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水力自动升降排除涝水的安全雨水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7941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通过水力自动升降排除涝水的安全雨水口装置,包括:固定外壳、设置在固定外壳内部且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筒状液体袋、压板、筒状蓄水盒,以及柱塞式抬升筒,柱塞式抬升筒通过连接管与筒状液体袋的出液口连接,柱塞式抬升筒的抬升杆与雨水篦子一侧的底端抵接。该装置的雨水篦子,可以根据积水实际情况自动抬升相应的高度,从而达到快速排水的目的,同时筒状蓄水盒在调节雨水篦子升降的同时也可以对内涝积水起到一定的蓄存目的,缓解排水管网的压力;并且只需要通过水力就可以完成自动升降过程,无需添加任何电子设备,整体设备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都有很高的保障。性都有很高的保障。性都有很高的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水力自动升降排除涝水的安全雨水口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工程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通过水力自动升降排除涝水的安全雨水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雨水口作为市政排水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地面径流进入市政排水系统的入口,是连接地上径流和地下排水管道的枢纽,能保证迅速有效地收集地面雨水,在缓解道路积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0003]道路雨水口做为地表径流与地下雨水管网之间的连接点,其泄流效率深刻决定着市政排水系统排水能力。传统雨水篦子一般静置在雨水口,相当于筛网,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排水;另外,由于其本身的结构特征(雨水篦子上的漏水孔较小),会在有垃圾的时候,造成雨水口的堵塞,排水系统无法正常运转,导致其排水效率与排水效果在面临城市内涝或洪水危害等自然灾害时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即增加了城市内涝的风险,导致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一定程度上面临危险。可见,提高市政排水设施的排水能力是缓解城市内涝的最有效措施。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排水效率高、排水效果好的通过水力自动升降排除涝水的安全雨水口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排水效率高、排水效果好的通过水力自动升降排除涝水的安全雨水口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过水力自动升降排除涝水的安全雨水口装置,其安装在雨水井的井口处,并位于井口处的雨水篦子的下方,包括:固定外壳,所述固定外壳固定在所述雨水井的井口处,且位于所述雨水篦子的下方,所述固定外壳顶端敞口,所述固定外壳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排水孔,所述固定外壳底端面上开设有第一中间漏水孔;筒状液体袋,所述筒状液体袋置于所述固定外壳内部,且放置在所述固定外壳底端面上,且所述筒状液体袋的筒口为第二中间漏水孔,所述第二中间漏水孔与所述第一中间漏水孔位置对应;压板,所述压板压接在所述筒状液体袋的上表面,所述压板中部开设有第三中间漏水孔,所述第三中间漏水孔与所述第二中间漏水孔位置对应;筒状蓄水盒,所述筒状蓄水盒位于所述压板的上表面上,所述筒状蓄水盒的顶端敞口,所述筒状蓄水盒的筒口为第四中间漏水孔,所述第四中间漏水孔与所述第三中间漏水孔位置对应,所述筒状蓄水盒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排水孔;柱塞式抬升筒,所述柱塞式抬升筒固定在所述固定外壳底端,所述柱塞式抬升筒
的柱塞腔通过连接管与所述筒状液体袋的出液口连接,所述柱塞式抬升筒的抬升杆的末端与所述雨水篦子一侧的底端抵接。
[0007]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通过水力自动升降排除涝水的安全雨水口装置,将该装置安装在雨水井的井口处,并位于雨水篦子的下方,雨水通过雨水篦子进入雨水井时,雨水会分为两个流向,一部分流入筒状蓄水盒进行蓄水,另一部分通过第四中间漏水孔、第三中间漏水孔、第二中间漏水孔、第一中间漏水孔直接流入雨水井。当井口处积水较少时,井口处的雨水通过雨水篦子流入到筒状蓄水盒内部,并经过第二排水孔、第一排水孔流入到井内,此时,筒状蓄水盒内部只有较少积水;当井口处的积水较多时,筒状蓄水盒会储集大量雨水,并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压板向下挤压筒状液体袋,将筒状液体袋内的液体通过连接管挤压到柱塞式抬升筒的柱塞腔内,柱塞腔内的液体推动抬升杆向上升起,进而抬升杆将雨水篦子的一侧抬起一定的高度,此时,雨水篦子的一侧打开一定的开口,这样便于井口处的积水快速通过该开口流入到第四中间漏水孔、第三中间漏水孔、第二中间漏水孔、第一中间漏水孔,并最终流入到井内,从而实现雨水井的快速排水;当井口处的积水减少时,筒状蓄水盒中的水也在第二排水孔的作用下不断的减少,其筒状蓄水盒的重量也不断的减轻,并在雨水篦子的重力作用下,此时雨水篦子会向下压动抬升杆,将柱塞式抬升筒内的液体压回至筒状液体袋内,筒状液体袋充液而膨胀向上举升压板,使筒状蓄水盒回到初始位置,同时,雨水篦子一侧重新盖在井口处完成复位。
