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曲虫风力灭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1650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式曲虫风力灭杀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击或高温或浸水的方式都会破坏曲块库房环境,乃至造成安全生产事故,不符合酒厂实际环境和管理要求的问题;包括抽风件、中空设置的风箱、至少一个诱虫灯以及设置在风箱内的转向及碰撞件;诱虫灯安装在风箱的上端面;风箱上端面开设有进虫口,抽风件安装在进虫口处,用于将外部的曲虫吸进风箱内;转向及碰撞件水平截面的最大面积小于风箱内部同一位置处的水平截面面积,转向及碰撞件位于抽风件下方,用于改变风箱内部风流的风向以及实现风箱内曲虫的碰撞;风箱的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出风口,风箱的每个出风口上均安装有拦截件。有拦截件。有拦截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曲虫风力灭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曲虫灭杀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立式曲虫风力灭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酒曲害虫(简称曲虫)是指在白酒大曲贮存过程中,刻蚀大曲,造成大曲空洞化、大曲重量损失以及品质下降的昆虫,这类昆虫种类主要有十余种,在大曲内生存的酒曲害虫有大谷盗、咖啡豆象、赤拟谷盗、米象、土耳其扁谷盗、米扁虫、酱曲露尾甲、古蠹、小粉盗、仓潜、黑菌虫、长头谷盗、烟草甲、扁薪甲、药材甲和黄斑露尾甲等,其中主要害虫以咖啡豆象、土耳其扁谷盗、米扁虫等鞘翅目昆虫所占数量最多。
[0003]经调查,曲虫密度高发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存放曲块的库房、制曲的库房以及库房周边环境中,尤其集中在存放曲块的库房中,到曲虫高发期时,虫量密度大,不仅会破坏酒曲质量,造成制曲损失,同时还严重干扰制曲作业,侵袭工人,严重的被叮咬后导致皮炎和皮肤溃烂,曲虫还会污染周边环境,侵扰周边住户,引发酒厂与居民矛盾,所以,对这些高密度区域的曲虫控制尤为关键和重要。
[0004]目前用于曲虫防治的装置有电击式(高压电网)、高温式、水冲式等,主要利用电击或高温或浸水来灭杀曲虫,但是由于曲块的存放要求,存放曲块的库房内要保持干燥,所以在曲块上都会覆盖稻草防潮,电击或高温或浸水的方式都会破坏曲块库房环境,乃至造成安全生产事故,不符合酒厂实际环境和管理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击或高温或浸水的方式都会破坏曲块库房环境,乃至造成安全生产事故,不符合酒厂实际环境和管理要求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立式曲虫风力灭杀装置。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立式曲虫风力灭杀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
[0008]包括抽风件、中空设置的风箱、至少一个诱虫灯以及设置在风箱内的转向及碰撞件;
[0009]所述诱虫灯安装在所述风箱的上端面;
[0010]所述风箱上端面开设有进虫口,所述抽风件安装在进虫口处,用于将外部的曲虫吸进风箱内;
[0011]所述转向及碰撞件水平截面的最大面积小于风箱内部同一位置处的水平截面面积,所述转向及碰撞件位于抽风件下方,用于改变风箱内部风流的风向以及实现风箱内曲虫的碰撞;
[0012]所述风箱的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出风口,所述风箱的每个出风口上均安装有拦截件,风箱上端设置的诱虫灯,用于将曲虫吸引到风箱附近,设置在风箱进虫口处的抽风件,用于将风箱外部的曲虫吸进风箱内,设置在抽风件下方的转向及碰撞件,一是用于改变风
箱内的风向,二是使被风流裹挟的曲虫受到机械外力的冲击,使其鞘翅结构被破坏,从而丧失飞行能力和活性下落到风箱下端,缩短曲虫的死亡时间,滤网的设置是为了防止曲虫在风流的裹挟下被带出风箱,通过上述结构,实现了曲虫的风力灭杀,相较于高压电或高温或浸水等灭杀装置,更为安全,适合酒厂的实际生产环境;
[0013]转向及碰撞件水平截面的最大面积小于风箱内部同一位置处的水平截面面积,可以保证转向及碰撞件与风箱内壁存在间隙,这样受到机械外力冲击后的曲虫可以从间隙处落到风箱内部下端。
[0014]进一步地,所述转向及碰撞件为倒V型结构,所述转向及碰撞件的两个倒V型端部分别与风箱的两个侧壁连接,倒V型结构的两个侧面分别与风箱的对应侧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风箱的侧壁设置有两个出风口,两个出风口分别与倒V型结构的两个侧面对应,将转向及碰撞件设为倒V型结构,一是加工简单,二是可以通过调整倒V型结构的角度,实现曲虫在碰撞到倒V型结构时受到的外力大小,三是可以根据倒V型结构的侧面位置来设置出风口的位置,当两个出风口分别与倒V型结构的两个侧面对应时,风箱内部受到转向风的影响最小。
