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曲轴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2416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曲轴加工工艺,涉及曲轴加工技术领域,通过精车主轴颈与粗铣连杆颈加工顺序调整、滚压工艺调整、动平衡工艺调整以及其他加工方式的改变和调整,实现了将曲轴坯料加工成符合要求的曲轴,解决了传统的加工方式虽然也能达到成品要求,但是加工步骤繁杂,需要反复多次的加工才能达到要求,进而导致效率低下等问题。率低下等问题。率低下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曲轴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曲轴加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曲轴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曲轴是发动机中最重要的部件。它承受连杆传来的力,并将其转变为转矩通过曲轴输出并驱动发动机上其他附件工作。曲轴受到旋转质量的离心力、周期变化的气体惯性力和往复惯性力的共同作用,使曲轴承受弯曲扭转载荷的作用。因此要求曲轴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轴颈表面需耐磨、工作均匀、平衡性好。
[0003]在曲轴初步浇筑成型后,还需要进一步加工,才能达到符合使用的标准,而对曲轴加工的顺序和方式,对曲轴的最终品质起到决定性作用,传统的加工方式虽然也能达到成品要求,但是加工步骤繁杂,需要反复多次的加工才能达到要求,进而导致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曲轴加工工艺,其解决了传统曲轴加工工艺较为复杂,生产率低等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曲轴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6]OP00、毛坯加工;
[0007]OP10、入厂验收:对锻件尺寸、金相及性能验收;
[0008]OP20、毛坯上线打印追溯信息;
[0009]OP30、铣端面打中心孔套车小头外圆;
[0010]OP40、粗车大头、信号盘及主轴颈外圆;
[0011]OP50、精车大头、信号盘及主轴颈外圆及沉槽R;
[0012]OP60、铣连杆轴颈;
[0013]OP70、粗车轴承孔;
[0014]OP80、攻小头丝;
[0015]OP90、精车连杆颈外圆及沉槽R;
[0016]OP100、钻直油孔、斜油孔、油孔倒角并整体清洗;
[0017]OP110、淬火、回火并整体清洗;
[0018]OP120、圆角滚压;
[0019]OP130、光磨主轴颈、精磨连杆轴颈;
[0020]OP140、钻攻两端螺孔、镗轴承孔、加工键槽、正时定位面;
[0021]OP150、精磨止推面、主轴颈外圆、大小头外圆及信号盘外圆;
[0022]OP160、动平衡;
[0023]OP170、油孔口抛光、去除加工毛刺;
[0024]OP180、磁力探伤并整体清洗;
[0025]OP190、抛光;
[0026]OP200、主轴、连杆外圆分组打印成品标识;
[0027]OP210、外观及尺寸检测;
[0028]OP220、清洗、防锈、包装;
[0029]OP230、入库。
[0030]进一步的,在精车大头、信号盘及主轴颈外圆及沉槽R工序时,将刀体前角调整为20
°

[0031]进一步的,在进行圆角滚压工序时,采用定制滚轮对主轴和连杆沉槽R进行滚压,根据所述曲轴胚料的设计强度和材料特性,选择对应的辊压参数,并通过滚轮向曲轴危险截面施加一定压力并保持一段时间。
[0032]进一步的,在进行钻攻两端螺孔、镗轴承孔、加工键槽和正时定位面时,采用铰刀进行加工。
[0033]进一步的,对曲轴进行光磨、精磨时选用匹配的机床,选择加工产品对应技术要求的铬刚玉砂轮和单刃精钢刀加工。
[0034]进一步的,在对所述曲轴胚料进行动平衡时,在动平衡设备程序中增加若干信号盘补偿值。
[0035]进一步的,毛坯加工时对锻件进行喷丸处理。
[0036]进一步的,在进行动平衡时,不平衡量允差10g.cm,不平衡质量在平衡块处圆钻除,不允许钻破平衡铁侧面或两孔接通,去重孔边缘与平衡块侧面的最小距离不低于2mm,相邻两孔壁厚不低于6mm。
[003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38]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加工流程合理且简单,粗车主轴

精车主轴

粗铣连杆

后续的加工工序,主要特点在于精车主轴后,定位主轴颈余量较小,表面粗糙度较好约Ra1.6,进而后续加工定位准确;同时精车主轴后,定位主轴的颈同轴度好,保证后续的尺寸和形位公差误差小。
[0039]在对曲轴胚料进行动平衡时,通过在动平衡设备程序中增加若干信号盘补偿值。解决了由于每个信号盘、及安装螺钉重量不等,曲轴动平衡量向不稳定的角度增加或减少,动平衡难度增加,且加工时间增长,生产节拍降低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4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41]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曲轴加工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
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43]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4]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曲轴加工工艺,主要针对于四缸发动机的曲轴加工,包括以下步骤:
[0045]OP00、毛坯加工;毛坯加工时对锻件进行喷丸处理,提高性能及防锈。
[0046]OP10、锻件入厂验收,进行粗加工后,并对锻件进行调质处理,硬度为240~300HBW,同一曲轴硬度差小于30HBW,按GB/T1320《钢质模锻件金相组织评级图及评定方法》评定;调质后基体的金相显微组织为索氏体;锻件在调质处理后,对锻件整体进行预打磨得到曲轴胚料,在对锻件进行预打磨时,采用喷砂或者喷丸工艺进行处理;同时锻件机械性能应满足:抗拉强度≥840MPa,屈服强度≥660MPa,伸长率≥12%。
[0047]OP20、毛坯上线打印追溯信息;传统加工无过程追溯身份证码,内部加工质量无法追溯及管控,过程参数记录难等;本次开发曲轴本体上增加过程产品身份证,对加工过程中的质量追溯进行了保证,并能针对关键工序、特殊工序通过读取二维码,记录加工的过程参数,进一步保证加工质量及事后追溯性。
[0048]OP30、将曲轴胚料搬运至加工工位,铣端面、打中心孔以及套车小头外圆,以便于接下来进一步加工。
[0049]OP40、粗车大头外圆、信号盘及止口,粗车主轴颈,使曲轴胚料初步成型。
[0050]OP50、精车大头、信号盘及主轴颈外圆及沉槽R工序为保证小头沉槽R尺寸及上墙高度,将刀体前角调整为20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曲轴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OP00、毛坯加工;OP10、入厂验收:对锻件尺寸、金相及性能验收;OP20、毛坯上线打印追溯信息;OP30、铣端面打中心孔套车小头外圆;OP40、粗车大头、信号盘及主轴颈外圆;OP50、精车大头、信号盘及主轴颈外圆及沉槽R;OP60、铣连杆轴颈;OP70、粗车轴承孔;OP80、攻小头丝;OP90、精车连杆颈外圆及沉槽R;OP100、钻直油孔、斜油孔、油孔倒角并整体清洗;OP110、淬火、回火并整体清洗;OP120、圆角滚压;OP130、光磨主轴颈、精磨连杆轴颈;OP140、钻攻两端螺孔、镗轴承孔、加工键槽、正时定位面;OP150、精磨止推面、主轴颈外圆、大小头外圆及信号盘外圆;OP160、动平衡;OP170、油孔口抛光、去除加工毛刺;OP180、磁力探伤并整体清洗;OP190、抛光;OP200、主轴、连杆外圆分组打印成品标识;OP210、外观及尺寸检测;OP220、清洗、防锈、包装;OP230、入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曲轴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精车大头、信号盘及主轴颈外圆及沉槽R工序时,将刀体前角调整为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华杨扬钟雪峰赖光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飞亚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