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窑焙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4155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隧道窑焙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窑焙烧装置,它包括预热窑、焙烧窑、冷却窑、驱动机构、窑车机构,其中窑车机构尾端的连接机构B与相邻窑车机构首端的连接机构A配合来实现两个窑车机构的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围绕成环形的三个窑体使得窑车机构可以在窑体中循环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布置于三个窑体内侧壁的驱动机构与首尾相连的若干窑车机构的配合可以避免首尾相连的若干窑车机构因在窑体内走走停停而发生一闪一闪或相互撞击的情况,从而对窑车机构上由耐热砖形成的耐火层形成有效保护。护。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窑焙烧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窑焙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窑焙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隧道窑是现代化的连续式烧成的热工设备,广泛用于陶瓷产品的焙烧生产,在磨料等冶金行业中应用也非常广泛。
[0003]隧道窑与间歇式的旧式倒焰窑相比较,具有生产连续化、周期短、产量大、质量高、热利用率高、燃料经济及节省劳力及成品率高的优点。
[0004]隧道窑中使用若干首尾相连的窑车将锂云母依次经过隧道窑的预热带、高温带和冷却带拉入窑中进行焙烧。位于高温带内的窑车达到焙烧时间时需要被拉出,同时与之连接的后续窑车都会同步前进一个车位并将新的窑车拉入隧道窑中,使得首尾相连的窑车会走走停停,从而导致相互连接的窑车之间因其惯性较大而在停止时出现相互撞击或在启动时出现一闪一闪的情况,进而导致窑车上由耐热砖形成的耐火层因发生振动而损坏。
[0005]传统的隧道窑的窑车在焙烧过程中会在前端窑车焙烧完毕出窑的同时在后端连接新的窑车随前方窑车进入隧道窑,而连接窑车的工序由人工操作。由于隧道窑窑体内温度较高,所以导致人工连接窑车的工作环境恶劣。
[0006]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隧道窑焙烧装置解决如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隧道窑焙烧装置,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8]一种隧道窑焙烧装置,它包括预热窑、焙烧窑、冷却窑、驱动机构、窑车机构,其中窑车机构尾端的连接机构B与相邻窑车机构首端的连接机构A配合来实现两个窑车机构的连接;若干依次连接且携带锂云母的窑车机构依次经过沿圆周分布的预热窑、焙烧窑及冷却窑完成锂云母的焙烧,沿圆周分布的预热窑、焙烧窑及冷却窑可实现完成焙烧的窑车机构机构的循环使用;窑体内一侧安装有同步启动且同步缓停环形轨道上全部窑车机构的驱动机构;后方窑车机构在人工推动下即可完成其由窑体外向前方窑车机构的连接,后方窑车机构在人工拉动下即可完成其与前方窑车机构的断开。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热窑与冷却窑之间安装有将窑车机构及窑车机构上锂云母携带的热量循环循环入预热窑的空气循环系统。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窑车机构包括携料窑车、车轮、连接机构A、连接机构B,其中携料窑车上填装锂云母的空间由耐火砖砌成,携料窑车上安装有与环形轨道配合的车轮;携料窑车前端具有连接机构A,携料窑车后端具有与相邻携料窑车上连接机构A配合的连接机构B。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机构A包括方套A、锁块、拨杆A、弹簧B、板簧A、方套B、弹簧C、固定杆、滑杆、弹簧D、滑套、涡簧、环套B、弹簧E、圆环B,其中方套A通过竖直铰
接轴铰接于携料窑车后端,且携料窑车上具有两个对方套A摆动复位的板簧A;方套A中水平滑动有方套B并安装有对方套B复位的弹簧C;方套A内壁的两个滑槽B内均滑动有对向方套A外运动的方套B进行摩擦锁定的锁块并安装有对锁块复位的弹簧B,锁块上具有手动解除锁块对方套B锁定的拨杆A;方套A上具有对方套B初始位置锁定的结构;方套B中水平滑动有滑杆及对滑杆复位的弹簧D,滑杆上嵌套旋转有被方套B中固定杆驱动的圆环B并轴向滑动有滑套;滑套上嵌套旋转有环套B并安装有对环套B旋转复位的涡簧;滑杆上嵌套有对环套B轴向复位的弹簧E;圆环B端面上周向均匀分布的四个拨杆B分别轴向滑动于环套B端面的四个滑槽C内;环套B端面具有内螺纹套B,内螺纹套B内具有两个周向相距180度的滑槽D。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方套A侧壁两个滑槽A处的环套A中滑动有与方套B端面配合的限位杆并安装有对限位杆复位的弹簧A;圆环B内侧安装的两个周向相距180度的拨块分别摆动于滑杆上的两个摆槽内并与固定杆末端圆柱块上的两个螺旋片一一对应配合。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机构B包括螺柱、顶杆、板簧B,其中与连接机构A上内螺纹套B配合的螺柱通过竖直铰接轴铰接于携料窑车前端;携料窑车上具有两个对螺柱摆动复位的板簧B;螺柱的外螺纹上具有两个周向相距180度的滑槽E;螺柱末端具有与连接机构A中滑杆端面配合的顶杆。