[0008]因此,该装置通过设置可升降的雨水篦子,可以根据积水实际情况自动抬升相应所需的高度,从而达到快速排水的目的,同时筒状蓄水盒的设置在调节雨水篦子升降的同时也可以对内涝积水起到一定的蓄存目的,缓解排水管网的压力;并且,只需要通过水力就可以完成自动升降的过程,无需添加任何电子设备,整体设备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都有很高的保障;此外,第二排水孔和第一排水孔的设置,在实现雨水篦子升降的动态调整的同时,可以保证雨水篦子的回落与复位,同时由于整体是通过筒状蓄水盒的重力实现的升降,当行人或者行车压到雨水篦子时,也会靠其自身的重力完成雨水篦子的回落,结构简单高效,安全性高。另外,雨水篦子只有一侧会进行升降,一方面可以保证升举后的排水效率,另一方面可以保证行人以及行车的安全。
[0009]进一步的,还包括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设置在所述固定外壳底端和所述压板底端之间。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当压板向下压时,压板先压缩缓冲弹簧,再压缩筒状液体袋,这样可以对筒状蓄水盒向下移动时起到一定的缓冲,避免筒状蓄水盒以较大的力突然向下压缩筒状液体袋,使抬升杆快速向上举升雨水篦子,给行人带来一定的危险性;并且缓冲弹簧被压缩后可进行一定的蓄力,方便后期筒状蓄水盒的复位。
[0011]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弹簧为均布在所述筒状液体袋周围的4个。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便于缓冲弹簧与压板之间受力均匀,保证压板上下移动的平稳性。
[0013]进一步的,所述雨水篦子一侧的底端面上固定有楔形块,所述楔形块的楔形面开设倾斜滑槽,所述抬升杆的末端与所述倾斜滑槽滑动接触。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抬升杆可在倾斜滑槽内移动,从而实现雨
水篦子的举升,避免抬升时机械死点的产生。
[0015]进一步的,所述抬升杆的末端设有滑动球体,所述滑动球体与所述倾斜滑槽滑动接触。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在推举时便于抬升杆在倾斜滑槽中的滑动,不会出现卡顿现象。
[0017]进一步的,所述柱塞式抬升筒和所述楔形块均为间隔布置的两个。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两个柱塞式抬升筒可同时抬升雨水篦子的一侧的两端,使得雨水篦子抬升过程中不会出现倾斜现象,便于雨水篦子回落到井口的原始位置上。
[0019]进一步的,所述雨水篦子一侧的抬升高度H为8

10cm。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保证雨水篦子升上来以后,保证行人行车的安全,以及保证井口的排水效率。
[002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排水孔包括:中部排水孔和底部排水孔,所述中部排水孔开设在所述筒状蓄水盒的外侧壁的中部位置上,所述底部排水孔开设在所述筒状蓄水盒的外侧壁的底部位置上。
[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中部排水孔配合底部排水孔可快速将筒状蓄水盒内较多的水快速向外排出。
附图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水力自动升降排除涝水的安全雨水口装置,其安装在雨水井(1)的井口处,并位于井口处的雨水篦子(2)的下方,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外壳(3),所述固定外壳(3)固定在所述雨水井(1)的井口处,且位于所述雨水篦子(2)的下方,所述固定外壳(3)顶端敞口,所述固定外壳(3)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排水孔(301),所述固定外壳(3)底端面上开设有第一中间漏水孔;筒状液体袋(4),所述筒状液体袋(4)置于所述固定外壳(3)内部,且放置在所述固定外壳(3)底端面上,且所述筒状液体袋(4)的筒口为第二中间漏水孔,所述第二中间漏水孔与所述第一中间漏水孔位置对应;压板(5),所述压板(5)压接在所述筒状液体袋(4)的上表面,所述压板(5)中部开设有第三中间漏水孔,所述第三中间漏水孔与所述第二中间漏水孔位置对应;筒状蓄水盒(6),所述筒状蓄水盒(6)位于所述压板(5)的上表面上,所述筒状蓄水盒(6)的顶端敞口,所述筒状蓄水盒(6)的筒口为第四中间漏水孔(601),所述第四中间漏水孔(601)与所述第三中间漏水孔位置对应,所述筒状蓄水盒(6)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排水孔(602);柱塞式抬升筒(7),所述柱塞式抬升筒(7)固定在所述固定外壳(3)底端,所述柱塞式抬升筒(7)的柱塞腔通过连接管(8)与所述筒状液体袋(4)的出液口连接,所述柱塞式抬升筒(7)的抬升杆(71)的末端与所述雨水篦子(2)一侧的底端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水力自动升降排除涝水的安全雨水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弹簧(9),所述缓冲弹簧(9)设置在所述固定外壳(3)底端和所述压板(5)底端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永伟朱建凯李俊奇吕雪莉李海燕高俊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