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低合金高强度钢弯曲度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93589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提高低合金高强度钢弯曲度的生产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生产方法包括:转炉冶炼、连铸、轧制、正火、矫直、去应力退火工序;正火工序:升温速度≤100℃/h,保温温度:8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低合金高强度钢弯曲度的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低合金高强度钢弯曲度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及冶金工业发展,最大限度的减少金属消耗,降低热锻、切削加工行业制造成本,对长材产品外观、尺寸出了更高的要求。下游用户对棒材弯曲度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弯曲度从原来的≤4mm/m提高到≤2mm/m。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正火状态交货的棒材,无法满足弯曲度0

2.5mm/m要求,必须经过矫直。
[0003]经过矫直后棒材,在外力消除后仍保留在金属内部的应力称为残余应力或内应力。残余应力是由于金属的不均匀变形和不均匀的体积变化造成的。残余应力按内应力作用范围,可分为宏观内应力(第一类残余应力)、晶界内应力(第二类残余应力)和晶格畸变内应力(第三类残余应力)。
[0004]残余应力会导致工作变形、开裂和部分尺寸或形状改变,缩短工件的使用寿命。为了消除残余应力,一般采用热处理法和机械处理法。允许退火的金属材料可以采用退火的方法消除残余应力。
[0005]退火工艺是将钢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到室温,消除钢中的内应力,防止零件加工后变形及开裂。在去应力退火过程中,由于温度差和相变引起热处理轧件变形,对正火后材料不经矫直或通过矫直不加精准控制弯曲度,去应力退火后棒材弯曲度无法满足0

2.5mm/m要求,需要重新矫直进行二次去应力退火,形成无限反复热处理、矫直处理。目前参考国内资料,没有发现有解决以上问题的办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低合金高强度钢弯曲度的生产方法,解决了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正火后因弯曲变形,矫直后需去应力退火,产生二次弯曲,无法满足车削要求,需要反复去应力退火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低合金高强度钢弯曲度的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包括:转炉冶炼、连铸、轧制、正火、矫直、去应力退火工序;所述正火工序:升温速度≤100℃/h,保温温度:890

920℃,保温时间:≥φ/100*1小时,所述φ为低合金高强度钢棒材直径,单位:毫米;所述矫直工序:正火后通过压力矫直机+多辊矫直机组合矫直,压力矫直机最大矫直力:≤15MN,矫直精度:≤3

mm/m;多辊矫直机最大矫直力:≤7.5MN,来料弯曲度≤10mm/m,矫直精度≤1mm/m;来料弯曲度≤20mm/m,矫直精度≤1.5mm/m,保证矫直后棒材弯曲度≤2mm/m,通过去应力退火处理,满足弯曲度≤2.5mm/m。
[0008]本专利技术所述连铸工序:连浇过热度15

25℃,结晶器电磁搅拌:电流100A

200A,频率2.0

8.0 HZ,结晶器末端搅拌电流100A

200A,频率2.0

8.0 HZ。
[0009]本专利技术所述正火工序,正火后低合金高强度钢性能参数如下:抗拉强度≥530Mpa,
屈服强度≥350Mpa,延伸率≥35%,断面收缩率≥76%,

40℃纵向冲击值≥180J。
[0010]本专利技术所述轧制工序:控制连轧机开轧温度≤950℃,终轧温度≤880℃,棒材高温收集入坑缓冷,入坑温度≥700℃,开盖温度≤200℃,出坑温度≤150℃。
[0011]本专利技术所述退火工序:升温速度≤100℃/h,保温温度:540

560℃,保温时间:≥φ*1分钟,所述φ为低合金高强度钢棒材直径,单位:毫米。
[0012]本专利技术所述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化学成分及质量百分比:C:0.15

0.17%,Si:0.20

0.26%,Mn:1.32

1.40%,P≤0.015%,S≤0.003%,Ti≤0.005%,V:0.03

0.05%,Nb:0.02

0.04%,Al:0.025

0.040%,Cr:0.06

0.10%,其它为不可避免的残余元素。
[0013]本专利技术所述退火工序:棒材摆放每根之间间距大于40mm,每层用隔条隔开,隔条与下层垫铁对齐,棒材两端不允许超出两端垫铁200mm。
[0014]本专利技术所述正火工序:入炉前垫铁均匀摆放,减小棒材弯曲,同时垫铁不允许挡烧嘴。棒材摆放每根之间间距大于40mm,每层用隔条隔开,隔条与下层垫铁对齐,棒材两端不允许超出两端垫铁200mm。
[0015]本专利技术低合金高强度钢棒材规格:直径φ80

