接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插接部设置为底部开口的纵向凹槽,所述第二纵向插接部设置为向上伸出设置的凸块,所述凸块插进所述纵向凹槽设置;或所述第二纵向插接部设置为顶部开口的纵向凹槽,所述第一纵向插接部设置为向下伸出设置的凸块,所述凸块插进所述纵向凹槽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混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部包括环形的转盘结构和具有环形凹槽的支撑体,所述转盘结构容纳于环形凹槽内并于所述环形凹槽内转动,所述环形凹槽设有至少一个所述混匀位;所述混匀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混匀位上方的纵向伸缩的弹性按压杆、及支撑固定所述弹性按压杆的支架,所述支架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环形凹槽的内外两侧的所述支撑体的支撑面上,所述弹性按压杆的底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金罗全胜向裕柳邦源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