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体涂装装置及粉体涂装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3018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更均匀地对工件进行涂装的粉体涂装装置及粉体涂装方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种粉体涂装装置1,具备:粉体流动槽10,贮存树脂粉体;工件抓持部60,抓持定子W;及,工件搬运部50,搬运工件抓持部60并使被工件抓持部60抓持的定子W的至少一部分浸渍于粉体流动槽10内的树脂粉体中;并且,工件抓持部60具有对定子W施加振动的振动机构64。动机构64。动机构6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粉体涂装装置及粉体涂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粉体涂装装置及粉体涂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在搭载于车辆上的作为马达的一零件的定子的线圈端部等的工件上涂装绝缘粉体时,使用流动浸渍法。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粉体涂装装置,其具备:粉体流动槽,具有作为多孔板的第一分隔板及第二分隔板;及,振动机构,连结于粉体流动槽的底面。
[0003][先前技术文献][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596477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0007]顺便提及,在如专利文献1的装置中,经由多孔板来流通空气,并且使粉体流动槽振动,以使粉体流动槽内的树脂粉体流动,由此,将树脂粉体涂装于工件。但是,在此方法中,由于将振动功能部分地集中在粉体流动槽侧来使与工件脱离的粉体流动槽内的粉体树脂振动,所以难以再现最佳的振动条件,在更均匀地对工件进行涂装这一方面还有改善的空间。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更均匀地对工件进行涂装的粉体涂装装置及粉体涂装方法。
[0009][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0010]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涉及一种粉体涂装装置,具备:粉体流动槽,贮存树脂粉体;工件抓持部,抓持工件;及,工件搬运部,搬运前述工件抓持部并使被前述工件抓持部抓持的前述工件的至少一部分浸渍于前述粉体流动槽内的树脂粉体中;并且,前述工件抓持部具有对前述工件施加振动的振动机构。
[0011]可选地,前述工件搬运部能够在使被前述工件抓持部抓持的前述工件的至少一部分浸渍于前述粉体流动槽内的树脂粉体中的状态下,使前述工件抓持部上下移动。
[001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式涉及一种粉体涂装方法,使用粉体涂装装置在工件上涂布树脂粉体,所述粉体涂装装置具备:粉体流动槽,贮存树脂粉体;工件抓持部,抓持前述工件;及,工件搬运部,搬运前述工件抓持部;并且,所述粉体涂装方法在使被前述工件抓持部抓持的前述工件的至少一部分浸渍于前述粉体流动槽内的树脂粉体中的状态下,从前述工件抓持部对前述工件施加振动的同时,涂布树脂粉体。
[0013]可选地,在使由前述工件抓持部抓持的前述工件的至少一部分浸渍于前述粉体流动槽内的树脂粉体中的状态下,利用前述工件搬运部使前述工件抓持部上下移动的同时,涂布树脂粉体。
[0014](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一种可以更均匀地对工件进行涂装的粉体涂装装置及粉体涂装方法。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绘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粉体涂装装置的概略图。
[0017]图2是绘示定子的立体图。
[0018]图3是绘示定子铁心与线圈的分解立体图。
[0019]图4是绘示插入至定子中的定子铁心的插槽中的导体段组的立体图。
[0020]图5是将涂装绝缘粉体之前的线圈端部放大绘示的立体图。
[0021]图6是将涂装绝缘粉体后的线圈端部放大绘示的立体图。
[0022]图7是绘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粉体涂装装置的粉体流动槽与工件抓持部的剖面图。
