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3838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出水装置,其包括本体和出水芯:本体设有过水腔;出水芯装设于过水腔内,并设有出水端沿第一方向开口的第一出水道、连通过水腔与第一出水道的旋转水道;出水芯的外壁还与本体配合形成与过水腔连通且出水端沿第一方向开口的第二出水道;旋转水道被配置为适于使从过水腔进入第一出水道的水流在第一出水道中绕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轴线旋转,以使从第一出水道的出水端喷出的水受离心力作用撞击从第二出水道的出水端喷出的水流形成水雾。本申请的出水装置喷出的水雾更加充实且更加细腻。充实且更加细腻。充实且更加细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出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出水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出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现有的出水装置的出水水花各种各样。市面上现有的出雾状水的出水装置,喷出的水雾多为中空且喷雾不够细腻,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喷出的水雾更加充实且更加细腻的出水装置。
[0004]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方案一:一种出水装置,其包括本体和出水芯;本体设有过水腔;出水芯装设于所述过水腔内,并设有出水端沿第一方向开口的第一出水道、连通所述过水腔与所述第一出水道的旋转水道;所述出水芯的外壁还与所述本体配合形成与所述过水腔连通且出水端沿第一方向开口的第二出水道;所述旋转水道被配置为适于使从所述过水腔经由所述旋转水道进入所述第一出水道的水流在第一出水道中绕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轴线旋转,以使从第一出水道的出水端喷出的水受离心力作用撞击从第二出水道的出水端喷出的水流形成水雾。
[0006]方案二:基于方案一,所述第二出水道包括位于所述出水芯外壁与所述本体之间的出水段和设置于所述出水芯外壁的斜水段;所述出水段环绕所述第一出水道设置,且其出水端形成所述第二出水道的出水端;所述斜水段连通所述过水腔和所述出水段,以使过水腔的水流进入出水段中绕所述第一轴线旋转后从所述出水段的出水端喷出。
[0007]方案三:基于方案二,所述旋转水道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斜水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形成夹角。
[0008]方案四:基于方案二,所述第一出水道内水流的旋转方向与所述出水段内水流的旋转方向相同或相反。
[0009]方案五:基于方案二,所述出水段包括均环绕所述第一出水道设置的第一水段和第二水段;所述第一水段和第二水段均由所述本体的内壁和所述出水芯的外壁围合而成;所述第一水段一端连通所述斜水段,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水段的一端;所述第二水段的另一端形成所述第二出水道的出水端;所述本体上设有参与围合所述第一水段的第一壁,所述第一壁与其相对的所述出水芯外壁的距离沿所述第一水段的出水方向渐缩,且所述斜水段的出水方向朝向所述第一壁。
[0010]方案六:基于方案二,所述第一出水道的内壁设有沿出水方向渐缩的第一锥面。
[0011]方案七:基于方案六,所述第一出水道的过水面积沿第一方向先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且所述第一锥面位于所述第一出水道的过水面积由大变小的区域内;所述出水段的过水面积沿第一方向由大变小。
[0012]方案八:基于方案七,所述第一出水道包括沿第一方向布设且依次连通的第一水道、第二水道和第三水道,所述第三水道的出水端形成所述第一出水道的出水端;所述第一锥面位于第一水道与所述第二水道连通的一端,且所述第二水道与第一水道连通一端的过水面积与所述第一锥面对应的过水面积较小的一端相等;所述第二水道的过水面积还沿其出水方向渐缩;所述第一水道和第二水道共同形成过水面积由大变小的区域;所述第三水道与所述第二水道衔接后过水面积沿出水方向逐渐增大至恒定值,第二水道至第三水道形成由小变大的区域。
[0013]方案九:基于方案二,所述第二出水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出水芯外壁的直流段,所述直流段一端连通所述过水腔,另一端与所述斜水段远离所述出水段的一端连通,以使水流在所述直流段加速后进入所述斜水段。
[0014]方案十:基于方案一,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装设于所述过水腔内,用于过滤进入所述出水芯的水。
[0015]方案十一:基于方案一,所述本体包括外壳和面盖;所述面盖装设于所述外壳的一端与所述外壳围合形成所述过水腔。
[0016]方案十二:基于方案十,所述过滤网装设于所述出水芯的上方,其背离所述出水芯的一端的端面由中部向边缘处沿靠近所述出水芯的方向倾斜。
[0017]由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0018]1、由于产生雾状水的出水装置,其出水道出水端的开口一般较小,出水水流较细。通过设置旋转水道,使得过水腔的水通过旋转水道后进入第一出水道内,形成绕第一轴线旋转的旋流,使得第一出水道喷出的水流会受离心力的作用分散开并撞击第二出水道喷出的水流,两股细流发生碰撞进而产生水雾。通过两个出水道的水流相互碰撞,使得出水装置的水雾更加细腻,且由于出水水雾由两个出水道撞击形成,水雾更加充实。
