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式指纹辨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0802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接触式指纹辨识装置,将一待测指纹位于一感测区域上,该感测区域至少相距该非接触式指纹辨识装置有5毫米。本发明专利技术非接触式指纹辨识装置由至少一红外线发射模组投射出一红外线光束,该红外线光束经过一外盖折射至空气界面,入射角需小于41.5度。该红外线光束通过空气至该待测指纹上,再由该待测指纹将该红外线光束反射至一指纹感测模组上进行辨识。因此该待测指纹不需直接与该外盖接触,可减少接触防止病毒传播之功效。可减少接触防止病毒传播之功效。可减少接触防止病毒传播之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接触式指纹辨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指纹辨识装置,特别是指一种非接触式指纹辨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今全球疫情严重,病毒在如玻璃、塑胶以及不锈钢等皆可存活2天以上,因此直接接触辨识装置,不仅容易因接触而感染,更容易造成大量传播。为防堵疫情扩散,口罩已是日常必备用品,但非接触式辨识系统,最常运用人脸辨识上,此系统常因待辨识人脸戴着不同口罩形状或颜色,产生比对错误或误判。
[0003]而每个人天生都具有不同的指纹,因此指纹具有极高的辨识度,又真人的指纹几乎不可能伪造,因此指纹已成为新兴的加密解锁工具。指纹辨识器逐渐普遍应用于各式各样的装置中。例如,加设指纹辨识器于电子装置(如个人电脑)内,或者取代传统的开关,用以保护电子装置内的资料,避免被不当的开启。指纹辨识器更可用以取代传统的门锁,以解决传统钥匙容易遗忘携带或遗失、容易被不当复制及非法使用等缺点。如何去开发出一种更便利且精准的非接触式辨识系统,一直是业界所努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接触式指纹辨识装置,藉由红外线发射装置投射至待测指纹上,再以指纹感测模组进行指纹认证,以达到非接触式辨识,减少接触防止病毒传播之功效。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接触式指纹辨识装置,其包括有:一中框、一外盖、一面板模组、至少一红外线发射模组、一油墨层以及一指纹感测模组。该中框二侧分别为一开口侧以及一封闭侧,该封闭侧上具有一通孔。该外盖与该开口侧相连接,封闭该中框,该外盖具有一可接触面。该面板模组位于该中框内,该面板模组二侧分别为一背光模组以及一光学胶层,且以该光学胶层与该外盖相连接。该红外线发射模组以一胶体与该外盖相连接,且可以投射出一红外线光束。该油墨层设置于该外盖上,且与该红外线发射模组相距有一间距。该指纹感测模组位于该通孔上。其中,当一待测指纹位于该可接触面外一感测区域上时,该红外线光束通过该间距进入该外盖中,将以一预定角度入射至该可接触面上,且折射至该待测指纹,而该待测指纹将反射至该指纹感测模组上。
[0006]于本专利技术之一较佳实施例中,该预定角度为该红外线光束至该可接触面的法线夹角,且该预定角度小于41.5度。
[0007]于本专利技术之一较佳实施例中,该胶体为一液态光学胶(Optical Clear Resin;OCR)或一光学胶带(Optical Clear Adhesive;OCA),该胶体厚度为0.01毫米(mm)至0.5毫米(mm)之间,且该胶体材料折射率为1.4至1.6之间。
[0008]于本专利技术之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光学胶层为一光学胶带(Optical Clear Adhesive;OCA)。
[0009]于本专利技术之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外盖材料折射率为1.4至1.6之间,该油墨层为不
透光材料制成,且该间距为0.1毫米(mm)至50毫米(mm)之间。
[0010]于本专利技术之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红外线光束具有一发散角度,该发散角度为30度至140度之间,且该红外线光束波长为800纳米(nm)至1300纳米(nm)之间。该背光模组更包括以一金属框架承载依序堆迭的一偏光板、一扩散板、一导光板以及一反射板,且该金属框架具有与该通孔相对应之一开口区域,该开口区域提供该红外线光束通过;该偏光板对该红外线光束的雾度(Haze)为50﹪
±
20﹪,传导率(Transmission)为60﹪
±
20﹪;该扩散板对该红外线光束的雾度(Haze)为70﹪
±
20﹪,传导率(Transmission)为60﹪
±
20﹪;该反射板对该红外线光束的雾度(Haze)为60﹪
±
20﹪,传导率(Transmission)为75﹪
±
20﹪。
[0011]于本专利技术之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感测区域具有一高度以及一长度,该高度为该待测指纹与该可接触面之间的距离,该长度为该红外线发射模组与该待测指纹之间的距离。该发散角度为30度至90度之间,该外盖厚度为0.05毫米(mm)至1毫米(mm)之间,该高度为20毫米(mm)至50毫米(mm)之间,且该长度为10毫米(mm)至50毫米(mm)之间。
[0012]于本专利技术之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发散角度为30度至90度之间,该外盖厚度为1毫米(mm)至10毫米(mm)之间,该高度为5毫米(mm)至20毫米(mm)之间,且该长度为10毫米(mm)至50毫米(mm)之间。
[0013]于本专利技术之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发散角度为90度至140度之间,该外盖厚度为0.05毫米(mm)至1毫米(mm)之间,该高度为50毫米(mm)至100毫米(mm)之间,且该长度为5毫米(mm)至30毫米(mm)之间。
