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三辊砻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2855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13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辊砻谷装置,包括砻谷箱;砻谷箱内设置有两个动辊和一个定辊,且三者分别形成砻谷间隙A、砻谷间隙B,实现两次砻谷;通过设置送料辊、挡板,使得物料在进入相应砻谷间隙中实现平摊均匀,进一步提高去壳效果;还让动辊和定辊出现线速度差,进一步提高去壳效果;还通过控制系统对伸缩调节机构进行控制,实现相应砻谷间隙大小的精确控制;旋转机构提供足够大的支撑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多方面多次提高去壳效果、去壳效果好、利于精确控制砻谷处的间隙大小、提高砻谷质量、能提供良好的砻谷力、能自适应调整、提高饱满度。饱满度。饱满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辊砻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胚胎米机设备
,特别是一种三辊砻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鲜米机是一种能够现场砻谷、碾米、售卖保证精米新鲜程度且能够提供糙米、胚芽米和精米等多种米的机器,通常要求鲜米机能一键碾米,即鲜米机具有一定自动化程度,因此,对鲜米机提升装置来说,通常要求能检测稻谷和自动提升稻谷才能满足鲜米机一键碾米需求。
[0003]鲜米机砻谷装置是稻谷加工的关键部件,其作用是通过不同转速的胶辊对稻谷产生挤压、搓撕作用,使稻谷外壳破裂脱壳。砻谷胶辊的磨损、胶辊间的距离等都将直接影响大米加工质量及胶辊寿命。胶辊之间间距过小,胶辊容易磨损,稻谷易破碎,致使胶耗和糙碎率增大;间距过大导致稻谷脱壳不完整,脱壳率下降。胶辊使用一段时间后会磨损,导致胶辊之间间距变大,需要调节胶辊之间的间距,才能使砻谷加工正常工作,确保大米加工质量。
[0004]现有的胶辊砻谷技术存在以下缺陷:一般采用一对胶辊进行脱壳,难以到达砻谷剥尽颖壳且保持糙米完整的脱壳效果,常需要二次脱壳,增加了加工次数,砻谷效率低且成本增加。为了保证脱壳效果,一次砻谷的胶辊间压力和转速差等作业参数较大,容易使糙米断裂破碎,因此,通常一次砻谷碎米率较高。现有三辊砻谷技术没有明确三辊之间的布局参数,造成稻谷喂入角度与砻谷区不匹配,影响砻谷效果。此外,现有砻谷机的砻谷室未设挡谷板,稻谷在砻谷过程中容易从胶辊砻谷区外侧掉落,造成糙米中含谷量增加,影响砻谷的质量。
[0005]另外,现有砻谷胶辊调节技术都没有实现胶辊间距准确调节。例如采用丝杆手动转动方式,间距调节不准确,主要靠人的经验;利用手压陀的砻谷胶辊调节技术,靠弹簧和压陀重力设定,实际是一种辊间压力调节技术方案,没有准确调节辊间距;采用位移传感器辊间距调节方式,通过电机带动丝杆转动来调节间距,虽然有调节功能,但是没有胶辊位置的定位检测,仍然没有准确设定间距大小;在砻谷室中采用光学、位移传感器监测辊间距,通过气缸等伸缩装置推动动辊调节辊间距,但是砻谷作业时振动较大、产生大量糠壳和灰尘,在砻谷室中设置传感器将很难确保其正常使用,气缸伸缩也不能准确设定辊间距。
[0006]基于此,专利技术人对现有技术进行研究,结合设备在工作中表现处的缺陷,从实际需求出发,设计一款新的鲜米机。
[0007]为了充分地保护,鲜米机拆分成了多个方案来申请。
[0008]而本方案,一种三辊砻谷装置,只是其中一个方案。
[0009]本方案的作用是,通过布局一个定辊、两个动辊组成的三辊砻谷装置砻谷,稻谷在砻谷室中经过两次砻谷,使稻谷完全剥壳且保持糙米完整性,同时在砻谷区设置了挡板,防止稻谷从砻谷作业区掉落,提高砻谷效率和大米加工效果;同时,还对胶辊间距调节处进行了结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多方面多次提高去壳效果、去壳效果好、利于精确控制砻谷处的间隙大小、提高砻谷质量、能提供良好的砻谷力、能自适应调整、提高饱满度的三辊砻谷装置。
[0011]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三辊砻谷装置,包括:
[0012]砻谷箱,其顶部和底部分别具有料斗和砻谷箱出料口;
[0013]两个动辊、一个定辊,三者均设置于砻谷箱内;
[0014]淌板Ⅰ、淌板Ⅱ、淌板Ⅲ、淌板Ⅳ、淌板

、淌板

,该六者均沿动辊、定辊左右位置设置;
[0015]沿料斗至砻谷箱出料口方向,料依次经过淌板Ⅰ、淌板Ⅱ、砻谷间隙A、淌板

、砻谷间隙B、淌板Ⅳ、淌板

,完成两次砻谷;
[0016]所述的两个动辊,分别沿上、下位置形成高度差设置,定辊设置在两个动辊之间的右侧位置;
[0017]上方位置的动辊(42)与定辊(41)形成砻谷间隙A;下方位置的动辊(42) 与定辊形成砻谷间隙B;
[0018]所述的淌板Ⅱ,垂直于定辊与上方的动辊的轴线形成的面,其与定辊的辊面相切,且其流出端与定辊之间留有一定间隙;所述的淌板

