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量子点复合正极导电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93134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碳量子点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涉及一种碳量子点复合正极导电剂及其制备方法。以所述碳量子点复合正极导电剂的重量份计,包含以下原料:碳量子点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量子点复合正极导电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碳量子点材料制备
,尤其涉及IPC H01M4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碳量子点复合正极导电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锂离子电池的需求越来越高,正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一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着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性能,会在正极材料制作过程中加入导电剂,导电剂虽然可以分散在正极材料里,提高材料导电性,但是传统的导电剂如导电石墨、炭黑等导电性能有限,也很难均匀地分散在电极中,且导电剂本身不具备电化学活性,加入过量也会影响电极和锂离子电池的性能。
[0003]而碳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型的0D类球状碳纳米材料,不仅具有传统半导体金属量子点的特征,还具有制备简单、易于功能化等优点。通过将碳纤维与碳量子点复合,制备性能优异的碳量子点复合正极导电剂,不仅能增大碳纤维的比表面积和机械强度,还能增加电活性物质的结合位点,有利于电解液的流动和离子传输,具有高电化学活性。
[0004]现有技术中,申请公布号为CN113471427A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碳量子点和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材料以无水柠檬酸为有机碳,六水合三氯化铁为催化剂,通过简便的催化石墨法合成。该复合材料组装成的电容器循环稳定性能较好,但是比容量低,限制了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0005]申请公布号为CN109244422A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碳量子点/CNTs复合正极导电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正极导电剂通过将CNTs浆料、柠檬酸和乙二胺分散于水中,水热反应结束后透析,即得。该正极导电剂制备的锂离子电池循环400次后容量保持率较低,表明其循环稳定性较差,限制了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0006]申请人发现,传统的导电剂导电性能有限,也很难均匀地分散在电极中,且导电剂本身不具备电化学活性,加入过量也会影响电极和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因此,需要一种正极导电剂,加入少量在正极材料中,既可以提高正极材料的导电性能和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活性,还能保持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碳量子点复合正极导电剂,其制备原料包括:碳量子点、碳纤维。
[0008]所述碳量子点,按重量份计,其制备原料包括:有机碳80

160份、强酸8

18份、助剂0.1

3份、第一溶剂370

470份、分散剂0.1

0.8份;所述碳纤维,按重量份计,其制备原料包括:丙烯腈5

15份、共聚单体0.01

0.5份、引发剂0.01

0.5份、第二溶剂50

80份。
[0009]优选的,所述碳量子点复合正极导电剂,包含以下原料:碳量子点、碳纤维;所述碳量子点,按重量份计,其制备原料包括:有机碳80

120份、强酸8

14份、助剂1

3份、第一溶剂370

450份、分散剂0.1

0.5份;所述碳纤维,按重量份计,其制备原料包括:丙烯腈8

13份、
共聚单体0.01

0.3份、引发剂0.01

0.3份、第二溶剂50

70份。
[0010]优选的,所述有机碳选自柠檬酸及其酯、氨基葡萄糖、小分子醇、油脂、脲、氨基酸、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L.)提取物、葡萄糖酸脂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的,为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L.)提取物。
[0011]优选的,所述的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L.)提取物可为市售,例如供应商西安瑞尔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L.)提取物10

1。
[0012]优选的,所述强酸选自浓硫酸、浓硝酸、高氯酸、硒酸、氯酸、亚氯酸、浓高氯酸、高锰酸、高氙酸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的,为浓硫酸和浓硝酸;进一步的,所述浓硫酸和浓硝酸的质量比为(2

5):1;进一步的,为3:1。
[0013]所述浓硫酸为含量为98%的浓硫酸水溶液;所述浓硝酸为含量为68%的浓硝酸水溶液。
[0014]优选的,所述助剂选自浓氨溶液、氢氧化钠、碳酸氢钠、磷酸盐缓冲液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的,为氢氧化钠。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溶剂选自丙醇、乙醇、异丙醇、丙酮、甲醇、异丙酮、碳酸丙烯酯、甲基丁酮、甲基异丁酮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的,为乙醇和异丙醇;进一步的,所述乙醇和异丙醇的质量比为(2

5):1;进一步的,所述乙醇和异丙醇的质量比为3:1。
[0016]所述有机碳与第一溶剂的质量比为1:(1

5);优选的,为1:4。
[0017]优选的,所述分散剂的羟值为70

120mgKOH/g,平均分子量为600

3000。
[0018]优选的,所述分散剂选自聚乙二醇、多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的,为聚乙二醇;更进一步的,为PEG

1500。
[0019]优选的,所述的PEG

1500可为市售,例如供应商日本三洋公司生产的PEG

1000。
[0020]优选的,所述共聚单体选自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和衣康酸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为丙烯酸甲酯。
[0021]优选的,所述引发剂选自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月桂酰、过硫酸钾、过硫酸钠、过硫酸铵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为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
[0022]优选的,所述第二溶剂选自硫氰酸钠、二甲基亚砜、硝酸、丙酮、N,N

二甲基甲酰胺、去离子水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为二甲基亚砜,N,N

二甲基甲酰胺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进一步的,所述二甲基亚砜,N,N

二甲基甲酰胺和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

10):1:(1

4);进一步的,为3:1:2。
[0023]优选的,所述丙烯腈和共聚单体的质量比为(55

75):1;优选的,为50:1。
[0024]优选的,所述碳量子点与碳纤维的质量比为(40

70):1;优选的,为60:1。
[0025]申请人意外发现,选用质量比为(2

5):1的乙醇和异丙醇作为第一溶剂,当有机碳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

5)时,制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量子点复合正极导电剂,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原料:碳量子点、碳纤维;所述碳量子点,按重量份计,其制备原料包括:有机碳80

160份、强酸8

18份、助剂0.1

3份、第一溶剂370

470份、分散剂0.1

0.8份;所述碳纤维,其制备原料包括:丙烯腈5

15份、共聚单体0.01

0.5份、引发剂0.01

0.5份、第二溶剂50

8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量子点复合正极导电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量子点,按重量份计,其制备原料包括:有机碳80

120份、强酸8

14份、助剂1

3份、第一溶剂370

450份、分散剂0.1

0.5份;所述碳纤维,按重量份计,其制备原料包括:丙烯腈8

13份、共聚单体0.01

0.3份、引发剂0.01

0.3份、第二溶剂50

7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碳量子点复合正极导电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选自聚乙二醇、多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碳量子点复合正极导电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溶剂选自丙醇、乙醇、异丙醇、丙酮、甲醇、异丙酮、碳酸丙烯酯、甲基丁酮、甲基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嘉豪王瀚民李政文黎少伟马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新水平量子科技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