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颅内血肿精准穿刺定位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2840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颅内血肿精准穿刺定位框架,包括基板、侧板、固定条板,基板两侧连接有侧板,侧板上固定有不锈钢丝,两块侧板之间通过固定条板连接;固定条板的中心线处固定有不锈钢丝。优点是: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方便年轻医生在术中简易、精准的定位患者脑内血肿的位置,提高血肿的穿刺成功率。提高血肿的穿刺成功率。提高血肿的穿刺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颅内血肿精准穿刺定位框架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定向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颅内血肿精准穿刺定位框架。

技术介绍

[0002]对于高龄患者、血肿位置较深、血肿量介于开颅手术及保守量之间时,血肿穿刺抽吸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由于操作者经验不足,熟练程度不同,脑颅立体解剖感不强,致使对病人脑内血肿进行穿刺时,易出现穿刺失败、穿刺欠准而引发其他的并发症状,使得不能减轻患者病情的同时,还引起医疗事故及医疗纠纷。为改善现状,提高年轻医生及基础医疗单位的操作精准性,需要一种定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颅内血肿精准穿刺定位框架,方便年轻医生准确定位脑内血肿位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颅内血肿精准穿刺定位框架,包括基板、侧板、固定条板,基板两侧连接有侧板,侧板上固定有不锈钢丝,两块侧板之间通过固定条板连接;固定条板的中心线处固定有不锈钢丝。
[0006]所述的不锈钢丝直径均为0.5
±
0.1mm。
[0007]所述的侧板的中心线上固定有不锈钢丝,侧板上以中心线为对称轴倾斜固定有两根不锈钢丝。
[0008]所述的固定条板为两块以上。
[0009]所述的固定条板固定在基板边缘与侧板端部之间。
[0010]所述的固定条板两端与两块侧板的边缘固定,且设置在基板的上方。
[0011]所述的基板、侧板、固定条板采用能够透射线板材制作。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颅内血肿精准穿刺定位框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方便年轻医生在术中简易、精准的定位患者脑内血肿的位置,提高血肿的穿刺成功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固定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

基板 2

侧板 3

固定条板 4

不锈钢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地描述,但是应该指出本技术的
实施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0019]见图1

图3,一种颅内血肿精准穿刺定位框架,包括基板1、侧板2、固定条板3,基板1两侧连接有侧板2,侧板2上固定有不锈钢丝4,两块侧板2之间通过固定条板3连接;固定条板3的中心线处固定有不锈钢丝4。固定条板3为两块以上。固定条板3可固定在基板1边缘与侧板2端部之间。固定条板3两端与两块侧板2的边缘固定,且设置在基板1的上方。
[0020]其中,不锈钢丝4直径均为0.5
±
0.1mm。侧板2的中心线上固定有不锈钢丝4,侧板2 上以中心线为对称轴倾斜固定有两根不锈钢丝4。基板1、侧板2、固定条板3采用能够透射线板材制作,如:纸板,薄木板等。
[0021]实施例
[0022]见图1

图3,基板1为长25.5cm、宽22cm、厚3.5mm的木板;侧板2为长15cm、宽 20cm、厚3.5mm的木板;侧板2中心线处镶嵌直径为0.5mm的不透射线不锈钢丝4,该不锈钢丝4长度为13mm,沿长度方向设置,一端与侧板2边缘对齐,以该侧板2边缘且距离中心线7.5cm的b位置为起始,至距离中心线1cm且与处于中心线的不锈钢丝4端部平齐的a位置,镶嵌两根直径为0.5mm的不锈钢丝4。两块侧板2镶嵌钢丝的面相对设置,且与基板1两侧边缘固定,基板1与侧板2顶端对齐。通过测量两块侧板2中心线的不锈钢丝4的距离,定位颅内病变的轴位层面;两侧斜行不锈钢丝4配合中心线处的不锈钢丝 4以评估头部位置是否准确。
[0023]固定条板3为宽度22.7cm、长度3cm、厚3.5mm的两块木板,固定条板3中心线处镶嵌直径为0.5mm的不透射线不锈钢丝4。一块固定条板3固定在基板1上方,宽度方向两端与侧板2固定连接;另一块固定条板3固定在两块侧板2的顶端之间,且与基板1固定。固定条板3的设置可稳定整个框架的结构,同时也可定位患者头部位置。患者头部鼻中线和固定条板3的不锈钢丝4吻合。
[0024]在患者脸颊用记号笔沿着侧板220厘米底边画出平行线作为基底线,同时在脸颊画出中间不锈钢丝4的虚拟延长线,此线和基底线垂直相交。头部CT扫描,确定头部CT同一平面左右两侧不锈钢丝4间的距离相同,固定条板3的不锈钢丝4和大脑中线吻合;若不吻合提示头部轻度旋转,纠正后重新扫描CT。获得满意头部CT图像,测量病变侧两条斜行不锈钢丝4间的距离长度;该长度就是病变定位点的轴位层面和脸颊基底线的垂直距离。用记号笔在头颅表面画出病变定位点的轴位线。测量病变定位点距离中线的旁开距离长度,用记号笔在头颅表面画出病变定位点的矢状线。测量病变定位点距离侧板2中间不锈钢丝4的距离,用记号笔在头颅表面画出病变定位点的冠状线。通过头颅表面的三条线,就可以明确颅内病变的穿刺路径、方向及深度。
[0025]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操作简单,可靠性强,且使用寿命长,应用成本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颅内血肿精准穿刺定位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侧板、固定条板,基板两侧连接有侧板,侧板上固定有不锈钢丝,两块侧板之间通过固定条板连接;固定条板的中心线处固定有不锈钢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颅内血肿精准穿刺定位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锈钢丝直径均为0.5
±
0.1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颅内血肿精准穿刺定位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板的中心线上固定有不锈钢丝,侧板上以中心线为对称轴倾斜固定有两根不锈钢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韬刘鑫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集团公司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