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伸缩式防堵增流井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0881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市政工程井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伸缩式防堵增流井盖,包括下水井壁主体,下水井壁主体,下水井壁主体的井口处嵌设有边框,边框内等间距固定连接有若干主架,若干主架沿行车的垂直方向设置,相邻主架之间、主架与边框之间形成若干漏水通道,漏水通道内滑动连接有两组增排单元,两组增排单元移动方向相反设置,两组增排单元的背离端固定连接有水容器,水容器对应设置在漏水通道的下方,水容器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排水孔。整体上,本申请防堵井盖的增排单元闭合状态能够阻挡雨水中的杂质,通过水容器打开增排单元,即在雨水或积水增加的同时,增加排水量,有效防止过多的杂质积累在边框内造成堵塞影响排水。积累在边框内造成堵塞影响排水。积累在边框内造成堵塞影响排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伸缩式防堵增流井盖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市政工程井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伸缩式防堵增流井盖,包括下水井壁主体。

技术介绍

[0002]下水道井盖,俗称水篦子,是道路两侧雨水井的井盖。下水道井盖是将雨水导入雨水井的一种装置,同时具有防止杂物进入下水道和预防行人和车辆掉入雨水井的作用。现有的路面上的下水道井盖大多数结构是固定的,随着雨水或积水的增多,排水量也是固定的,很容易造成一些小的垃圾不断积累,会有雨水堵塞的现象,严重的直接导致整个井盖被堵塞,影响正常水流通;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既能有效阻挡杂质又能随积水量的增大而增加排水量的伸缩式防堵增流井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伸缩式防堵增流井盖,包括下水井壁主体,以解决上述问题,达到有效防堵和增大排水量的目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伸缩式防堵增流井盖,包括下水井壁主体,所述下水井壁主体的井口处嵌设有边框,所述边框内等间距固定连接有若干主架,若干所述主架沿行车的垂直方向设置,相邻所述主架之间、所述主架与所述边框之间形成若干漏水通道,所述漏水通道内滑动连接有两组增排单元,两组所述增排单元移动方向相反设置,两组所述增排单元的背离端固定连接有水容器,所述水容器对应设置在所述漏水通道的下方,所述水容器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排水孔。
[0005]优选的,位于所述主架与所述边框之间的所述漏水通道内的所述增排单元包括副架,所述副架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若干副架支架,若干所述副架支架沿所述副架方向滑动连接在所述漏水通道内,若干所述副架支架沿所述副架方向还与所述下水井壁主体内滑动连接,所述副架远离所述副架支架的一端穿过所述边框且还位于所述下水井壁主体内,所述副架与所述下水井壁主体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相对设置的两组所述述副架分别通过第一牵引绳与所述水容器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边框内靠近所述副架支架的相对侧面上、所述主架的相对两侧面上分别开设有轨道主槽,所述轨道主槽沿所述主架方向设置,所述下水井壁主体内开设有若干轨道副槽,若干所述轨道副槽分别与若干所述漏水通道的两端对应设置,所述轨道主槽穿过所述边框且还与所述轨道副槽连通,位于所述副架两侧的若干所述副架支架与所述轨道主槽相适配,所述弹簧位于所述轨道副槽内。
[0007]优选的,两组对称的所述副架支架与所述副架的截面为倒梯形结构,所述轨道主槽与所述副架支架远离所述副架的一端相适配。
[0008]优选的,所述下水井壁主体内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轴,所述第一牵引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副架远离所述副架支架的一端,所述第一牵引绳的另一端绕过所述固定轴与
所述水容器的顶部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牵引绳穿过所述弹簧中心。
[0009]优选的,所述水容器的顶部长边上固定连接有丝网,所述丝网对应位于所述漏水通道的下方。
[0010]优选的,所述丝网沿长边方向的中线两侧向下倾斜设置。
[0011]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主架沿行车的垂直方向设置,即位于漏水通道内的增排单元的移动方向与行车方向垂直,可以有效避免尺寸较小的轮胎掉入相邻的主架之间、主架与边框之间;水容器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承接从边框、主架与增排单元的间隙中流下的雨水或积水,排水孔的主要作用是排出水容器内的雨水或积水;当水容器的进水速度大于排水孔的排水速度,水容器内会积累大量的雨水或积水,通过水容器的重力带动两组增排单元往相背离的方向移动,从而增加相邻主架之间的间隙,能够使含杂质的水进入井壁主体,使井壁主体的进水量增加一倍以上;整体上,本申请防堵井盖的增排单元闭合状态能够阻挡雨水中的杂质,通过水容器打开增排单元,即在雨水或积水增加的同时,增加排水量,有效防止过多的杂质积累在边框内造成堵塞影响排水。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井盖闭合状态俯视方向示意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井盖打开状态俯视方向示意图;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副架支架与轨道主槽配合关系示意图;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增排单元与水容器连接示意图;
[0017]图5为本专利技术水容器轴测示意图;
[0018]图6为本专利技术丝网左视方向示意图;
[0019]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井盖闭合状态俯视方向示意图;
[0020]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井盖打开状态俯视方向示意图;
[0021]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水容器与配重体初始状态下左视方向位置关系示意图;
[0022]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水容器与配重体初始状态下主视方向位置关系示意图;
[0023]其中,1、下水井壁主体;2、边框;3、主架;4、副架;5、副架支架;6、轨道副槽;7、弹簧;8、第一牵引绳;9、固定轴;10、轨道主槽;11、丝网;12、水容器;13、排水孔;14、第二牵引绳;15、齿轮;16、第三牵引绳;17、轴承;18、配重体;19、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
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6]实施例一
[0027]参照图1