[0014]于本专利技术之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发散角度为90度至140度之间,该外盖厚度为1毫米(mm)至10毫米(mm)之间,该高度为20毫米(mm)至50毫米(mm)之间,且该长度为5毫米(mm)至30毫米(mm)之间。
[0015]于本专利技术之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感测区域定义为以一轴心为中心向外延伸一半径的区域范围内,该半径为0.05毫米(mm)至15毫米(mm)之间,该感测区域为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状其中之一;该通孔尺寸为0.1毫米(mm)至10毫米(mm)之间,且该红外线光束由该待测指纹反射至该指纹感测模组与该轴心的夹角正切定义为该轴心与该通孔中心之间距离对该可接触面与该封闭侧之间距离的比值。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非接触式指纹辨识装置较佳实施例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非接触式指纹辨识装置较佳实施例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非接触式指纹辨识装置第一较佳实施例作动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专利技术非接触式指纹辨识装置第二较佳实施例作动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专利技术非接触式指纹辨识装置第三较佳实施例作动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专利技术背光模组较佳实施例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为:
[0023]1:中框
ꢀꢀꢀꢀꢀꢀꢀꢀꢀꢀꢀꢀꢀꢀꢀꢀꢀꢀꢀꢀꢀꢀꢀꢀꢀꢀꢀꢀꢀꢀꢀꢀꢀꢀꢀ
92:半径
[0024]11:开口侧
ꢀꢀꢀꢀꢀꢀꢀꢀꢀꢀꢀꢀꢀꢀꢀꢀꢀꢀꢀꢀꢀꢀꢀꢀꢀꢀꢀꢀꢀꢀꢀꢀ
α、α

:发散角度
[0025]12:封闭侧
ꢀꢀꢀꢀꢀꢀꢀꢀꢀꢀꢀꢀꢀꢀꢀꢀꢀꢀꢀꢀꢀꢀꢀꢀꢀꢀꢀꢀꢀꢀꢀꢀ
s:间距
[0026]13:通孔
ꢀꢀꢀꢀꢀꢀꢀꢀꢀꢀꢀꢀꢀꢀꢀꢀꢀꢀꢀꢀꢀꢀꢀꢀꢀꢀꢀꢀꢀꢀꢀꢀꢀꢀ
θ:预定角度
[0027]2:外盖
ꢀꢀꢀꢀꢀꢀꢀꢀꢀꢀꢀꢀꢀꢀꢀꢀꢀꢀꢀꢀꢀꢀꢀꢀꢀꢀꢀꢀꢀꢀꢀꢀꢀꢀꢀ
H、H

:高度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接触式指纹辨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中框,二侧分别为开口侧以及封闭侧,所述封闭侧上具有通孔;外盖,与所述开口侧相连接,封闭所述中框,所述外盖具有可接触面;面板模组,位于所述中框内,所述面板模组二侧分别为背光模组以及光学胶层,且以所述光学胶层与所述外盖相连接;至少一个红外线发射模组,所述红外线发射模组以胶体与所述外盖相连接,且可以投射出红外线光束;油墨层,设置于所述外盖上,且与所述红外线发射模组相距有间距;指纹感测模组,位于所述通孔上;其中,当待测指纹位于所述可接触面外感测区域上时,所述红外线光束通过所述间距进入所述外盖中,将以预定角度入射至所述可接触面上,且折射至所述待测指纹,而所述待测指纹将反射至所述指纹感测模组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指纹辨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角度为所述红外线光束至所述可接触面的法线夹角,且所述预定角度小于41.5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指纹辨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体为液态光学胶或光学胶带,所述胶体厚度为0.01毫米至0.5毫米之间,且所述胶体材料折射率为1.4至1.6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指纹辨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胶层为光学胶带。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指纹辨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材料折射率为1.4至1.6之间,所述油墨层为不透光材料制成,且所述间距为0.1毫米至50毫米之间。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指纹辨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光束具有发散角度,所述发散角度为30度至140度之间,且所述红外线光束波长为800纳米至1300纳米之间。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接触式指纹辨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更包括以金属框架承载依序堆迭的偏光板、扩散板、导光板以及反射板,且所述金属框架具有与所述通孔相对应的开口区域,所述开口区域提供所述红外线光束通过;所述偏光板对所述红外线光束的雾度为50﹪
±
20﹪,传导率为6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德刘忠武
申请(专利权)人:业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