300mm,定尺长度范围4000

8000mm。
[0016]本专利技术设计原理如下:本专利技术成分设计中增加V、Nb、Al元素,细化组织晶粒,提高力学性能值。对成分Ti按目标值≤0.005%控制,有利于提高低温冲击值。连铸工序:选择结晶器电磁搅拌、结晶器末端搅拌合适工艺参数,降低成分偏析,提高成分均匀性,保证正火后力学性能满足要求。轧制工序为了避免钢材白点缺陷产生,钢材中氢气充分析出,采用高温收集入坑缓冷工艺,并使用20t

100t普通高温材棒材进行暖坑,保证缓冷坑温度和入坑棒材温度差最小。正火工序:棒材在炉内对齐、均匀摆放,垫铁均匀摆放,不挡烧嘴,保证钢材加热温度一致性,合理的升温速度、保温温度、保温时间,将正火后的性能发挥到最高。退火工序:棒材在炉内对齐、均匀摆放,垫铁均匀摆放,不挡烧嘴,保证钢材加热温度一致性,合理的升温速度、保温温度、降温时间,将矫直后棒材产生的矫直应力经退火处理完全释放。
[0017]本专利技术Q355NE钢,GB/T1591

2018 标准抗拉强度:450

600Mpa,屈服强度≥275Mpa;断面收缩率≥21%;

40℃纵向冲击值≥31J。正火后的力学性能值高出国标GB/T1591

2018同钢种的性能值,满足了用户使用要求。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通过化学成分以及生产工艺的合理控制,实现了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抗拉强度≥530Mpa,屈服强度≥350Mpa;延伸率≥35%;断面收缩率≥76%;

40℃纵向冲击值≥180J。2、本专利技术通过正火、复合矫直工艺,保证最终棒材弯曲度≤2.5mm/m,满足客户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0]实施例1一种提高低合金高强度钢Q355NE弯曲度的生产方法,生产方法包括转炉冶炼、连铸、轧制、正火、矫直、去应力退火工序。低合金高强度钢化学成分及质量百分比见表1,具体控制参数如下:连铸工序:连浇过热度25℃,结晶器电磁搅拌:电流200A,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低合金高强度钢弯曲度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方法包括:转炉冶炼、连铸、轧制、正火、矫直、去应力退火工序;所述正火工序:升温速度≤100℃/h,保温温度:890

920℃,保温时间:≥φ/100*1小时,所述φ为低合金高强度钢棒材直径,单位:毫米;所述矫直工序:正火后通过压力矫直机+多辊矫直机组合矫直,压力矫直机最大矫直力:≤15MN,矫直精度:≤3

mm/m;多辊矫直机最大矫直力:≤7.5MN,来料弯曲度≤10mm/m,矫直精度≤1mm/m;来料弯曲度≤20mm/m,矫直精度≤1.5mm/m,保证矫直后棒材弯曲度≤2mm/m,通过去应力退火处理,满足弯曲度≤2.5m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低合金高强度钢弯曲度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工序:连浇过热度15

25℃,结晶器电磁搅拌:电流100A

200A,频率2.0

8.0 HZ,结晶器末端搅拌电流100A

200A,频率2.0

8.0 HZ。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低合金高强度钢弯曲度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火工序,正火后低合金高强度钢性能参数如下:抗拉强度≥530Mpa,屈服强度≥350Mpa,延伸率≥35%,断面收缩率≥76%,

40℃纵向冲击值≥180J。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低合金高强度钢弯曲度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轧制工序:控制连轧机开轧温度≤950℃,终轧温度≤880℃,棒材高温收集入坑缓冷,入坑温度≥700℃,开盖温度≤200℃,出坑温度≤150℃。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提高低合金高强度钢弯曲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京华
申请(专利权)人:石钢京诚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