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电缆线顺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2555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次电缆线顺直装置,包括破皮机构、工作台和顺直器,所述破皮机构固定在工作台的一侧,所述工作台的两端设有支撑块,其中一个支撑块的上端设有电缆固定夹,所述支撑块之间设有导轨和丝杠,所述丝杠的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顺直器包括底座和压盖,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与导轨滑动配合的滑块和与丝杠配合的螺母套,所述压盖位于底座的上端,压盖的一端与底座通过转轴铰接,底座的上端设有与电缆线芯配合的走线槽,走线槽的上方设有与压盖连接并用于压住电缆线芯的压轮。通过顺直器能够同时对整个电缆的所有线芯进行拉拽顺直,不仅提高了效率,节省了人力、时间和成本,而且通过顺直器对线芯进行统一顺直,质量均匀。量均匀。量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次电缆线顺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加工
,具体为一种二次电缆线顺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新改扩建变电站或电厂,二次电缆工程量非常大,通常铺设二次电缆数量在2000

4000根左右,需要顺直的二次电缆线芯在10000

30000根左右,常规顺直线芯的方法是:电缆外皮剥开,露出长达2米的内部线芯后,首先将绞绕在一起的线芯进行松股、逐根拉直。在现实中通过人为的用夹线钳在木板或钢板上进行强力拉摔,将导线拉直,按照常规方法每根导线拉直两个人至少需要30秒,完成工作大概100

300小时,造成人工成本上升。
[0003]目前施工方式存在主要问题:1、二次线的数量太大,施工周期长,同时耗费大量的人力,增加人工成本。2、人工拉拽顺直,二次电缆顺直质量不高,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二次电缆线顺直装置,能够辅助对电缆外皮进行剥离,通过顺直器能够同时对整个电缆的所有线芯进行拉拽顺直,不仅提高了效率,节省了人力、时间和成本,而且通过顺直器对线芯进行统一顺直,质量均匀,线芯之间更加条例、美观,方便施工。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二次电缆线顺直装置,包括破皮机构、工作台和顺直器,所述破皮机构固定在工作台的一侧,所述工作台的两端设有支撑块,其中一个支撑块的上端设有电缆固定夹,所述支撑块之间设有导轨和丝杠,所述丝杠的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顺直器包括底座和压盖,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与导轨滑动配合的滑块和与丝杠配合的螺母套,所述压盖位于底座的上端,压盖的一端与底座通过转轴铰接,底座的上端设有与电缆线芯配合的走线槽,走线槽的上方设有与压盖连接并用于压住电缆线芯的压轮。
[0007]优选的,所述破皮机构包括破皮电机、上导向块和下导向块,所述上导向块和破皮电机均与工作台连接,所述下导向块位于上导向块的下方,下导向块通过支撑板与工作台连接,下导向块与支撑板之间上、下滑动配合,上导向块的下端面与下导向块的上端面均设有与电缆配合的导向槽,所述破皮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位于上导向块的一侧以及下导向块的上方,上导向块和下导向块远离驱动齿轮的一侧均设有切割电缆绝缘层的切刀。
[0008]优选的,所述下导向块的底部连接有与支撑板滑动配合的导向杆和支撑螺杆,所述导向杆的外侧套有连接下导向块和支撑板的第一弹簧,所述支撑板的两侧设有与支撑螺杆螺纹配合的调节螺母。
[0009]优选的,所述上导向块与下导向块的侧壁上均设有压板和与切刀配合的导向套,所述切刀的后端连接有压套,所述压板上螺纹连接有下压螺栓,所述下压螺栓与压套转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电缆固定夹包括固线块和夹板,所述固线块与支撑块连接,所述固线块内设有固线槽,所述固定槽的侧壁上设有放线孔,固线块的两侧设有夹板,夹板贴于固线块的侧壁,所述夹板的上端连接有顶板,固线块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压线螺杆,所述第一压线螺杆与顶板螺纹配合,第一压线螺杆的上端连接有第一把手。
[0011]优选的,所述压盖的底部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压块,所述压块的底部设有固定压轮的轮槽,所述压块的上端连接有与压盖滑动配合的拉杆,所述拉杆的上端设有顶块,所述顶块与压盖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压盖的上端螺纹连接有第二压线螺杆,所述第二压线螺杆的上端连接有第二把手,第二压线螺杆的下端设有下压压块的压盘。
[0012]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一侧铰接有锁板,所述锁板上设有定位螺栓,所述压盖的侧壁上设有与定位螺栓配合的锁孔。
[0013]优选的,所述底座远离电缆固定夹的一侧设有束线杆,所述束线杆是由多个与走线槽位置对应的半圆环连接而成,束线杆的一端与底座铰接,束线杆的另一端设有挡杆,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固定挡杆的锁杆。
[0014]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侧壁上设有支撑挡杆的托块,锁杆位于托块的上方,挡杆位于托块和锁杆之间,底座的上端设有锁套,所述锁杆与锁套滑动配合,锁杆的一端设有推柱。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专利技术能够辅助对电缆外皮进行剥离,通过顺直器能够同时对整个电缆的所有线芯进行拉拽顺直,不仅提高了效率,节省了人力、时间和成本,而且通过顺直器对线芯进行统一顺直,质量均匀,线芯之间更加条例、美观,方便施工。
[0017]2、本专利技术的破皮机构能够根据电缆的直径进行调节,同时切割深度能够根据不同厚度的绝缘皮进行切割,增加了使用的通用性。
[0018]3、本专利技术在对线芯拉拽顺直过程中,通过电缆固定夹对电缆进行夹持固定,节省了人力,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
[0019]4、专利技术通过调节压块的高度,能够调节压轮与走线槽之间的配合距离,从而能够对不同直径的线性进行束缚捋直,增加了通用性。顺直器的压盖采用旋转开启的方式,方便了线芯的取放,同时设置束线杆确保在顺直过程中线芯能够顺利进入走线槽,确保线芯在顺直器内滑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
[0022]图3为破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3]图4为破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4]图5为电缆固定夹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顺直器的主视图;
[0026]图7为顺直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27]图8为图7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8]图9为顺直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29]图中:1

