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良土质边坡绿化护坡系统和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93175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良土质边坡绿化护坡系统和施工方法,绿化护坡系统包括生态隔离垫结构、土壤层、生态基材层;所述生态隔离垫结构包括隔离层、土壤增活有机质和加筋网垫层,加筋网垫层与隔离层之间填充有土壤增活有机质,所述生态隔离垫结构采用锚钉固定于边坡坡面;所述土壤层填充在所述生态隔离垫结构和所述生态基材层之间,所述生态基材层上种植有植被。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不良土质中不利于植物根系发育的绿化护坡问题能够同时实现防水、排水和护坡,不仅对一定范围内坡高大于自稳高度的膨胀土边坡的具有护坡稳定性好的优点,且具有施工便捷、成本低的优点。成本低的优点。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良土质边坡绿化护坡系统和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边坡防护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不良土质边坡绿化护坡系统和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工程建设过程中,特别是公路建设,相较路基填(挖)方边坡的圬工防护技术中,植被绿化护坡作为一种长期经济、有效、快速的工程措施,但在不良土质边坡防护难以实现绿色护坡效果。不良土质边坡绿化防护,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对于膨胀土边坡的不良土质,膨胀土具有吸水膨胀失水收缩的特性,边坡开挖遇水即强度降低,产生卸荷裂隙,膨胀土遍布20多个省区,给工程建设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急需解决在快速绿化护坡的同时兼顾防止雨水下渗至膨胀土层造成边坡失稳的问题;(2)对于矿区或者受污染的地区的不良土质,进行工程建设时,由于土体含强酸、强碱、重金属等污染物,植被几乎无法生长,边坡长期裸露,雨水冲刷塌方,危及公路、建筑等安全,解决该类型不良土质边坡绿化防护显得尤为重要。
[0003]当前膨胀土或强酸、强碱、重金属污染等不良土质边坡的防护主要采用换填、浆砌片石封闭护坡等圬工措施,这种施工存在经济不合理、工期长、不符合国家倡导绿色工程理念等难题,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因此,急需开发一种适合膨胀土或强酸、强碱、重金属污染等不良土质边坡的护坡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良土质边坡的防护成本高、工期长、不符合国家倡导绿色工程理念的问题,提供一种不良土质边坡绿化护坡系统和施工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不良土质边坡绿化护坡系统,包括生态隔离垫结构、土壤层、生态基材层;所述生态隔离垫结构包括隔离层、土壤增活有机质和加筋网垫层,所述加筋网垫层与所述隔离层之间填充有所述土壤增活有机质,所述生态隔离垫结构采用锚钉固定于边坡坡面;
[0007]所述土壤层填充在所述生态隔离垫结构和所述生态基材层之间,所述生态基材层上种植有植被。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把隔离层、土壤增活有机质和加筋网垫层合并成生态隔离垫结构,用锚钉将生态隔离垫结构固定在不良土质边坡上,在加筋网垫层上覆土壤层,土壤层由普通土壤组成,生态基材为高性能生态基材;其中隔离层抗不良土质的侵蚀,土壤增活有机质中含有营养基质,营养基质给上部换填的土壤层提供长期营养和土体加筋防护,生态隔离垫结构具有防止雨水下渗造成膨胀土边坡产生滑坡灾害或解决强酸、强碱、重金属污染等矿区或者受污染的地区的不良土质边坡造成绿化植物根系不发育的难题以及抵抗雨水冲刷、侵蚀和快速绿化的多项功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在不良土质边坡中快速施工的绿
化护坡系统,解决不良地质中不利于植物根系发育的绿化护坡问题。
[0009]进一步地,所述生态隔离垫结构的厚度为1.5

2cm,优选地,所述生态隔离垫结构的厚度为1.5cm。
[0010]进一步地,所述加筋网垫层是由两层加筋网垫交叉铰接形成网格,用于隔水防水,加筋网垫采用聚丙烯材质制成,其单位面积质量大于或等于280g/m2,密度大于或等于900kg/m3,纵向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1.0kN/m,空隙指数>90%,加筋网垫厚度为8~15mm。
[0011]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层为两面涂胶的土工布,土工布采用聚丙烯制成,所述隔离层的纵向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15kN/m,横向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13kN/m,所述隔离层厚度为2

