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开电吸一体式汽车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3981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开电吸一体式汽车门锁,包括壳体以及转动安装在壳体上的止动爪和卡板,卡板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自吸杆,自吸杆的上侧转动安装有驱动件,驱动件的外侧滑动安装有内开传动臂,内开传动臂的外侧转动安装有自吸驱动臂;驱动件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一推柱和第二推柱,自吸驱动臂的一端抵靠在第一推柱上,另一端可联动自吸杆;内开传动臂的一端抵靠在第二推柱上,另一端可联动止动爪;驱动件正转时,第二推柱推动内开传动臂,并联动止动爪实现解锁;驱动件反转时,第一推柱推动自吸驱动臂,并联动自吸杆实现自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开电吸一体式汽车门锁,克服了现有汽车门锁零部件较多和体积大的缺陷。了现有汽车门锁零部件较多和体积大的缺陷。了现有汽车门锁零部件较多和体积大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开电吸一体式汽车门锁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门锁领域,特别是涉及电开电吸一体式汽车门锁。

技术介绍

[0002]汽车门锁是汽车车身的重要部件组成部分,是一个集安全性、装饰性和工艺性为一体的特殊部件。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门锁的功能和种类日益繁多,乘客对汽车知识的了解日益增多,对汽车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对于车门来说,人性化开启和关闭受客户和整车公司的关注的程度也越来越深。其中,电开门锁和电吸门锁,已经广泛应用在汽车行业中。
[0003]现有的汽车门锁,一般仅单独具有电开功能或者单独具有电吸功能,其功能较单一;有的汽车门锁虽然具有电开和电吸的功能,但其电开机构和电吸机构是分开独立的,两个机构运行互不干扰,这导致机构零部件较多,整体门锁体积较大,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开电吸一体式汽车门锁,以克服现有汽车门锁零部件较多和体积较大的缺陷。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开电吸一体式汽车门锁,包括壳体以及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止动爪和卡板,所述卡板远离所述止动爪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自吸杆,所述自吸杆的上侧转动安装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的外侧沿水平方向滑动安装有内开传动臂,所述内开传动臂的外侧转动安装有自吸驱动臂;所述驱动件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一推柱和第二推柱,所述自吸驱动臂的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一推柱上,另一端可联动所述自吸杆;所述内开传动臂的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二推柱上,另一端可联动所述止动爪;所述驱动件正转时,所述第二推柱推动所述内开传动臂,并联动所述止动爪实现解锁;所述驱动件反转时,所述第一推柱推动所述自吸驱动臂,并联动所述自吸杆实现自吸。本汽车门锁,其通过驱动件的正反转能够实现电开和电吸的功能,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减小了整体门锁的体积,节约了制造成本。
[0008]进一步的,所述止动爪的上侧转动安装有内开联动臂,所述内开联动臂的上侧转动安装有内开启臂,所述内开传动臂的一端朝向所述内开启臂延伸设置,所述内开传动臂、所述内开启臂、所述内开联动臂和所述止动爪依次驱动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内开传动臂靠近所述内开启臂的一端向一侧折弯形成有内开推动部,所述内开启臂上设置有与所述内开推动部配合的第一挡块。所述内开启臂的下端设置有推块,所述内开联动臂上设置有与所述推块配合的第二挡块;所述止动爪朝向所述内开联动臂设置有插柱,所述内开联动臂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柱配合的插槽。
[0010]进一步的,所述内开传动臂上固定有回位触发臂,所述回位触发臂的下侧对称设
置有倾斜挡面,所述倾斜挡面上侧安装有触发开关。
[0011]进一步的,所述内开传动臂和所述回位触发臂在相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槽,所述内开传动臂靠近所述驱动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导向槽,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槽配合的第一导柱以及与所述第二导向槽配合的第二导柱。
[0012]进一步的,所述内开传动臂靠近所述第二推柱的一端设置有竖直挡面,所述竖直挡面的上侧设置有弧形挡面,所述竖直挡面与所述弧形挡面过渡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推柱包括轴承件,所述内开传动臂抵靠在所述轴承件上;所述第一推柱包括滑套,所述自吸驱动臂抵靠在所述滑套上。
[0014]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转动安装有传动件,所述自吸驱动臂的下端一侧壁向内折弯形成有自吸推动部,所述传动件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自吸推动部配合的挡柱,另一端铰接有所述自吸杆。
[0015]进一步的,还包括驱动电机、一级齿轮和二级齿轮,所述驱动电机上安装有蜗杆,所述驱动件上设置有齿部,所述蜗杆、所述一级齿轮、所述二级齿轮和所述齿部依次啮合。
