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液机及除气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1525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液机及除气泡机构,包括:液路转接部,包括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注液机的液路管路转接连通,将液路管路中带有气泡的液体引入到液路转接部中;转接管路,与所述液路转接部的出液口连通,形成液路管路的支路,将带有气泡的液体从液路转接部中引出;气液排出部,与转接管路连通,将转接管路中带有气泡的液体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除气泡机构与现有注液机的液路管路连通,形成连通注液管路的一条支路,该除气泡机构在注液机注液时处于关闭的状态,不会影响注液机的正常工作,在注液机工作一段时间后,定期打开该除气泡机构,将带有气泡的液体从该除气泡机构中排出,从而达到去除液路管路中气泡的目的,提高产品的注液质量。的注液质量。的注液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液机及除气泡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是指一种注液机及除气泡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制作锂电池时,通常先将正极、负极和隔膜制成极芯,再将极芯装入电池的壳体内部,并盖上盖板;通常,于盖板上设置有注液孔,通过该注液孔将电解液注入到电池内部,该电解液的质量及注液量直接决定锂电池的质量好坏。
[0003]在现有的电池生产工艺过程中,其于注液管道中产生较多气泡,即其电解液内会存在较多气泡,常常会导致注液时出现滴液、注液精度不稳定等现象,而所注入的电解液中存在较多的气泡,影响了电池容量和循环使用寿命,也降低了产品质量。
[0004]市场上现有的解决气泡的方式为:在储液槽中用真空抽取电解液中的气泡,但每次储液槽中电解液用完后,需停机等待加注电解液,并抽真空排除气泡约30分钟左右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此外,注液完成后,储液槽中会残留一些电解液,如果长时间留存,会混入气泡,因此一般是直接排掉,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原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注液机的液路管路中存留气泡的问题,提出一种除气泡机构及带有该除气泡机构的注液机,能够定期将液路管路中的气泡排出,提高产品的注液质量。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除气泡机构,包括:
[0007]液路转接部,包括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注液机的液路管路转接连通,将液路管路中带有气泡的液体引入到液路转接部中;
[0008]转接管路,与所述液路转接部的出液口连通,形成液路管路的支路,将带有气泡的液体从液路转接部中引出;
[0009]气液排出部,与转接管路连通,将转接管路中带有气泡的液体排出。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路管路倾斜设置,所述液路转接部连接在液路管路的高处端口。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路转接部设置有多个进液口,对应所述进液口设置有多个出液口。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路转接部与所述液路管路通过软管转接连通。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回流管路,所述回流管路将气液排出部与注液箱连通,所述带有气泡的液体排到注液箱中。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液排出部包括多个与转接管路连通的气液进口的和一个气液出口,带有气泡的液体在气液排出部汇流后,从回流管道排出。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转接管路上设置有电动开关阀。
[001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动开关阀设置定时开关。
[001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转接管路上还设置有手动开关阀。
[001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注液机,包括除气泡机构,所述除气泡机构与注液机中的液路管路转接连通。
[0019]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0]本技术所述的除气泡机构,与现有注液机的液路管路连通,形成连通注液管路的一条支路,该除气泡机构在注液机注液时处于关闭的状态,不会影响注液机的正常工作,在注液机工作一段时间后,定期打开该除气泡机构,将带有气泡的液体从该除气泡机构中排出,从而达到去除液路管路中气泡的目的,提高产品的注液质量。
附图说明
[0021]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22]图1是本技术的除气泡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液路转接部;11、进液口;12、出液口;2、转接管路;3、气液排出部;31、气液进口;32、气液出口;4、回流管路;5、电动开关阀;6、手动开关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5]实施例1
[0026]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的除气泡机构包括依次连通设置的液路转接部1、转接管路2和气液排出部3,其中所述液路转接部1包括进液口11和出液口12,通过所述进液口11与注液机的液路管路转接连通,将液路管路中带有气泡的液体引入到液路转接部1中,通过出液口12与所述转接管路2连通,通过设置所述转接管路2形成一条与液路管路连通的分流支路,在转接管路2的末端连接气液排出部3,带有气泡的液体通过转接管路2从液路管路中引出,最终从气液排出部3排出;
[0027]本技术的除气泡机构,与现有注液机的液路管路连通,形成与注液管路连通的一条支路,该除气泡机构在注液机注液时处于关闭的状态,不会影响注液机的正常工作,在注液机工作一段时间后,定期打开该除气泡机构,将带有气泡的液体从该除气泡机构中排出,从而达到去除液路管路中气泡的目的,提高产品的注液质量;
[0028]具体地,在注液机中,所述液路管路连通注液箱和注液头,通过液路管路将注液箱中存储的电解液运送到注液头中,最后注入到电池壳体中,液路管路的分布较长,分布的位置有高有低,所以就要分析本实施例的除气泡机构与液路管路的连接位置;由于气体的密度远远低于液体的密度,因此,液路管路中的气体会始终悬浮在液面的上方,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气体一定会跑到注液机中位置最高的液路管路的上方,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排出气体,设置除气泡机构与注液机中位置最高处的注液管路转接连通,打开除气泡机构后,就能够使气体快速排出;
[0029]并且,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将气体集中到除气泡机构转接的位置,设置与所述
液路转接部连通的液路管路为倾斜的结构,与所述液路转接部1连接的液路管路一端高一端低,将所述液路转接部1连接在液路管路的高处端口,这样使气体就能够集中在液路转接部1的进液口11中,只要打开除气泡机构,气体就能够立刻进入到液路转接部1中排出。
[0030]具体地,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为了提高注液机的注液效率,一个注液机中会设置有多条液路管路,为了设置一个除气泡机构就能够实现多个液路管路中的同步除气,本实施例中的液路转接部1设置有多个进液口11,多个进液口11与多条液路管路转接,根据液路管路的数量设置进液口11的数量,并且,根据所述进液口11的数量对应设置多个出液口12,使进液口11的数量与出液口12的数量匹配,这样就能够实现每一个液路管路单独的除气功能。
[0031]具体地,考虑到实际的安装问题,在注液机位于最高处的液路管路的一侧不一定有供本实施例的除气泡机构的安装空间,因此,本实施例的除气泡机构设置的位置是不确定的,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寻找合适的安装空间,所以,在本实施例中还设置软管,所述液路转接部1与所述液路管路通过软管转接连通。
[0032]具体地,采用本实施例的除气泡机构将气体排出时,需要连带的将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气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液路转接部,包括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注液机的液路管路转接连通,将液路管路中带有气泡的液体引入到液路转接部中;转接管路,与所述液路转接部的出液口连通,形成液路管路的支路,将带有气泡的液体从液路转接部中引出;气液排出部,与转接管路连通,将转接管路中带有气泡的液体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气泡机构,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液路转接部连通的液路管路倾斜设置,所述液路转接部连接在液路管路的高处端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气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路转接部设置有多个进液口,对应所述进液口设置有多个出液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气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路转接部与所述液路管路通过软管转接连通。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海仕何伟魏梦杰
申请(专利权)人: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