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烧蚀材料超音速火焰烧蚀试验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1688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烧蚀材料超音速火焰烧蚀试验装置,氧气瓶组、氮气瓶组、空压机、燃料储罐分别通过管路连接介质配置柜的进料口,且氧气瓶组、氮气瓶组、空压机、燃料储罐的管路上均独立设置有压力变送器,介质配置柜的出料口与燃气发生器连接,燃气发生器上设置有点火器,工控机电性连接介质配置柜和点火器,并对介质配置柜和点火器进行控制。通过工控机控制介质配置柜调节参数,将氧气、燃料、空气在燃气发生器中混合燃烧,并经过喷口喷出形成超音速火焰,使超音速火焰冲击耐烧蚀材料表面,能够模拟新一代发动机火焰环境,实现了超音速、超高温、超高热流密度条件下动态、变角度烧蚀试验,并满足吸气式组合发动机相关热防护材料试验要求。验要求。验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烧蚀材料超音速火焰烧蚀试验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防护
,特别是涉及一种耐烧蚀材料超音速火焰烧蚀试验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临近空间飞行器具有巨大的军事和商业用途,世界主要航空航天大国竞相研究。临近空间和空天飞行器对动力系统提出水平起降、极宽空域和速域、综合比冲高、推力大、结构紧凑、重量轻、可重复使用等极高要求,单一动力无法满足需求,发展吸气式组合动力是必然趋势。吸气式组合发动机可充分利用大气层中的氧气,大大减少飞行器氧化剂的携带量,降低结构冗余质量,提高有效载荷,可重复使用能力强,是较为理想的动力装置。吸气式组合发动机工作模态复杂多样,特别是火箭推力室与冲压燃烧室耦合工作,燃烧室、尾焰区热环境恶劣,所采用的热防护材料必须能够承受1800℃以上超高温、超音速火焰冲刷,针对该部位耐烧蚀热防护材料进行充分的测试评价是保障型号安全服役的关键。
[0003]目前常规的火焰烧蚀试验装置和方法在火焰速度、温度、热流密度等方面已经无法满足新一代吸气式组合发动机相关热防护材料试验要求。专利号为CN102156143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三维可调式防/隔热材料地面模拟试验装置,采用用氧乙炔火焰进行烧蚀,火焰温度850~3200℃,热流密度0.1~4.18MW/m2试验件可沿纵轴360
°
旋转,该装置能够实现的热流密度较低,并且试验件仅能实现单轴运动,无法满足多角度、多姿态烧蚀试验要求。专利号为CN21500517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应用于高温烧蚀试验的设备及高温烧蚀试验系统,该系统由样品固定装置、图像采集装置、高温加载装置组成,通过采集高温烧蚀过程中的试验模型图像进行边缘检测来分析烧蚀量,该方法并未提及火焰烧蚀必要的温度、速度、热流密度等参数,在超音速火焰烧蚀方面适用性不强。专利号为CN212674857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具有稳定气源的热防护材料动态烧蚀试验装置,该装置包括发动机、液氧罐、煤油罐、液氮罐及相应的管路、阀门,能够实现稳定气源的热防护材料动态烧蚀试验,但该装置直接采用发动机进行试验整体结构复杂,试验难度大。
[0004]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耐烧蚀材料超音速火焰烧蚀试验装置及方法,能够实现超音速、超高温、超高热流密度条件下动态、变角度烧蚀试验,能够满足吸气式组合发动机相关热防护材料试验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耐烧蚀材料超音速火焰烧蚀试验装置及方法,解决了现有的试验装置及方法难以实现超音速、超高温、超高热流密度条件下动态、变角度烧蚀试验,难以满足吸气式组合发动机相关热防护材料试验要求的技术问题。
[0007](2)技术方案
[0008]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耐烧蚀材料超音速火焰烧蚀试验装置,包
括燃气发生器、介质配置柜、工控机、氧气瓶组、氮气瓶组、空压机、燃料储罐、压力变送器以及点火器,所述氧气瓶组、氮气瓶组、空压机、燃料储罐分别通过管路连接所述介质配置柜的进料口,且所述氧气瓶组、氮气瓶组、空压机、燃料储罐的管路上均独立设置有所述压力变送器,所述介质配置柜的出料口与所述燃气发生器连接,所述燃气发生器上设置有所述点火器,所述工控机电性连接所述介质配置柜和所述点火器,并对所述介质配置柜和所述点火器进行控制。
[0009]进一步地,所述燃气发生器设置在五轴机械臂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燃气发生器与循环水系统连接,所述循环水系统电性连接所述工控机。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燃气发生器的喉部直径为1mm~15mm,喷口直径为5mm~80mm。