[0016](三)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开电吸一体式汽车门锁,在驱动件上设置第一推柱和第二推柱,驱动电机驱动驱动件正转时,第二推柱配合内开传动臂联动止动爪实现内开解锁;驱动驱动件反转时,第一推柱配合自吸驱动臂联动自吸杆实现自吸功能,其通过驱动件的正反转能够实现电开和电吸的功能,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减小了整体门锁的体积,节约了制造成本,克服了现有汽车门锁零部件较多和体积较大的缺陷。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电开电吸一体式汽车门锁的立体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一种电开电吸一体式汽车门锁止动爪和卡板连接的立体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一种电开电吸一体式汽车门锁驱动件、内开传动臂、内开启臂、内开联动臂和止动爪连接的立体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一种电开电吸一体式汽车门锁驱动件的立体图;
[0022]图5为本技术一种电开电吸一体式汽车门锁内开传动臂和回位触发臂连接的立体图;
[0023]图6为本技术一种电开电吸一体式汽车门锁内开启臂、内开联动臂和止动爪连接的立体图;
[0024]图7为本技术一种电开电吸一体式汽车门锁内开启臂、内开联动臂和止动爪连接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0025]图8为本技术一种电开电吸一体式汽车门锁驱动件、自吸驱动臂、传动件和自吸杆连接的立体图;
[0026]图9为本技术一种电开电吸一体式汽车门锁驱动电机、一级齿轮、二级齿轮和驱动件连接的立体图;
[0027]图中各个附图标记的对应的部件名称是:1、壳体;2、止动爪;3、卡板;4、自吸杆;5、驱动件;6、内开传动臂;7、自吸驱动臂;8、内开联动臂;9、内开启臂;10、回位触发臂;11、触发开关;12、传动件;13、驱动电机;14、一级齿轮;15、二级齿轮;16、蜗杆;51、第一推柱;52、
第二推柱;53、齿部;101、第一导柱;102、第二导柱;201、插柱;301、第一卡合部;302、第二卡合部;303、止挡块;511、滑套;521、轴承件;601、内开推动部;602、第一导向槽;603、第二导向槽;604、竖直挡面;605、弧形挡面;701、自吸推动部;801、第二挡块;802、插槽;901、第一挡块;902、推块;1001、倾斜挡面;1201、挡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9]参阅图1至图9,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开电吸一体式汽车门锁,包括壳体1以及转动安装在壳体1上的止动爪2和卡板3,卡板3远离止动爪2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自吸杆4。卡板3朝向止动爪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合部301和第二卡合部302;当止动爪2卡合第一卡合部301处于半锁状态时,自吸杆4推动卡板3使止动爪2卡合第二卡合部302达到全锁状态,卡板3上设置有止挡块303,方便自吸杆4推动卡板3。
[0030]参阅图1、图3和图8,自吸杆4的上侧转动安装有驱动件5,驱动件5的外侧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开电吸一体式汽车门锁,包括壳体(1)以及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1)上的止动爪(2)和卡板(3),所述卡板(3)远离所述止动爪(2)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自吸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吸杆(4)的上侧转动安装有驱动件(5),所述驱动件(5)的外侧沿水平方向滑动安装有内开传动臂(6),所述内开传动臂(6)的外侧转动安装有自吸驱动臂(7);所述驱动件(5)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一推柱(51)和第二推柱(52),所述自吸驱动臂(7)的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一推柱(51)上,另一端可联动所述自吸杆(4);所述内开传动臂(6)的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二推柱(52)上,另一端可联动所述止动爪(2);所述驱动件(5)正转时,所述第二推柱(52)推动所述内开传动臂(6),并联动所述止动爪(2)实现解锁;所述驱动件(5)反转时,所述第一推柱(51)推动所述自吸驱动臂(7),并联动所述自吸杆(4)实现自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开电吸一体式汽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爪(2)的上侧转动安装有内开联动臂(8),所述内开联动臂(8)的上侧转动安装有内开启臂(9),所述内开传动臂(6)的一端朝向所述内开启臂(9)延伸设置,所述内开传动臂(6)、所述内开启臂(9)、所述内开联动臂(8)和所述止动爪(2)依次驱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开电吸一体式汽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开传动臂(6)靠近所述内开启臂(9)的一端向一侧折弯形成有内开推动部(601),所述内开启臂(9)上设置有与所述内开推动部(601)配合的第一挡块(90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开电吸一体式汽车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开启臂(9)的下端设置有推块(902),所述内开联动臂(8)上设置有与所述推块(902)配合的第二挡块(801);所述止动爪(2)朝向所述内开联动臂(8)设置有插柱(201),所述内开联动臂(8)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柱(201)配合的插槽(802)。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昌陈宙蒋明朱亚辉李杰顾林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诚林汽配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