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座A、管套、内螺纹套A、齿圈、齿轮A、转轴A、电机A、螺杆、转套A、驱动块、阻拦块、齿轮D、齿轮E、转轴B、转座B、转套B、电机B,其中以任意相邻两个窑车机构中心间距分布于窑体内一侧的若干转座A内均旋转配合有转轴A;任意相邻两个转轴A之间柔性连接并被位于冷却窑出口处的电机A驱动;每个转座A上安装的管套中均轴向滑动有螺杆,管套上嵌套旋转有与螺杆配合的内螺纹套A;安装于内螺纹套A的齿圈与安装于相应转轴A的齿轮A啮合,嵌套旋转于螺杆的转套A上安装有周向相距180度且轴向具有间距的驱动块和阻拦块,驱动块和阻拦块与携料窑车相应侧的固定块配合;冷却窑出口处的转座A内旋转有被电机B驱动的转套B,转套B内轴向滑动有与其他转座A周向旋转且轴向滑动配合的转轴B;螺杆上的转座B与转轴B旋转配合;安装于转套A的齿轮D与转轴B上的齿轮E啮合。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轴A两端均安装有十字万向节;任意相邻两个转轴A轴端的两个十字万向节均通过伸缩轴连接。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轴A一端安装的齿轮B与电机A输出轴上安装的齿轮C啮合;转套B上安装的齿轮F与电机B输出轴上安装的齿轮G啮合。
[0017]相对于传统的隧道窑焙烧设备,本专利技术通过围绕成环形的三个窑体使得窑车机构可以在窑体中循环使用。本专利技术通过布置于三个窑体内侧壁的驱动机构与首尾相连的若干窑车机构的配合可以避免首尾相连的若干窑车机构因在窑体内走走停停而发生一闪一闪或相互撞击的情况,从而对窑车机构上由耐热砖形成的耐火层形成有效保护。
[0018]另外,窑车机构之间的连接无需通过人工操作便可实现,只需通过推动后面的窑车机构向前方窑车机构运动便可实现两者的连接,从而避免窑体高温对工人的伤害。
[0019]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0020]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及其整体剖面示意图。
[0022]图2是驱动机构中转轴B与转套A传动配合两个视角的剖面示意图。
[0023]图3是驱动机构中转轴A与管套传动配合两个视角的剖面示意图。
[0024]图4是转轴A驱动剖面示意图。
[0025]图5是转轴B驱动剖面示意图。
[0026]图6是窑车机构示意图。
[0027]图7是连接机构A与连接机构B配合两个视角的剖面示意图。
[0028]图8是圆环B、拨块、螺旋片与圆柱块配合剖面示意图。
[0029]图9是方套A剖面示意图。
[0030]图10是滑杆及其剖面示意图。
[0031]图11是环套B及其剖面示意图。
[0032]图12是滑套及连接机构A示意图。
[0033]图13是锁块及圆柱块上螺旋片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窑焙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预热窑、焙烧窑、冷却窑、驱动机构、窑车机构,其中窑车机构尾端的连接机构B与相邻窑车机构首端的连接机构A配合来实现两个窑车机构的连接;若干依次连接且携带锂云母的窑车机构依次经过沿圆周分布的预热窑、焙烧窑及冷却窑完成锂云母的焙烧,沿圆周分布的预热窑、焙烧窑及冷却窑可实现完成焙烧的窑车机构机构的循环使用;窑体内一侧安装有同步启动且同步缓停环形轨道上全部窑车机构的驱动机构;后方窑车机构在人工推动下即可完成其由窑体外向前方窑车机构的连接,后方窑车机构在人工拉动下即可完成其与前方窑车机构的断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窑焙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窑与冷却窑之间安装有将窑车机构及窑车机构上锂云母携带的热量循环循环入预热窑的空气循环系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窑焙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窑车机构包括携料窑车、车轮、连接机构A、连接机构B,其中携料窑车上填装锂云母的空间由耐火砖砌成,携料窑车上安装有与环形轨道配合的车轮;携料窑车前端具有连接机构A,携料窑车后端具有与相邻携料窑车上连接机构A配合的连接机构B。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隧道窑焙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A包括方套A、锁块、拨杆A、弹簧B、板簧A、方套B、弹簧C、固定杆、滑杆、弹簧D、滑套、涡簧、环套B、弹簧E、圆环B,其中方套A通过竖直铰接轴铰接于携料窑车后端,且携料窑车上具有两个对方套A摆动复位的板簧A;方套A中水平滑动有方套B并安装有对方套B复位的弹簧C;方套A内壁的两个滑槽B内均滑动有对向方套A外运动的方套B进行摩擦锁定的锁块并安装有对锁块复位的弹簧B,锁块上具有手动解除锁块对方套B锁定的拨杆A;方套A上具有对方套B初始位置锁定的结构;方套B中水平滑动有滑杆及对滑杆复位的弹簧D,滑杆上嵌套旋转有被方套B中固定杆驱动的圆环B并轴向滑动有滑套;滑套上嵌套旋转有环套B并安装有对环套B旋转复位的涡簧;滑杆上嵌套有对环套B轴向复位的弹簧E;圆环B端面上周向均匀分布的四个拨杆B分别轴向滑动于环套B端面的四个滑槽C内;环套B端面具有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东东王家前叶盛旗张涛邱联春朱磊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志存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