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熙恒专利>正文

一种交通警示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4451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交通警示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交通警示灯,包括底座,底座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立柱,立柱的顶部焊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遮挡板;螺纹杆的外侧螺旋套接有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雷达测距传感器和第二雷达测距传感器在转弯的路口检测到车辆和行人时,第一红灯和第二红灯亮起,当第一雷达测距传感器和第二雷达测距传感器在转弯的路口未检测到车辆和行人时,第一绿灯和第二绿灯亮起,进而在白天和夜晚能够直观的警示驾驶人员,进一步的提高交通安全性,并且拧动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能够调节第一雷达测距传感器和第二雷达测距传感器方向,进而能够适用于不同弯度的转弯路口。口。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通警示灯


[0001]本技术涉及交通警示灯
,具体为一种交通警示灯。

技术介绍

[0002]交通是各种运输与邮电通信的总称,前者如水运、空运、铁路、公路、管道等;后者如邮递、电报、电话、传真、互联网等,有时仅指运输,在交通中需要使用交通警示灯装置对交通进行提示、警示处理,交通警示灯通常为爆闪灯,又称为频闪灯,是利用电子手段(比如用电容单片机编程IC等),使光源慢速或快速的闪烁,起到警示的作用。
[0003]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现有的道路转弯镜采用的是简单的玻璃凹凸反射原理,容易产生视觉错乱,而且在夜晚没有警示功能,道路转弯镜不直观、易污染、易破坏,给路人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也存在交通安全隐患,因此,我们提出一种交通警示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通警示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交通警示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焊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遮挡板;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螺旋套接有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所述第一连接筒的外侧可拆式安装有第一红灯、第一绿灯和第一雷达测距传感器,所述第二连接筒的外侧可拆式安装有第二红灯、第二绿灯和第二雷达测距传感器,所述遮挡板靠近螺纹杆一端的一侧可拆式安装有微处理器;所述第一雷达测距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二红灯和第二绿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雷达测距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红灯和第一绿灯的输入端连接。
[0006]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第一红灯、第二红灯、第一绿灯和第二绿灯的外侧均可拆式安装有防护套筒。
[0007]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遮挡板远离微处理器的一侧可拆式安装有蓄电池,所述遮挡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光伏板,所述光伏板与蓄电池之间通过光伏充电控制器连接。
[0008]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遮挡板远离螺纹杆的一端中部为凸起设置。
[0009]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底座靠近立柱一端的两侧均活动贯穿有固定插杆。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1.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立柱、螺纹杆、第一红灯、第一绿灯、第二红灯、第二绿灯、微处理器、第一雷达测距传感器、第二雷达测距传感器、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的设置,
通过第一雷达测距传感器和第二雷达测距传感器在转弯的路口检测到车辆和行人时,第一红灯和第二红灯亮起,当第一雷达测距传感器和第二雷达测距传感器在转弯的路口未检测到车辆和行人时,第一绿灯和第二绿灯亮起,进而在白天和夜晚能够直观的警示驾驶人员,进一步的提高交通安全性,并且拧动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能够调节第一雷达测距传感器和第二雷达测距传感器方向,进而能够适用于不同弯度的转弯路口。
[0012]2.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防护套筒的设置,通过防护套筒能够对第一红灯、第二红灯、第一绿灯和第二绿灯进行防护,不仅延长第一红灯、第二红灯、第一绿灯和第二绿灯的使用寿命,而且避免第一红灯、第二红灯、第一绿灯和第二绿灯亮起相互干扰影响驾驶人员判断。
附图说明
[0013]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交通警示灯的整体主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交通警示灯的第二连接筒主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种交通警示灯的第一连接筒主视图。
[0017]图中:1、底座;2、固定插杆;3、立柱;4、螺纹杆;5、第一连接筒;6、第二连接筒;7、第二雷达测距传感器;8、第一雷达测距传感器;9、防护套筒;10、第一红灯;11、遮挡板;12、蓄电池;13、光伏板;14、微处理器;15、第二红灯;16、第二绿灯;17、第一绿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18]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交通警示灯,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立柱3,立柱3的顶部焊接有螺纹杆4,螺纹杆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遮挡板11;螺纹杆4的外侧螺旋套接有第一连接筒5和第二连接筒6,第一连接筒5的外侧可拆式安装有第一红灯10、第一绿灯17和第一雷达测距传感器8,第二连接筒6的外侧可拆式安装有第二红灯15、第二绿灯16和第二雷达测距传感器7,遮挡板11靠近螺纹杆4一端的一侧可拆式安装有微处理器14;第一雷达测距传感器8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微处理器14的输入端连接,微处理器14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二红灯15和第二绿灯16的输入端连接,第二雷达测距传感器7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微处理器14的输入端连接,微处理器14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红灯10和第一绿灯17的输入端连接。
[0019]在这种技术方案中,通过立柱3、螺纹杆4、第一红灯10、第一绿灯17、第二红灯15、第二绿灯16、微处理器14、第一雷达测距传感器8、第二雷达测距传感器7、第一连接筒5和第二连接筒6的设置,通过第一雷达测距传感器8和第二雷达测距传感器7在转弯的路口检测到车辆和行人时,第一红灯10和第二红灯15亮起,当第一雷达测距传感器8和第二雷达测距传感器7在转弯的路口未检测到车辆和行人时,第一绿灯17和第二绿灯16亮起,进而在白天和夜晚能够直观的警示驾驶人员,进一步的提高交通安全性,并且拧动第一连接筒5和第二连接筒6能够调节第一雷达测距传感器8和第二雷达测距传感器7方向,进而能够适用于不同弯度的转弯路口。
[0020]在有的技术方案中,第一红灯10、第二红灯15、第一绿灯17和第二绿灯16的外侧均
可拆式安装有防护套筒9。
[0021]在这种技术方案中,通过防护套筒9的设置,通过防护套筒9能够对第一红灯10、第二红灯15、第一绿灯17和第二绿灯16进行防护,不仅延长第一红灯10、第二红灯15、第一绿灯17和第二绿灯16的使用寿命,而且避免第一红灯10、第二红灯15、第一绿灯17和第二绿灯16亮起相互干扰影响驾驶人员判断。
[0022]在有的技术方案中,遮挡板11远离微处理器14的一侧可拆式安装有蓄电池12,遮挡板1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光伏板13,光伏板13与蓄电池12之间通过光伏充电控制器连接。
[0023]在这种技术方案中,通过光伏板13和蓄电池12的设置,通过光伏板13能够利用太阳能对蓄电池12进行充电并储存,进而能够为第一红灯10、第二红灯15、第一绿灯17和第二绿灯16提供电能,进一步的节约电能的使用。
[0024]在有的技术方案中,遮挡板11远离螺纹杆4的一端中部为凸起设置。
[0025]在这种技术方案中,通过遮挡板11的顶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通警示灯,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立柱(3),所述立柱(3)的顶部焊接有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遮挡板(11);所述螺纹杆(4)的外侧螺旋套接有第一连接筒(5)和第二连接筒(6),所述第一连接筒(5)的外侧可拆式安装有第一红灯(10)、第一绿灯(17)和第一雷达测距传感器(8),所述第二连接筒(6)的外侧可拆式安装有第二红灯(15)、第二绿灯(16)和第二雷达测距传感器(7),所述遮挡板(11)靠近螺纹杆(4)一端的一侧可拆式安装有微处理器(14);所述第一雷达测距传感器(8)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微处理器(1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14)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二红灯(15)和第二绿灯(1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雷达测距传感器(7)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微处理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熙恒
申请(专利权)人:陈熙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