[0023]图8是从粉体流动槽侧观察被图7中所示的工件抓持部抓持的定子的图。
[0024]图9是绘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粉体涂装方法的流程图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针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参照图式详细地说明。
[0026]参照图1对本实施方式的粉体涂装装置1进行说明。图1是绘示粉体涂装装置1的概略图。此外,在图中所示的正交坐标系XYZ中,将平行于水平面的一个方向设为X轴方向,将与X轴方向正交的水平面内的方向设为Y轴方向,将铅垂方向设为Z轴方向。
[0027]粉体涂装装置1是利用流动浸渍法在工件上涂布树脂粉体的装置。如图1所示,粉体涂装装置1具备:粉体流动槽10、在设置面上支承着粉体流动槽10的台座部20、集尘机构30、检测粉体流动槽10的粉面的高度的物位计40、多关节机器人100及控制装置70。
[0028]以下,对使用搭载于车辆上的马达的一零件即定子W作为工件并使用绝缘粉体作为树脂粉体的情况进行说明,但工件及树脂粉体没有特别限定。作为构成绝缘粉体的树脂,例如可以列举环氧树脂等。
[0029]粉体流动槽10在俯视时为大致圆形形状。粉体流动槽10包括圆筒状的主体11、大致圆盘状的底板12、以及设置于主体11的内部的大致圆盘状的第一分隔板13及第二分隔板14。第一分隔板13及第二分隔板14是分别形成孔径比绝缘粉体的粒径更小的孔的多孔板。
[0030]贮存绝缘粉体的粉体贮存部15由主体11的缘部11a与第二分隔板14划定而成。另外,第一空气室16由底板12与第一分隔板13划定而成,第二空气室17由第一分隔板13与第二分隔板14划定而成。另外,经由空气供给口18从空气供给装置19以规定的速度向第一空气室16供给空气。供给至第一空气室16的空气在经由第一分隔板13流入第二空气室17后,经由第二分隔板14流入粉体贮存部15。其结果是,贮存于粉体贮存部15中的绝缘粉体进行流动。
[0031]台座部20包括固定框架21,22、固定板23、及连结固定框架21,22与固定板23的连结部件24,25。
[0032]固定框架21,22沿着铅垂方向延伸。固定框架21,22的下方侧的端部分别固定于设置面。
[0033]固定板23在俯视时为大致圆盘状,设置成与粉体流动槽10的中心轴大致同轴。固定板23沿着水平方向延伸。在固定板23的上表面配置粉体流动槽10。固定板23的直径大于粉体流动槽10的底板12的直径。另外,在固定板23的上表面形成多个通孔。
[0034]连结部件24是轴状,上端部固定于固定板23的底面,下端部固定于固定框架21的上端部。连结部件25是轴状,上端部固定于固定板23的底面,下端部固定于固定框架22的上端部。
[0035]集尘机构30包括防尘壁31、集尘漏斗32及集尘器33。防尘壁31是以从固定板23的上表面包围粉体流动槽10的外侧的方式向上方延伸的壁。集尘漏斗32的上端部固定于固定板23的底面。从粉体流动槽10流出至该粉体流动槽10与防尘壁31之间的绝缘粉体聚集在集尘漏斗32中。聚集于集尘漏斗32中的绝缘粉体经由集尘管34被集尘器33捕获。
[0036]物位计40设置于粉体流动槽10的上方侧。物位计40例如基于三角测距法来检测粉体流动槽10的粉面的高度,并将与检测值相应的信号发送给控制装置70。此处,粉面的高度是距规定的基准(例如,主体11的缘部11a)的距离。此时,物位计40基于从光源朝向测定位置照射激光并被粉面反射的激光在受光元件中成像的位置,来测定粉面的高度。
[0037]多关节机器人100具备工件搬运部50及工件抓持部60,是一种能够抓持并搬运作为工件的定子W的装置。在说明多关节机器人100之前,参照图2~图6对定子W的构造的细节进行说明。
[0038]定子W例如是旋转电机的定子,具备定子铁心W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体涂装装置,具备:粉体流动槽,贮存树脂粉体;工件抓持部,抓持工件;及,工件搬运部,搬运前述工件抓持部并使被前述工件抓持部抓持的前述工件的至少一部分浸渍于前述粉体流动槽内的树脂粉体中;并且,前述工件抓持部具有对前述工件施加振动的振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体涂装装置,其中,前述工件搬运部能够在使被前述工件抓持部抓持的前述工件的至少一部分浸渍于前述粉体流动槽内的树脂粉体中的状态下,使前述工件抓持部上下移动。3.一种粉体涂装方法,使用粉体涂装装置在工件上涂布树脂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本拡晓铃木阳介山田宗干山本尚规政井健司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