[0012]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耐烧蚀材料超音速火焰烧蚀试验方法,包括步骤:测量试验件的质量和尺寸,并将试验件安装到试验件固定架上;对工控机输入温度、热流密度、火焰速度、燃气发生器喉部直径以及喷口直径参数;对五轴机械臂输入烧蚀试验路径要求;检查氧气瓶组、氮气瓶组、空压机、燃料储罐的压力;工控机控制打开氮气瓶组的管路,通过氮气吹扫试验管路;工控机控制打开循环水系统;工控机控制打开氧气瓶组、空压机、燃料储罐,将氧化剂、燃料通入燃气发生器,工控机控制点火器点火并开始试验;烧蚀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工控机控制打开氮气瓶组的管路,通过氮气吹扫试验管路;工控机控制关闭循环水系统,取下试验件;测量试验件的质量和尺寸,计算线烧蚀率和质量烧蚀率。
[0013]进一步地,所述工控机控制燃气发生器产生的火焰冲击速度为10m/s~3400m/s,温度为500℃~2700℃,火焰热流密度为0.1MW/m2~150MW/m2。
[0014]进一步地,所述试验件的规格为10mm
×
10mm~1000mm
×
1000mm。
[0015]进一步地,所述试验件的动态、变角度烧蚀试验区域为1.5m
×
1.5m
×
1.5m范围内的任一区域,且路径为曲线、直线或波浪线。
[0016]进一步地,所述氧气瓶组的流量范围为0g/s~25g/s;所述燃料储罐的流量范围为0g/s~35g/s;所述空压机的流量范围为0g/s~20g/s。
[0017]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系统的流量为10g/s~200g/s。
[0018](3)有益效果
[0019]综上,本专利技术通过工控机控制介质配置柜调节参数,将氧气、燃料、空气在燃气发生器中混合燃烧,并经过喷口喷出形成超音速火焰,利用五轴机械臂带动燃气发生器,使超音速火焰沿设定路径冲击耐烧蚀材料表面,进行烧蚀试验,能够模拟新一代发动机火焰环境,并能针对该区域所用的防隔热材料进行冲击、烧蚀试验,验证材料可靠性,实现了超音速、超高温、超高热流密度条件下动态、变角度烧蚀试验,并满足吸气式组合发动机相关热防护材料试验要求。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是一种耐烧蚀材料超音速火焰烧蚀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试验件;2、燃气发生器;3、压力变送器;4、五轴机械臂;5、点火器;6、氧气瓶组;7、氮气瓶组;8、燃料储罐;9、空压机;10、循环水系统;11、介质配置柜;12、工控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即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的前提下覆盖了零件、部件和连接方式的任何修改、替换和改进。
[002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照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烧蚀材料超音速火焰烧蚀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气发生器、介质配置柜、工控机、氧气瓶组、氮气瓶组、空压机、燃料储罐、压力变送器以及点火器,所述氧气瓶组、氮气瓶组、空压机、燃料储罐分别通过管路连接所述介质配置柜的进料口,且所述氧气瓶组、氮气瓶组、空压机、燃料储罐的管路上均独立设置有所述压力变送器,所述介质配置柜的出料口与所述燃气发生器连接,所述燃气发生器上设置有所述点火器,所述工控机电性连接所述介质配置柜和所述点火器,并对所述介质配置柜和所述点火器进行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烧蚀材料超音速火焰烧蚀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发生器设置在五轴机械臂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烧蚀材料超音速火焰烧蚀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发生器与循环水系统连接,所述循环水系统电性连接所述工控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烧蚀材料超音速火焰烧蚀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发生器的喉部直径为1mm~15mm,喷口直径为5mm~80mm。5.一种耐烧蚀材料超音速火焰烧蚀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耐烧蚀材料超音速火焰烧蚀试验装置,包括步骤:测量试验件的质量和尺寸,并将试验件安装到试验件固定架上;对工控机输入温度、热流密度、火焰速度、燃气发生器喉部直径以及喷口直径参数;对五轴机械臂输入烧蚀试验路径要求;检查氧气瓶组、氮气瓶组、空压机、燃料储罐的压力;工控机控制打开氮气瓶组的管路,通过氮气吹扫试验管路;工控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银龙张博窦鹏田响宇姚智杰吴晓冬周粮邱玉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