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栓剂灌装机制冷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2942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14
本申请涉及制药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栓剂灌装机制冷箱,其包括固定于栓剂输送线台面上第一风箱,所述第一风箱的顶端端面上设置有向第一风箱内送风的风机,所述风机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第一风箱的内部通过风机与外界相连通,所述第一风箱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风机相对的隔板,所述隔板上开设有多个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在所述隔板的板面上均匀分布。本申请具有使制冷箱中的冷空气分布更加均匀,使得栓剂冷却状态更加均匀,从而提高栓剂质量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栓剂灌装机制冷箱


[0001]本申请涉及制药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栓剂灌装机制冷箱。

技术介绍

[0002]栓剂是是由药物和基质组成的,专供用于人体腔道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固体剂型,栓剂在常温下为固体,塞入腔道后,在体温下能迅速软化熔融或溶解于分泌液,逐渐释放药物而产生局部或全身作用。
[0003]木目前栓剂生产工艺中,制冷是一步必要的工序,现有生产线上对栓剂进行冷却处理常规方式为,在栓剂传送时,在输送带上加装制冷箱,并采用制冷压缩机对制冷箱进行制冷完成栓剂冷却处理。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目前制冷箱中的冷空气分布不均,容易导致栓剂冷却状态不均匀,从而影响栓剂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使制冷箱中的冷空气分布更加均匀,使得栓剂冷却状态更加均匀,从而提高栓剂质量,本申请提供一种栓剂灌装机制冷箱。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栓剂灌装机制冷箱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栓剂灌装机制冷箱,包括固定于栓剂输送线台面上第一制冷箱,所述第一制冷箱的顶端端面上设置有向第一制冷箱内送风的风机,所述风机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第一制冷箱的内部通过风机与外界相连通,所述第一制冷箱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风机相对的隔板,所述隔板上开设有多个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在所述隔板的板面上均匀分布。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带有通风孔的隔板,可以在冷空气进入到第一制冷箱之后沿隔板的板面进行分散,并通过通风孔同时流通到输送带,使制冷箱中的冷空气分布更加均匀,使得栓剂冷却状态更加均匀,从而提高栓剂质量。
[0009]可选的,所述隔板的数量为多个,所述隔板在所述第一制冷箱的内部由上自下相对排列。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个隔板的多次分散,使得进入到制冷箱中的冷空气分布更加均匀,减少了冷空气集中性的流通,从而提高冷空气混合程度。
[0011]可选的,每个所述隔板上的所述通风孔由上至下依次减小,且每个所述隔板上的所述通风孔的密度依次增加。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风孔依次减小且密度增加,可以减少冷空气的集中流动情况,从而提高冷空气的分散程度,提高冷空气的均匀性。
[0013]可选的,相邻的两个所述隔板上的所述通风孔之间相错设置。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空气自通气孔向相邻的隔板流动时,冷空气首先接触到相邻隔板的板面上,使得冷空气先进行分散再通过通气孔进行流动,从而提高冷空气的均匀程度。
[0015]可选的,所述风机背离所述第一制冷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制冷箱,所述第二制冷箱的内部通过所述风机与所述第一制冷箱相连通,所述第二制冷箱位于输送带输送方向两侧的侧壁上均开设有进风口,所述第二制冷箱的外面设置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一端与所述进风口相连。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制冷箱可以使冷空气进入到第一制冷箱之前进行预混,从而使冷空气进入到第一制冷箱时增加均匀,从而提高冷空气的分散效率。
[0017]可选的,所述第二制冷箱开设有进风口的侧壁上均设置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的底端位于所述进风口的下方并与所述第二制冷箱的侧壁相连,所述第二制冷箱的内部通过所述挡风板分为进风腔和混合腔,所述挡风板的顶端与所述第二制冷箱顶端端面留有距离,从而使所述混合腔的顶端与所述进风腔相连通。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隔板将第二制冷箱分为进风腔和混合腔,可以使冷空气在混合处更加集中,从而提高两个进风口流入的冷空气的流速,从而更加便于两个方向的冷空气的混合。
[0019]可选的,所述挡风板的顶端高于所述进风口的顶端,且所述挡风板倾斜方向的两端分别位于相对的所述风机的两侧。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风板的的顶端高于进风口,可以使进风口进入的冷空气流动至混合处,从而提高冷空气混合效果;挡风板将风机覆盖在下方,可以减少冷空气自挡风板顶端流过时直接通过风机流出的情况,从而提高冷空气预混效果。