4mm。优选地,所述隔离层厚度为2mm。
[0012]进一步地,所述土壤层的图为六合土,喷附团粒土层厚8~10cm,六合土由不良土质附近的地区筛选土、泥炭、肥料、保水剂、粘结剂、团粒剂等配方构成。改良后的所述土壤层的土壤提高了生态隔离垫表面的粘附力,改善了内部的营养平衡,更有利于植被生长存活。更进一步地,所述土壤层的压实度为大于50%。
[0013]进一步地,所述土壤增活有机质用于提供植被生长的提供营养,所述土壤增活有机质的有机物含量≥94%,所述土壤增活有机质的保水能力≥900%,所述土壤增活有机质植被培养≥850%。
[0014]进一步地,所述锚钉在边坡坡面上呈梅花形排布,所述锚钉的下端伸入不良土质边坡的距离为0.5

1.0m。优选地,所述锚钉的下端伸入不良土质边坡的距离为0.5m。所述锚钉与边坡坡面所成的角度为80
°‑
100
°
,更进一步地,所述锚钉为J型锚钉。
[0015]进一步地,所述锚钉的直径为0.6

1.0cm。优选地,所述锚钉的直径为0.8cm。
[0016]进一步地,所述生态基材层采用半固体状的生态基材固化而成,用于防雨水冲刷和保湿保暖保肥;所述生态基材层的平均厚度为12

16mm,优选地,所述生态基材层的平均厚度为15mm,生态基材层厚度的设置可以保证生态基材层能快速固化,具有防冲刷和保湿保暖保肥的作用,后面会逐步分解作为植物的营养。
[0017]进一步地,生态基材的保水能力>1700%,生态基材覆盖系数≤0.01,生态基材生物降解100%,生态基材的组成为:热处理木纤维80%
±
3%,交联生物高分子吸附剂10%
±
1%,褶皱状人造可生物降解互锁纤维5%
±
1%,微孔颗粒5%
±
1%。
[001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不良土质边坡绿化护坡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S1、对边坡进行坡面清理,边坡坡度不超过1:1;
[0020]S2、在边坡坡面上从上至下铺设预先制作的所述生态隔离垫结构,在所述生态隔离垫结构上施工所述锚钉固定;
[0021]S3、在所述生态隔离垫结构表面均匀覆盖所述土壤层并压实;
[0022]S4、将植被种子与生态基材混合,然后在所述土壤层表面喷射生态基材,养护,形成所述生态基材层。
[0023]进一步地,步骤S4中,所述生态基材层在植被生长中养护的条件为:在植被种子出芽前,保持所述生态基材层湿润;植被种子出芽后到成坪,根据植物生长状态作为喷水判据。
[0024]进一步地,当边坡顶端设置有锚固沟时,所述生态隔离垫结构的上端设置在所述
锚固沟中,使生态隔离垫结构紧贴边坡顶端,防止边坡顶端处的水从生态隔离垫结构下部缝隙流入。在一些边坡位置比较宽的情况,边坡顶端设置有锚固沟。当边坡顶端没有设置有锚固沟时,即边坡顶端无法挖锚固沟时,加密边坡顶部处设置的J型锚钉的密度。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6]本专利技术的边坡绿化护坡系统针对膨胀土或强酸、强碱、重金属污染等矿区或者受污染的地区的不良土质,解决了不良土质中不利于植物根系发育的绿化护坡问题能够同时实现防水、排水和护坡,不仅对一定范围内坡高大于自稳高度的膨胀土边坡的具有护坡稳定性好的优点,且具有施工便捷、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良土质边坡绿化护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态隔离垫结构(1)、土壤层(6)、生态基材层(7);所述生态隔离垫结构(1)包括隔离层(2)、土壤增活有机质(3)和加筋网垫层(4),所述加筋网垫层(4)与所述隔离层(2)之间填充有所述土壤增活有机质(3),所述生态隔离垫结构(1)采用锚钉固定于边坡坡面;所述土壤层(6)填充在所述生态隔离垫结构(1)和所述生态基材层(7)之间,所述生态基材层(7)上种植有植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不良土质边坡绿化护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隔离垫结构(1)的厚度为1.5

2c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不良土质边坡绿化护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2)为两面涂胶的土工布,所述隔离层(2)厚度为2

4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不良土质边坡绿化护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钉在边坡坡面上呈梅花形排布,所述锚钉的下端伸入不良土质边坡(8)的距离为0.5

1.0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不良土质边坡绿化护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增活有机质的有机物含量≥94%,所述土壤增活有机质的保水能力≥900%,所述土壤增活有机质植被培养≥85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不良土质边坡绿化护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基材层(7)采用半固体状的生态基材固化而成,所述生态基材层(7)的平均厚度为12

16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官少龙李红明张红日罗世毅蓝天助陆天龙周增辉李晓明潘政宇潘兆远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