破皮机构;101

破皮电机;102

上导向块;103

驱动齿轮;104

下导向块;
105

导向槽;106

第一弹簧;107

支撑板;108

导向杆;109

调节螺母;110

支撑螺杆;111

下压螺栓;112

压板;113

压套;114

导向套;115

切刀;2

工作台;201

支撑块;202

导轨;203

丝杠;204

驱动电机;3

电缆固定夹;301

固线块;302

固线槽;303

放线孔;304

压槽;305

夹板;306

顶板;307

第一压线螺杆;308

第一把手;4

顺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电缆线顺直装置,包括破皮机构、工作台和顺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皮机构固定在工作台的一侧,所述工作台的两端设有支撑块,其中一个支撑块的上端设有电缆固定夹,所述支撑块之间设有导轨和丝杠,所述丝杠的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顺直器包括底座和压盖,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与导轨滑动配合的滑块和与丝杠配合的螺母套,所述压盖位于底座的上端,压盖的一端与底座通过转轴铰接,底座的上端设有与电缆线芯配合的走线槽,走线槽的上方设有与压盖连接并用于压住电缆线芯的压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电缆线顺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皮机构包括破皮电机、上导向块和下导向块,所述上导向块和破皮电机均与工作台连接,所述下导向块位于上导向块的下方,下导向块通过支撑板与工作台连接,下导向块与支撑板之间上、下滑动配合,上导向块的下端面与下导向块的上端面均设有与电缆配合的导向槽,所述破皮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位于上导向块的一侧以及下导向块的上方,上导向块和下导向块远离驱动齿轮的一侧均设有切割电缆绝缘层的切刀。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次电缆线顺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向块的底部连接有与支撑板滑动配合的导向杆和支撑螺杆,所述导向杆的外侧套有连接下导向块和支撑板的第一弹簧,所述支撑板的两侧设有与支撑螺杆螺纹配合的调节螺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电缆线顺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向块与下导向块的侧壁上均设有压板和与切刀配合的导向套,所述切刀的后端连接有压套,所述压板上螺纹连接有下压螺栓,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宜刚娄凤强李强李睿张福友吕世磊李亚洲高凯丛恒吕峰刘永晓伦崔巍刘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联诚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