[0021]可选的,所述进风口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网面与所述进风口相对。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可以减少自制冷机流入第二制冷箱中的杂质,从而提高栓剂冷却过程中的清洁度。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带有通风孔的隔板,可以在冷空气进入到第一制冷箱之后沿隔板的板面进行分散,并通过通风孔同时流通到输送带,使制冷箱中的冷空气分布更加均匀,使得栓剂冷却状态更加均匀,从而提高栓剂质量;
[0025]2.通风孔依次减小且密度增加,可以减少冷空气的集中流动情况,从而提高冷空气的分散程度,提高冷空气的均匀性;
[0026]3.利用隔板将第二制冷箱分为进风腔和混合腔,可以使冷空气在混合处更加集中,从而提高两个进风口流入的冷空气的流速,从而更加便于两个方向的冷空气的混合。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申请栓剂灌装机制冷箱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栓剂灌装机制冷箱剖视图。
[0029]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制冷箱剖视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制冷箱;11、隔板;12、通风孔;2、风机;3、第二制冷箱;31、进风口;32、过滤网;33、进风管;34、挡风板;35、进风腔;36、混合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图中箭头所指方向表示冷空气流动方向。
[0033]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栓剂灌装机制冷箱。参照图1、图2,栓剂灌装机制冷箱包括位于栓剂灌装机的输送带上的第一制冷箱1。第一制冷箱1的底端与输送带的顶端端面固定相连。第一制冷箱1的底端端面设置有开口,第一制冷箱1的内部通过开口与输送带的表面相连通。第一制冷箱1的顶端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风机2,两个风机2分别位于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的两侧。风机2背离第一制冷箱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制冷箱3。第一制冷箱1的内部和第二制冷箱3的内部通过风机2连通到一起,风机2将第二制冷箱3中的冷空气抽至第一制冷箱1中。
[0034]参考图2,第一制冷箱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隔板11。隔板11水平设置并沿第一制冷箱1的高度方向排列。每个隔板11上均开设有多个通风孔12,通风孔12在隔板11的板面上均匀分布。隔板11上的通风孔12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且相邻的两个隔板11之间的通风孔12相错设置。
[0035]参考图2、图3,第二制冷箱3位于传动带传送方向两侧的侧壁上均开设有进风口31,进风口31将第二制冷箱3的内部与外界相连通。每个进风口31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进风管33,进风管33的一端与第二制冷箱3的侧壁固定相连,进风管33的另一端与外界相连通。第二制冷箱3开设有进风口31的两端为第二制冷箱3的通风端。
[0036]进风管33与进风口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栓剂灌装机制冷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栓剂输送线台面上第一制冷箱(1),所述第一制冷箱(1)的顶端端面上设置有向第一制冷箱(1)内送风的风机(2),所述风机(2)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第一制冷箱(1)的内部通过风机(2)与外界相连通,所述第一制冷箱(1)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风机(2)相对的隔板(11),所述隔板(11)上开设有多个通风孔(12),所述通风孔(12)在所述隔板(11)的板面上均匀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栓剂灌装机制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1)的数量为多个,所述隔板(11)在所述第一制冷箱(1)的内部由上自下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栓剂灌装机制冷箱,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隔板(11)上的所述通风孔(12)由上至下依次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栓剂灌装机制冷箱,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隔板(11)上的所述通风孔(12)之间相错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栓剂灌装机制冷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2)背离所述第一制冷箱(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制冷箱(3),所述第二制冷箱(3)的内部通过所述风机(2)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齐新李建平刘炳立邱彦鲜中华郝田贵于坤义孙美华安久莲周亦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双吉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