[0019]2、设置第二出水道包括斜水段和出水段,使得过水腔的水从斜水段进入出水段后,在出水段中绕第一轴线旋转形成旋流后喷出。由于出水段环绕第一出水道设置,使得第一出水道喷出的旋流撞击由第二水道喷出的旋流,使得水雾更细腻更充实。
[0020]3、旋转水道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因此旋转水道进入第一出水道形成的旋流,受到的离心力的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使得水流在离心力和水自身的重力共同作用下从第一出水道呈伞状喷出。斜水段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形成夹角,因此从斜水道进入出水段内形成的旋流,受到的离心力在第一方向上具有分量,使得从第二出水道喷出的水流在离心力和重力的作用下呈伞状喷出的水流夹角小于从第一出水道喷出的水流。这样设置确保第一出水道喷出的水均能够与第二出水道喷出的水发生碰撞,提高碰撞二者的碰撞程度,水雾更细腻。
[0021]4、当第一出水道内水流的旋转方向与出水段内的旋转方向相反时,两个出水道流出的水流的碰撞程度比旋转方向相同时更剧烈。
[0022]5、设置第一水段,并使本体上参与围合第一水段的第一壁与其相对的出水芯外壁的距离沿第一水段的出水方向减缩,使得第一壁为倾斜的壁,有助于从斜水段进入第一水段的水聚集形成旋流。斜水段的出水方向朝向第一壁,当斜水段的水流进入第一水段时与第一壁发生撞击被打散,使得其从第二水段的出水端喷出时水流更细腻。
[0023]6、在第一出水道的内壁设置第一锥面,从旋转水道进入第一出水道的水在第一锥
面处更容易聚集形成旋流。
[0024]7、设置第一出水道的过水面积沿第一方向先由大变小,由文丘里效应可知,水流经过过水面积由大变小的区域后流速增大,使得水流从第一出水道喷出的流速增大,进而增加其与第二出水道水流的碰撞程度。第一锥面设置在第一出水道过水面积由大变小的区域内,使得水流在这个区域内聚集后,再被加速。
[0025]设置第一出水道的过水面积再由小变大,使得第一出水道内的水在由大变小的区域内加速且憋压后,进入过水面积变大的区域,由于过水面积变大水流憋压的状态得到释放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会从第一出水道喷出。设置出水段的过水面积由大变小,同样由文丘里效应可知,第二出水道内的水加速喷出,增加与第一出水道的水流发生碰撞时的剧烈程度,。
[0026]8、第一锥面设置在第一水道和第二水道连通的一端,且第二水道一端的过水面积与第一锥面对应的过水面积较小的一端相等,使得水流在第一锥面处聚集后,经过缩小的过流面积进入第二水道,由文丘里效应可知,水流被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其设有过水腔(13);出水芯(2),其装设于所述过水腔(13)内,并设有出水端沿第一方向(D1)开口的第一出水道(23)、连通所述过水腔(13)与所述第一出水道(23)的旋转水道(24);所述出水芯(2)的外壁还与所述本体(1)配合形成与所述过水腔(13)连通且出水端沿第一方向(D1)开口的第二出水道(25);所述旋转水道(24)被配置为适于使从所述过水腔(13)经由所述旋转水道(24)进入所述第一出水道(23)的水流在第一出水道(23)中绕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第一轴线旋转,以使从第一出水道(23)的出水端喷出的水受离心力作用撞击从第二出水道(25)的出水端喷出的水流形成水雾。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水道(25)包括位于所述出水芯(2)外壁与所述本体(1)之间的出水段(253)和设置于所述出水芯(2)外壁的斜水段(252);所述出水段(253)环绕所述第一出水道(23)设置,且其出水端形成所述第二出水道(25)的出水端;所述斜水段(252)连通所述过水腔(13)和所述出水段(253),以使过水腔(13)的水流进入出水段(253)中绕所述第一轴线旋转后从所述出水段(253)的出水端喷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水道(24)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D1);所述斜水段(25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D1)形成夹角。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道(23)内水流的旋转方向与所述出水段(253)内水流的旋转方向相同或相反。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段(253)包括均环绕所述第一出水道(23)设置的第一水段(2531)和第二水段(2532);所述第一水段和第二水段均由所述本体的内壁和所述出水芯的外壁围合而成;所述第一水段(2531)一端连通所述斜水段(252),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水段(2532)的一端;所述第二水段(2532)的另一端形成所述第二出水道(25)的出水端;所述本体(1)上设有参与围合所述第一水段(2531)的第一壁(123),所述第一壁(123)与其相对的所述出水芯(2)外壁的距离沿所述第一水段(2531)的出水方向渐缩,且所述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孝发林孝山陈志伟刘启乔邓小清梁泮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西河卫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