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圆锥体双刃穿刺刀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1012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圆锥体双刃穿刺刀头,包括主体部以及复数条刀刃,所述主体部分小主体部与大主体部,所述小主体部与大主体部分别设有整体呈圆锥形的小圆锥表面与大圆锥表面,所述小圆锥表面与大圆锥表面为光滑外凸曲面;所述小圆锥表面与大圆锥表面均设有一刀刃;刀刃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设有棱,棱汇聚于顶端一点形成刀尖;刀刃相邻之间形成刀刃相交线;刀刃相交线下端即为圆锥面交点,还设有过渡面;穿刺刀头的锋利程度更高,进行手术时受到的阻力更小,在穿刺过程中可以顺利穿刺组织进入预定位置取得样本,有利于医疗人员进行手术,节约时间,减小患者的受创面,利于恢复;并且结构简洁精焊、稳定性高、易于加工。易于加工。易于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多圆锥体双刃穿刺刀头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多圆锥体双刃穿刺刀头。

技术介绍

[0002]穿刺,医学常用手术用语,是将穿刺针刺入体腔抽取分泌物做化验,向体腔注入气体或造影剂做造影检查,或向体腔内注入药物的一种诊疗技术。穿刺的目的是抽血化验,输血、输液及置入导管做血管造影等。常见的活体组织穿刺术是采取病体组织标本的一种简易手段。由穿刺所得组织块进行组织学检查或制成涂片做细胞学检查,以判明疾病原因。
[0003]穿刺刀头可以确保手术创伤小,不需要缝针,既能符合诊治要求,还能确保外形上的美观,特别是对于一些部位如乳房或脸部等的手术,具有创面小好愈合、遗留刀疤小、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因此更易受大多数女性朋友们的欢迎。
[0004]穿刺手术要求高度准确性,穿刺刀头的锋利度、强度是否符合穿刺对象的要求是考验穿刺手术成败的第一步。特别是,在病变组织结构致密、柔韧度高、钙化或硬度很大时,穿刺刀行进的难度增大,而且要连续穿刺,导致持续阻力较大,医生需要花费较大力气。再者,通常在进行乳腺肿瘤活检与旋切手术时,不同的患者因为年龄、体质、肿瘤病变的情况各不相同,旋切刀需针对不同致密度、柔韧度的组织进行旋切,穿刺进入人体后,特别是遇到致密度高、柔韧度高的纤维瘤时,需要连续穿刺。
[0005]现有技术中穿刺刀头设计采用双刃或三刃刀头。刀刃为平面或内凹曲面,在穿刺过程中,随着穿刺头不断深入组织,刀刃与组织的接触面越来越大,受到的阻力也越来越大,对医疗人员进行穿刺手术顺序到达采集位置与手术时长是一项考验,并且对创面的损伤程度也是一项考验。现有的内凹曲面三刃刀头因本身结构问题,无法克服上述阻力;并且在克服阻力的同时也要坚固刀头整理的强度,抗折弯程度,常见的双刃刀头很难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多圆锥体双刃穿刺刀头。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新型多圆锥体双刃穿刺刀头,包括主体部以及数条刀刃,所述主体部分为左右相邻的小主体部与大主体部,所述小主体部与大主体部分别设有整体呈圆锥形的小圆锥表面与大圆锥表面,所述小圆锥表面与大圆锥表面为光滑外凸曲面;所述小圆锥表面与大圆锥表面均设有一刀刃;
[0009]所述刀刃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设有棱,所述刀刃的棱汇聚于顶端一点形成刀尖;
[0010]所述刀刃相邻之间位于刀尖下端形成刀刃相交线;刀刃相交线下端即为圆锥面交点;
[0011]所述刀刃与小圆锥表面和大圆锥表面之间分别设有过渡面,并且小圆锥表面与大圆锥表面之间也设有过渡面,所述过渡面之间于圆锥面交点下方形成过渡面顶点。
[0012]所述小主体部的直径≥0.25mm,大主体部的直径≥0.5mm。
[0013]所述棱为直线、圆弧或样条曲线。
[0014]所述刀刃对称于主体部水平对称轴的垂直线两侧。
[0015]所述所述刀刃的棱与主体部水平对称轴共面。
[0016]所述过渡面为光滑曲面,靠近刀刃的过渡面切线角度大于刀刃倾角,过渡面之间对称于主体部水平对称轴所在的垂直面两侧。
[0017]经过所述小圆锥表面与大圆锥表面所在的圆锥的轴线的面为剖面,所述圆锥表面在所述剖面的两条线之间所呈的夹角处于40
°‑
50
°
的范围内。
[0018]所述棱之间形成的夹角处于48
°‑
59
°
的范围内。
[0019]所述两条刀刃相交线之间的夹角处于11
°‑
21
°
范围内。
[0020]所述小圆锥表面截面夹角处于20
°‑
30
°
的范围内,所述大圆锥表面截面夹角处于25
°‑
35
°
的范围内。
[0021]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穿刺刀头的锋利程度更高,进行手术时受到的阻力更小既保持锋利的同时整体强度抗折弯程度强;在穿刺过程中可以顺利穿刺组织进入预定位置取得样本,穿刺过程中不易因为组织致密、柔韧度、钙化或硬度的影响而偏移;有利于医疗人员进行手术,节约时间,减小患者的受创面,利于恢复。并且本技术结构简洁精焊、稳定性高、易于加工、成本可控制更低同时也保证了医疗效果。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技术主视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左视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右视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俯视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仰视示意图;
[0028]图6为本技术立体示意图;
[0029]图7为本技术圆锥面剖视示意图(α角度);
[0030]图8为本技术图1剖视示意图(β角度);
[0031]图9为本技术图3剖视示意图(γ、δ、ε角度);
[0032]图中:小主体部1;大主体部2;小圆锥表面3;大圆锥表面4;刀刃5;棱6;刀尖7;刀刃相交线8;圆锥面交点9;过渡面10;过渡面顶点11;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
的界定。
[0034]参考图1

