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锁定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3005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15
一种车辆锁定单元,包括:接合部分,设置在车辆的内部构件处以面向车辆的内部空间;钩部部分,设置在车辆的内部部分处并且与接合部分选择性地接合以将内部部分附接至位于内部空间中的内部构件;以及锁定机构,设置在内部部分处并且联接到钩部部分以选择性地致动钩部部分,由此使钩部部分与接合部分接合或脱离接合部分,以使内部部分附接至内部构件或与内部构件分离。构件分离。构件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锁定单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锁定单元,该车辆锁定单元构造成允许设置在专用车辆(PBV)的内部空间中的内部部分根据车辆的用途而自由地附接到车辆的底板或与车辆的底板分离。

技术介绍

[0002]尽管传统的车辆仅用作运输装置,但是最近,随着自主行驶技术的发展,乘客除了驾驶车辆之外还可以进行各种活动。
[0003]目前,正在开发一种完全不需要驾驶员的完全自主行驶技术。在不久的将来,当完全自主行驶技术变得可商用时,将不需要如在传统车辆中那样单独提供驾驶员座椅,并且车辆的内部空间将可自由地变成各种构造。
[0004]通过这种自主行驶技术,提出了一种PBV,该PBV允许乘客为了特定用途而在车辆中进行活动。与传统车辆不同,根据车辆的用途,这种PBV需要内部部分。例如,这种PBV可能需要用于睡觉的床或用于工作的桌椅。
[0005]因此,这种PBV必须构造成允许内部部分在车辆的内部空间中自由地移动至期望位置,并且允许内部部分根据车辆的用途而附接至车辆或与车辆分离。为此,需要开发一种车辆锁定单元,该车辆锁定单元构造成允许内部部分容易地附接至车辆的底板或与车辆的底板分离。
[0006]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背景部分中的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专利技术的一般背景的理解,并且不可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的建议这些信息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多个方面旨在提供一种车辆锁定单元,其中,设置在车辆的内部部分(该内部部分需要设置在车辆的内部空间中)处的钩部部分被致动以与设置在车辆的底板的上表面上的接合部分接合或脱离该接合部分,从而允许内部部分附接到底板或与底板分离。
[0008]本专利技术的多个方面,上述和其他目的可以通过通过提供一种车辆锁定单元来实现,该车辆锁定单元包括:接合部分,所述接合部分设置在车辆的内部构件处以面向所述车辆的内部空间;钩部部分,所述钩部部分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内部部分处并且与所述接合部分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内部部分附接至位于所述内部空间中的所述内部构件;以及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设置在所述内部部分处并且联接到所述钩部部分,以选择性地致动所述钩部部分,由此使所述钩部部分与所述接合部分接合或脱离所述接合部分,以使得所述内部部分附接至所述内部构件或与所述内部构件分离。
[0009]所述接合部分可以位于所述车辆的底板的上表面上,并且所述钩部部分可以设置在安装在所述底板上的内部部分的下部部分处。
[0010]所述接合部分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面板,所述面板包括设置在所述面板的上表面上的多个环形部,并且所述至少一个面板可以联接至所述内部构件的表面以限定所述内部构
件的一部分。
[0011]设置在所述内部部分处的所述钩部部分可以包括至少一对钩部,并且每对钩部中的两个钩部可以面向彼此定向。
[0012]可以使得一对钩部都彼此靠近以卡钩所述接合部分,从而使所述内部部分锁定至所述内部构件,并且可以将一对钩部打开以释放所述接合部分,从而解除所述内部部分与所述内部构件的锁定。
[0013]所述至少一对钩部可以包括布置在至少一排中的多对钩部,并且被包括在每一排中的所述多对钩部可以由所述锁定机构一起致动。
[0014]所述至少一对钩部可以设置在从所述内部部分的表面凹陷的凹部中,以防止在一对钩部打开时这一对钩部与所述内部构件的表面发生干涉。
[0015]所述至少一对钩部中的每对钩部中的两个钩部可以在相反的方向上旋转以与所述接合部分接合或脱离所述接合部分。
[0016]所述锁定机构可以包括:第一齿轮,与所述至少一对钩部中的一对钩部中的一个钩部相连接;第二齿轮,与所述一对钩部中另一个钩部相连接;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一齿轮接合;以及第二齿条,与所述第二齿轮接合;其中,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在彼此相反的方向上移动。
[0017]所述锁定机构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之间的第三齿轮,并且所述第三齿轮可以与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接合,以在所述第三齿轮旋转时使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在彼此相反的方向上移动。
[0018]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可以彼此平行地布置,并且所述第一齿条位于比所述第二齿条高的位置处,接合至所述第一齿条的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可以大于接合至所述第二齿条的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
[0019]所述锁定机构还可以包括设置成联接至所述第三齿轮的致动器,所述致动器使所述第三齿轮在第一方向上或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旋转,以使所述钩部部分与所述接合部分接合或使所述钩部部分脱离所述接合部分。
[0020]所述钩部部分可以包括多对钩部,并且所述锁定机构可以包括:多个齿轮,这些齿轮分别连接至所述多对钩部;以及多个齿条,这些齿条与相应的齿轮接合,使得所述多对钩部通过相应的齿轮来旋转,由此与所述接合部分接合或脱离所述接合部分,其中这些齿轮通过所述多个齿条在一个方向上或在与所述一个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移动而旋转。