,垂直于定辊与下方的动辊的轴线形成的面,其与下方的动辊的辊面相切,且其流出端与下方的动辊之间留有一定间隙。
[0019]进一步地,所述的淌板Ⅰ、淌板Ⅱ、淌板Ⅲ、淌板Ⅳ、淌板

、淌板

,其与水平面形成倾角,该倾角为34
°‑
45
°
,均大于稻谷在钢板上的32
°‑
33
°
范围内的自流角;砻谷间隙A,其间隙大小可调,调节范围为0.7

5mm;砻谷间隙B,其间隙大小可调,调节范围为0.6

5mm。
[0020]优选地,所述的定辊、两个动辊,三者直径大小相同且均为75mm;淌板Ⅱ与水平形成的夹角为34
°
,淌板

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为36
°
;砻谷间隙A,其间隙调节的大小为0.7mm,砻谷间隙B,其间隙调节的大小为0.65mm。
[0021]进一步地,还包括送料辊,其设置于淌板Ⅰ与淌板Ⅱ之间;送料辊与淌板Ⅱ靠近安装,送料辊上设有凹槽;送料辊转动时,送料辊的凹槽拨动料沿淌板Ⅱ薄而均匀的平摊向下流动。
[0022]进一步地,还包括挡板,其设置于砻谷间隙A、砻谷间隙B的端侧位置,形成避免料从端侧位置掉落的结构;所述的挡板,还具有两个支板;两个支板分别与淌板Ⅱ、淌板

平行,形成平行间隙,让料均匀进入砻谷间隙A、砻谷间隙B内。
[0023]进一步地,所述的动辊的中心为动辊轴,定辊的中心为定辊轴;
[0024]所述的砻谷箱的壁上开有长腰型孔;动辊轴经长腰型孔伸出砻谷箱外;
[0025]所述的动辊轴直接穿过砻谷箱外且两者之间设有轴承;
[0026]所述的动辊轴、定辊轴,两者的伸出端均设有皮带轮,两者伸出端处的皮带轮通过同一传动皮带与主驱动电机相连;两者对应的皮带轮大小不一样,形成动辊、定辊出现线速度差的结构。
[0027]进一步地,还包括张紧轮,其将传动皮带绷紧;所述的张紧轮,其通过其底座块滑动地设置在砻谷箱的壁上,砻谷箱的壁上开有相应滑槽;所述的张紧轮的底座块通过弹簧抵在受力板上,受力板固定在砻谷箱上。
[0028]进一步地,所述的淌板Ⅲ与淌板Ⅳ之间形成风道;所述的砻谷箱的壁上开有风口;所述的风道经风口与风机相连,形成吸糠结构;所述的风口处设有调节口大小的风门。
[0029]进一步地,还包括伸缩调节机构,其与动辊的动辊轴相连;所述的伸缩调节机构上设置有位移传感器;通过位移传感器间接地测量砻谷间隙A、砻谷间隙B的间隙大小。
[0030]进一步地,所述的伸缩调节机构依次经电机驱动器、单片机、显示屏控制相连;
[0031]单片机还与存储器、位移传感器相连;
[0032]存储器中存有设置有的位移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辊砻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砻谷箱(40),其顶部和底部分别具有料斗(71)和砻谷箱出料口;两个动辊(42)、一个定辊(41),三者均设置于砻谷箱(40)内,三者之间分别形成砻谷间隙A、砻谷间隙B;淌板Ⅰ(61)、淌板Ⅱ(62)、淌板Ⅲ(63)、淌板Ⅳ(64)、淌板

(65)、淌板

(53),该六者均沿动辊(42)、定辊(41)左右位置设置;所述的料斗(71)内的料,依次经过淌板Ⅰ(61)、淌板Ⅱ(62)、砻谷间隙A、淌板

(53)、砻谷间隙B、淌板Ⅳ(64)、淌板

(65),完成两次砻谷;所述的两个动辊(42),分别沿上、下位置形成高度差设置,定辊(41)设置在两个动辊(42)之间的右侧位置;上方位置的动辊(42)与定辊(41)形成砻谷间隙A;下方位置的动辊(42)与定辊形成砻谷间隙B;所述的淌板Ⅱ(62),垂直于定辊(41)与上方的动辊(42)的轴线形成的面,其与定辊(41)的辊面相切,且其流出端与定辊(41)之间留有一定间隙;所述的淌板

(53),垂直于定辊(41)与下方的动辊(42)的轴线形成的面,其与下方的动辊(42)的辊面相切,且其流出端与下方的动辊(42)之间留有一定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辊砻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淌板Ⅰ(61)、淌板Ⅱ(62)、淌板Ⅲ(63)、淌板Ⅳ(64)、淌板

(65)、淌板

(53),其与水平面形成倾角,该倾角为34
°‑
45
°
,均大于稻谷在钢板上的32
°‑
33
°
范围内的自流角;砻谷间隙A,其间隙大小可调,调节范围为0.7

5mm;砻谷间隙B,其间隙大小可调,调节范围为0.6

5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辊砻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辊(41)、两个动辊(42),三者直径大小相同且均为75mm;淌板Ⅱ(62)与水平形成的夹角为34
°
,淌板

(53)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为36
°
;砻谷间隙A,其间隙调节的大小为0.7mm,砻谷间隙B,其间隙调节的大小为0.6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辊砻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板(68),其设置于砻谷间隙A、砻谷间隙B的端侧位置,形成避免料从端侧位置掉落的结构;所述的挡板(68),还具有两个支板(6801);两个支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敏邓儒虎粟超李修银张宇郑睿恺甘小锋杨杰杨虎冯叶陶张涛
申请(专利权)人:西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