6,一种新型多圆锥体双刃穿刺刀头,包括主体部以及数条刀刃5,所述主体部分为左右相邻的小主体部1与大主体部2,所述小主体部1与大主体部2分别设有整体呈圆锥形的小圆锥表面3与小圆锥表面4,所述小圆锥表面3与小圆锥表面4为光滑外凸曲面;所述小圆锥表面3与小圆锥表面4均设有一刀刃5;
[0035]参考图1,刀刃5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设有棱6,所述刀刃5的棱6汇聚于顶端一点形成刀尖;
[0036]参考图1,刀刃5相邻之间位于刀尖下端形成刀刃相交线8;刀刃相交线8下端即为圆锥面交点9;
[0037]参考图1

4,刀刃5与小圆锥表面3和小圆锥表面4之间分别设有过渡面10,并且小圆锥表面3与小圆锥表面4之间也设有过渡面10,所述过渡面10之间于圆锥面交点9下方形成过渡面顶点11。
[0038]小主体部1的直径≥0.25mm,大主体部2的直径≥0.5mm。
[0039]其中,棱6可以为直线、圆弧或样条曲线。其中,两条棱6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不同。根据不同穿刺组织的形状、大小、密度、韧性或者硬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多圆锥体双刃穿刺刀头,包括主体部以及数条刀刃,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分为左右相邻的小主体部与大主体部,所述小主体部与大主体部分别设有整体呈圆锥形的小圆锥表面与大圆锥表面,所述小圆锥表面与大圆锥表面为光滑外凸曲面;所述小圆锥表面与大圆锥表面均设有一刀刃;所述刀刃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设有棱,所述刀刃的棱汇聚于顶端一点形成刀尖;所述刀刃相邻之间位于刀尖下端形成刀刃相交线;刀刃相交线下端即为圆锥面交点;所述刀刃与小圆锥表面和大圆锥表面之间分别设有过渡面,并且小圆锥表面与大圆锥表面之间也设有过渡面,所述过渡面之间于圆锥面交点下方形成过渡面顶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圆锥体双刃穿刺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小主体部的直径≥0.25mm,大主体部的直径≥0.5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圆锥体双刃穿刺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棱为直线、圆弧或样条曲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圆锥体双刃穿刺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刃对称于主体部水平对称轴的垂直线两侧。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圆锥体双刃穿刺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刃的棱与主体部水平对称轴共面。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圆锥体双刃穿刺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面为光滑内凹曲面,靠近刀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青山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润鼎微创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