[0021]每对钩部都可以位于与所述多个齿轮中对应的两个齿轮间隔开的位置处并且可以经由多个轴来接收驱动力,其中所述多个轴将相应的一对钩部连接至所述多个齿轮中对应的两个齿轮。
[0022]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和装置具有其他特征和优点,这些特征和优点通过结合于本文的附图以及以下具体实施方式而变得显而易见,或者将在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中更详细地阐述这些特征和优点,这些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原理。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示例性地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锁定单元的视图;
[0024]图2是示例性地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锁定单元的钩部部
分的前视图,该钩部部分由齿轮齿条机构致动;以及
[0025]图3是示例性地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锁定单元的平面图,其中,钩部部分是通过齿轮齿条机构致动的。
[0026]应当理解的是,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其呈现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的多个特征的稍微简化的表示。如本文所公开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取向、位置和形状)将部分地由具体预期应用和使用环境来确定。
[0027]在附图中,在附图中的几幅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本专利技术的相同或等效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0028]现在将详细参考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实施例,这些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并在下文进行描述。尽管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来描述本专利技术,但应当理解的是,本描述并不旨在将本专利技术限制于那些示例性实施例。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旨在不仅涵盖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而且涵盖各种替代、修改、等同物以及可以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其他实施例。
[0029]现在将详细参考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了这些实施例的示例。在可能的情况下,贯穿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指代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0030]图1是示例性地示出了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锁定单元,包括:接合部分,所述接合部分设置在车辆的内部构件处以面向所述车辆的内部空间;钩部部分,所述钩部部分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内部部分处并且与所述接合部分选择性地接合,以将所述内部部分附接至位于所述内部空间中的所述内部构件;以及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设置在所述内部部分处并且联接到所述钩部部分,以选择性地致动所述钩部部分,由此使所述钩部部分与所述接合部分接合或脱离所述接合部分,以使得所述内部部分附接至所述内部构件或与所述内部构件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锁定单元,其中,所述接合部分位于所述车辆的底板的上表面上,并且所述钩部部分设置在安装在所述底板上的所述内部部分的下部部分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锁定单元,其中,所述接合部分包括至少一个面板,所述至少一个面板包括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面板的上表面上的多个环形部,并且所述至少一个面板联接至所述内部构件的表面以限定所述内部构件的一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锁定单元,其中,设置在所述内部部分处的所述钩部部分包括至少一对钩部,并且每对钩部中的两个钩部面向彼此定向。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锁定单元,其中,使得所述至少一对钩部中的每对钩部都彼此靠近以卡钩所述接合部分,从而使所述内部部分锁定至所述内部构件,并且将所述至少一对钩部中的每对钩部都打开以释放所述接合部分,从而解除所述内部部分与所述内部构件的锁定。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锁定单元,其中,所述至少一对钩部包括布置在至少一排中的多对钩部,并且被包括在每一排中的所述多对钩部由所述锁定机构一起致动。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锁定单元,其中,所述至少一对钩部设置在从所述内部部分的表面凹陷的凹部中,以防止在所述至少一对钩部打开时所述至少一对钩部与所述内部构件的表面发生干涉。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锁定单元,其中,所述至少一对钩部中的每对钩部中的两个钩部在相反的方向上旋转以与所述接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珍皓车东垠李尚宪
申请(专利权)人:起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