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控制单元与液冷系统集成结构、电池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93761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控制单元与液冷系统集成结构、电池系统及车辆,包括动力电池控制单元,所述的动力电池控制单元的外壳与位于其下方的安装板一体成型,安装板与外壳底部之间形成凹槽,在所述的凹槽内安装液冷板,且液冷板与动力电池控制单元的外壳底部固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动力电池控制单元底部设置冷却装置能有效保护电池内部的控制单元的安全性,通过液冷降温解决高压电器的发热量高的风险。通过液冷降温解决高压电器的发热量高的风险。通过液冷降温解决高压电器的发热量高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电池控制单元与液冷系统集成结构、电池系统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用电池控制单元与液冷系统集成的结构、电池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内部的控制单元集成了很多继电器、电池管理系统等控制元件及高压电器,接线复杂,元件较多,自身发热量大,长期高温使用会影响寿命以及安全。且动力电池系统内设计的液冷系统一般给电池的电芯模组降温冷却,由于结构等条件的限制,并不能都对动力电池控制单元进行降温保护,进而影响整个电池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控制单元与液冷系统集成结构,该装置可以解决动力电池控制单元的冷却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系统,包括所述的动力电池控制单元与液冷系统集成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电池系统。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控制单元与液冷系统集成结构;所述的动力电池控制单元的外壳与位于其下方的安装板一体成型,安装板与外壳底部之间形成安装空间,在所述的安装空间内安装液冷板,且液冷板与动力电池控制单元的外壳底部固接。
[000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液冷板包括固接在一起上层板和和下层板,所述的下层板上设有流道。
[000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所述上层板的一端设有进液孔和出液孔,所述的进液孔和出液孔与流道相连通。
[000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进液孔、出液孔与动力电池总液冷系统连接。
[000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进液孔、出液孔与动力电池外的液冷系统连接。
[00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上层板与动力电池控制单元的外壳底部胶接。
[001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下层板为冲压成型铝板,流道与下层板一体冲压成型。
[00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安装板为一个槽形结构,其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
[0013]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池系统,包括前面所述的动力电池控制单元与液冷系统集成结构。
[0014]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电池系统。
[0015]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动力电池控制单元底部设置冷却装置能有效保护电池内部的控
制单元的安全性,通过液冷降温解决高压电器的发热量高的风险;且本专利技术中动力电池控制单元的外壳与位于其下方的安装板一体成型,安装板与外壳底部之间形成安装空间,在安装空间内插装有液冷板,且液冷板与动力电池控制单元的外壳底部固接,通过这种特殊的安装方式,一方面整体上降低了动力电池控制单元安装冷却装置后的高度,另一方面,该种结构安装方式简单,易于操作。
[0017]2)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动力电池控制单元的自主冷却功能,不受限动力电池是否有液冷系统。
[0018]3)动力电池控制单元与液冷集成,保证安全性的同时能降低动力电池系统总液冷系统成本。
附图说明
[0019]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动力电池控制单元与液冷系统集成结构组装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动力电池控制单元与液冷系统集成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动力电池控制单元集成安装板的详细视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专利液冷板的详细视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专利液冷板流道详细视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专利动力电池控制单元及液冷系统集成内部结构截面图;
[0026]图中:1、动力电池控制单元;2液冷板进水接口;3、液冷板出水接口;4、液冷板;4

1上层板,4

2流道,4

3下层板,5、液冷板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8]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本专利技术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29]为了方便叙述,本专利技术中如果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0]正如
技术介绍
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动力电池控制单元与液冷系统集成结构。
[003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控制单元与液冷系统集成结构,包括动力电池控制单元1和冷却装置,冷却装
置安装在动力电池控制单元1的下部;其中冷却装置包括液冷板4和液冷板安装板5,动力电池控制单元1的外壳与位于其下方的液冷板安装板5一体成型,液冷板安装板5与动力电池控制单元1的外壳底部之间形成液冷板4的安装空间,在液冷板4的安装空间内安装液冷板4,液冷板4从安装空间的一侧插入到上述的安装空间内,且在液冷板4顶部涂抹有粘结胶,使得液冷板4与动力电池控制单元1的外壳底部固接;在液冷板4上设有液冷板进水接口2和液冷板出水接口3,动力电池控制单元1固定在液冷板4的顶部。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动力电池控制单元底部设置冷却装置能有效保护电池内部的控制单元的安全性,通过液冷降温解决高压电器的发热量高的风险。
[0032]进一步的,液冷板4包括上层板4

1、流道4

2和下层板4

3,其中上层板4

1为平板,其上开设2个圆孔,两个圆孔分别作为液冷板进水接口2和液冷板出水接口3的安装口,两个接口安装在上层板4

1的同一端,当然也可以设置在不同端,但是优选的设置在同一端,由液冷板进水接口2进来的冷却液在流经整个流道后从液冷板出水接口3出来,按照此方式进行循环冷却。
[0033]进一步具体的,上述的上层板4

1和下层板4

3焊接为一体,形成一个整体件。
[0034]进一步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控制单元与液冷系统集成结构,包括动力电池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电池控制单元的外壳与位于其下方的安装板一体成型,安装板与外壳底部之间形成安装空间,在所述的安装空间内安装液冷板,且液冷板与动力电池控制单元的外壳底部固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控制单元与液冷系统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冷板包括固接在一起上层板和和下层板,所述的下层板上设有流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控制单元与液冷系统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层板的一端设有进液孔和出液孔,所述的进液孔和出液孔与流道相连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控制单元与液冷系统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液孔、出液孔与动力电池总液冷系统连接。5.如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园园王金桥谢堃甘泉王正红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