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伸缩式防堵增流井盖,包括下水井壁主体1,下水井壁主体1的井口处嵌设有边框2,边框2内等间距固定连接有若干主架3,若干主架3沿行车的垂直方向设置,相邻主架3之间、主架3与边框2之间形成若干漏水通道,漏水通道内滑动连接有两组增排单元,两组增排单元移动方向相反设置,两组增排单元的背离端固定连接有水容器12,水容器12对应设置在漏水通道的下方,水容器12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排水孔13。
[0028]主架3沿行车的垂直方向设置,即位于漏水通道内的增排单元的移动方向与行车方向垂直,可以有效避免尺寸较小的轮胎掉入相邻的主架3之间、主架3与边框2之间;水容器12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承接从边框2、主架3与增排单元的间隙中流下的雨水或积水,排水孔13的主要作用是排出水容器12内的雨水或积水;当水容器12的进水速度大于排水孔13的排水速度,水容器12内会积累大量的雨水或积水,通过水容器12的重力带动两组增排单元往相背离的方向移动,从而增加相邻主架3之间的间隙,能够使含杂质的水进入下水井壁主体1,使下水井壁主体1的进水量增加一倍以上;整体上,本申请防堵井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伸缩式防堵增流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水井壁主体(1),所述下水井壁主体(1)的井口处嵌设有边框(2),所述边框(2)内等间距固定连接有若干主架(3),若干所述主架(3)沿行车的垂直方向设置,相邻所述主架(3)之间、所述主架(3)与所述边框(2)之间形成若干漏水通道,所述漏水通道内滑动连接有两组增排单元,两组所述增排单元移动方向相反设置,两组所述增排单元的背离端固定连接有水容器(12),所述水容器(12)对应设置在所述漏水通道的下方,所述水容器(12)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排水孔(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式防堵增流井盖,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主架(3)与所述边框(2)之间的所述漏水通道内的所述增排单元包括副架(4),所述副架(4)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若干副架支架(5),若干所述副架支架(5)沿所述副架(4)方向滑动连接在所述漏水通道内,若干所述副架支架(5)沿所述副架(4)方向还与所述下水井壁主体(1)内滑动连接,所述副架(4)远离所述副架支架(5)的一端穿过所述边框(2)且还位于所述下水井壁主体(1)内,所述副架(4)与所述下水井壁主体(1)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7),相对设置的两组所述述副架(4)分别通过第一牵引绳(8)与所述水容器(12)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伸缩式防堵增流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2)内靠近所述副架支架(5)的相对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艳群曹京秋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