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回流浸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3128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16
本申请涉及一种浸涂装置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动回流浸涂装置,其包括涂料缸和气动机构;所述气动机构包括进料管、出料管、充气件、以及与所述充气件连通的通气件;所述进料管的一端与所述通气件连通,所述进料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涂料缸连通,所述出料管的一端与所述通气件连通,所述出料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涂料缸连通。本申请具有缓解涂料缸内涂料沉积结块现象的效果。象的效果。象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动回流浸涂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浸涂装置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动回流浸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浸涂是一种通过浸渍达到涂装目的的工艺,其操作是将工件全部浸没于涂料中,待工件各部位都沾上涂料后将工件提起离开涂料,自然或强制地使多余的涂料滴回到漆槽内,经干燥后在工件表面形成涂膜。
[0003]现有的浸涂装置一般将涂料倒入一个敞开式的涂料缸中,时间一长涂料就会出现沉积甚至结块的现象。对于已沉积的涂料,需通过手工或机械的方式搅拌均匀后再使用。对于结块的现象,需先将可流动的部分倒出后,用刮铲将容器底部沉淀的结块涂料铲起,研碎后,再将可流动部分倒回涂料缸中,与研碎的结块涂料充分混合均匀,如按此操作仍无法混合,则该涂料只能报废处理或降级使用。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传统浸涂装置在浸涂过程中会出现沉积结块现象,需通过人为或机械的方式将涂料搅拌均匀后继续工作,大大降低了浸涂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缓解涂料缸内涂料沉积结块的现象,本申请提供一种气动回流浸涂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气动回流浸涂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气动回流浸涂装置,包括涂料缸和气动机构;所述气动机构包括进料管、出料管、充气件以及与所述充气件连通的通气件;所述进料管的一端与所述通气件连通,所述进料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涂料缸连通,所述出料管的一端与所述通气件连通,所述出料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涂料缸连通。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涂料由出料管进入通气件内,通过吹气从进料管流入涂料缸内,实现涂料的回流,以防止浸涂过程中涂料在涂料缸内沉积、结块,相比于现有浸涂装置,浸涂过程中无需人工或机械搅拌涂料,大大提升了浸涂效率。
[0009]可选的,所述涂料缸设置有承料斗,所述出料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承料斗,所述承料斗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出料管的管口面积。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涂料经直径较大的承料斗后进入出料管,相比于出料管直接与涂料缸相连,可以减缓涂料在出料管道与涂料缸连接处堵塞,导致涂料无法流通的现象,从而致使涂料的流通更为流畅。
[0011]可选的,所述通气件下端设置有导向管,所述进料管与所述导向管连通。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通气件下端设置导向管以避免涂料在通气件底部沉积残留,导致通气件底部堵塞,致使涂料无法在通气件与涂料缸之间流通。
[0013]可选的,所述气动机构设置有两组并对称连通于所述涂料缸的两侧,所述涂料缸设置有进料柱,所述进料管通过三通与所述进料柱连通。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气动机构对称设置于涂料缸的两侧,可以使涂料缸内
涂料回流更为均匀,此外,通过三通连接两侧的进料管和涂料缸上的进料柱,无需在涂料缸上开多个进料口,仅需在涂料缸上设置一个进料柱即可,使得涂料缸的制造工艺更为简单。
[0015]可选的,所述通气件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片,所述涂料缸设置有固定片,所述连接片与所述固定片相互抵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片与固定片相互抵接,进一步使通气件与涂料缸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固,同时还能减轻进料管以及出料管承载通气件的压力。
[0017]可选的,所述通气件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加固片,所述涂料缸设置有第二加固片,所述第一加固片与所述连接片相连,所述第二加固片与所述固定片相连。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加固片与连接片相连,从而将连接片设置于通气件上,通过第二加固片与固定片相连,将固定片设置于涂料缸上,进一步加强了气动机构和涂料缸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0019]可选的,所述充气件包括电源线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充气件与所述通气件的气管,所述涂料缸上设置有供所述电源线连接的电源插座。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涂料缸上的电源插座即可对充气件进行供电,使得整个气动回流装置一体化,更便于气动回流浸涂装置的整体移动。
[0021]可选的,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气管及所述电源线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立杆和交错固设于所述立杆外周的挂钩,所述气管与所述电源线挂设于所述挂钩上。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气管与电源线挂设于挂钩上,通过挂钩将气管以及电源线相互交错分隔,用以提高气管和电源线安装的稳定性,同时还能解决电源线以及气管等散乱拖地的问题。
[0023]可选的,所述支架还设置有至少三个支撑件,至少三个所述支撑件围设于所述立杆的外周。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至少三个支撑件围设于立杆外周,从而对立杆形成稳定的支撑,降低立杆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倾覆现象的概率。
[0025]可选的,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立杆的外周相连,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立杆外周相连。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以及立杆相互抵接形成三角形支撑,为立杆提供更为稳定的支撑。
[002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8]1.涂料由出料管进入通气件内,通过吹气从进料管流入涂料缸内,实现涂料的回流,以防止浸涂过程中涂料在涂料缸内沉积、结块,相比于现有浸涂装置,浸涂过程中无需人工或机械搅拌涂料,大大提升了浸涂效率。
[0029]2.将气管与电源线挂设于挂钩上,通过挂钩将气管以及电源线相互交错分隔,用以提高气管和电源线安装的稳定性,同时还能解决电源线以及气管等散乱拖地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2是本实施例的气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0033]图4是本实施例的涂料缸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5是本实施例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涂料缸;21、方形溢料部;22、圆柱形储料部;23、第二加固片;24、固定片;25、电源插座;211、承料斗;221、进料柱;222、三通;3、气动机构;31、进料管;32、出料管;33、通气件;34、充气件;35、气管;36、管道弯头;37、密封圈;331、导向管;332、第一加固片;333、连接片;334、进气口;335、进气阀;3351、调节螺帽;341、电源线;4、支架;41、支撑件;42、立杆;43、挂钩;411、第一支撑杆;412、第二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7]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气动回流浸涂装置。参照图1,一种气动回流浸涂装置,包括底座1、涂料缸2、气动机构3以及支架4。涂料置于涂料缸2内,通过气动机构3可以实现涂料在涂料缸2内的回流,涂料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回流浸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涂料缸(2)和气动机构(3);所述气动机构(3)包括进料管(31)、出料管(32)、充气件(34)以及与所述充气件(34)连通的通气件(33);所述进料管(31)的一端与所述通气件(33)连通,所述进料管(31)的另一端与所述涂料缸(2)连通,所述出料管(32)的一端与所述通气件(33)连通,所述出料管(32)的另一端与所述涂料缸(2)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回流浸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料缸(2)设置有承料斗(211),所述出料管(32)的一端连通于所述承料斗(211),所述承料斗(211)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出料管(32)的管口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回流浸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件(33)下端设置有导向管(331),所述进料管(31)与所述导向管(331)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回流浸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机构(3)设置有两组连通于所述涂料缸(2)的两侧,所述涂料缸(2)设置有进料柱(221),所述进料管(31)通过三通(222)与所述进料柱(221)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回流浸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件(33)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片(333),所述涂料缸(2)设置有固定片(24),所述连接片(333)与所述固定片(24)相互抵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动回流浸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兵杨海明宣国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达克罗涂复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