[0015]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风箱上的清理口和上端开口设置的集虫仓;
[0016]所述清理口位于倒V型结构下方,所述集虫仓一端穿过清理口后,置于风箱内部,所述集虫仓的外部尺寸与所述风箱内部尺寸相适配;
[0017]所述倒V型结构的开口尺寸小于集虫仓上端对应的开口尺寸,集虫仓的开口长度大于倒V型结构的开口长度是为了保证曲虫可以落入到集虫仓内。
[0018]进一步地,还包括倾斜设置在每个出风口与集虫仓之间的两个导虫板,导虫板上端与风箱内壁连接,下端置于集虫仓的开口上方,且两个导虫板下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集虫仓上端对应的开口尺寸,即导虫板的倾斜面朝向风箱中部,当导虫板的竖直投影的长度大于集虫仓的壁厚时,集虫仓的外部尺寸可以小于风箱内部尺寸,只要保证从出风口处落下的曲虫,经过导虫板后,可以落入到集虫仓内即可。
[0019]进一步地,为了保证裹挟有高速风流的曲虫撞击到转向及碰撞件速度,所述倒V型结构下端到风箱内底面之间的距离大于出风口的下端到风箱内底面之间的距离,且倒V型结构上端到风箱内底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出风口的上端到风箱内底面之间的距离。
[0020]进一步地,所述抽风件为风机。
[0021]进一步地,为了保证灭虫的效果以及曲虫处理的均匀性,所述风机、风箱、转向及碰撞件同轴设置。
[0022]进一步地,为了降低集虫仓内曲虫被带起的可能性,所述转向及碰撞件的倒V型两个侧面延长线分别与两个导虫板相交。
[0023]进一步地,所述拦截件为滤网。
[002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1、本技术提出一种立式曲虫风力灭杀装置,风箱上端设置的诱虫灯,用于将曲虫吸引到风箱附近,设置在风箱进虫口处的抽风件,用于将风箱外部的曲虫吸进风箱内,设置在抽风件下方的转向及碰撞件,一是用于改变风箱内的风向,二是使被风流裹挟的曲虫受到机械外力的冲击,使其鞘翅结构被破坏,从而丧失飞行能力和活性,下落到风箱下端,缩短曲虫的死亡时间,滤网的设置是为了防止曲虫在风流的裹挟下被带出风箱;
[0026]通过上述结构,实现了曲虫的风力灭杀,相较于高压电或高温或浸水等灭杀装置,更为安全,适合酒厂的实际生产环境;
[0027]2、本技术提出一种立式曲虫风力灭杀装置,可以通过调整抽风件的转速,来实现不同飞行速度的曲虫种类的灭杀,适用范围较广。
[0028]3、本技术提出一种立式曲虫风力灭杀装置,设置了清理口与集虫仓,在清理时,只需要将集虫仓从清理口中取出即可或者直接对集虫仓进行更换,既可以实现对掉落在风箱下端曲虫的快速清理,又可以实现灭杀装置的持续运行,提高工作效率。
[0029]4、本技术提出一种立式曲虫风力灭杀装置,通过倾斜设置的导虫板,保证曲虫可以全部落入到集虫仓内部,便于后期清理。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4是图3沿中心线的剖视图。
[0034]图中,1、风机;2、出风口;3、风箱;4、诱虫灯;5、转向及碰撞件;6、集虫仓;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曲虫风力灭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抽风件、中空设置的风箱(3)、至少一个诱虫灯(4)以及设置在风箱(3)内的转向及碰撞件(5);所述诱虫灯(4)安装在所述风箱(3)的上端面;所述风箱(3)上端面开设有进虫口,所述抽风件安装在进虫口处,用于将外部的曲虫吸进风箱(3)内;所述转向及碰撞件(5)水平截面的最大面积小于风箱(3)内部同一位置处的水平截面面积,所述转向及碰撞件(5)位于抽风件下方;所述风箱(3)的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出风口(2),所述风箱(3)的每个出风口(2)上均安装有拦截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曲虫风力灭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及碰撞件(5)为倒V型结构,所述转向及碰撞件(5)的两个倒V型端部分别与风箱(3)的两个侧壁连接,倒V型结构的两个侧面分别与风箱(3)的对应侧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风箱(3)的侧壁设置有两个出风口(2),两个出风口(2)分别与倒V型结构的两个侧面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式曲虫风力灭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风箱(3)上的清理口和上端开口设置的集虫仓(6);所述清理口位于倒V型结构下方,所述集虫仓(6)一端穿过清理口后,置于风箱(3)内部,所述集虫仓(6)的外部尺寸与所述风箱(3)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洋许琦
申请(专利权)人:达刚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