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节水的通行航道及其船闸通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90679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航道建设的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节能节水的通行航道及其船闸通行方法,节能节水的通行航道包括设置在河道内的至少一个船闸枢纽,船闸枢纽内设置有船只跃级通道,船只跃级通道内沿河道内水的流动方向等间距依次设置有开闭阀板Ⅰ、开闭阀板Ⅱ和开闭阀板Ⅲ,船闸枢纽内设置有用于将船闸枢纽下游一侧的水提升到船闸枢纽上游一侧的提水泵群组,提水泵群组在船闸枢纽内与船只跃级通道分离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够通过储水来实现缺水、少水流域内船只的通航,而且通过改进的船闸通行方法,能够有效减小了为实现船只通航而造成的水资源浪费。资源浪费。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节水的通行航道及其船闸通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航道建设的
,特别是指一种节能节水的通行航道及其船闸通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落差达到4/10000左右的水道内,如果没有可行的方案管控水流流速,水流速度会达到1.5m/s左右,按照满足三级航道通航要求的水位线3.2m,按照河道断面计算,河道的水流量在一年内将是一个巨大的数值,在我国长江以北的广袤区域内,很多河流是无达到该水量要求的,因此难以实现通航。即使有的河段在雨季可以暂时通航,在雨水淡季无法保证通航用水量。而北方腹地的大部分区域,有大批大宗货物需要运输,通江达海的需求十分迫切。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人们建立大运河,打通南北、东西水运航道,实现了部分河道通航。然而,上述办法还是停留在依托自然河流、依托自然水系的基础上的航道建设,没能彻底解决航运通道通航问题,特别是没有解决大型货轮的通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节能节水的通行航道及其船闸通行方法,通过航道的建设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缺水、少水流域内难以实现船只通航的问题,并且其通过改进的船闸通行方法能够有效降低船只通行时的水资源浪费。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节能节水的通行航道,包括设置在河道内的至少一个船闸枢纽,船闸枢纽内设置有船只跃级通道,船只跃级通道内沿河道内水的流动方向等间距依次设置有开闭阀板Ⅰ、开闭阀板Ⅱ和开闭阀板Ⅲ,船闸枢纽内设置有用于将船闸枢纽下游一侧的水提升到船闸枢纽上游一侧的提水泵群组,提水泵群组在船闸枢纽内与船只跃级通道分离设置。
[0006]进一步的,所述提水泵群组通过管道能够将所述船闸枢纽附近的水库和河流内的水输送至船闸枢纽上游的一侧。
[0007]进一步的,所述船闸枢纽两侧的水平面的高度差为(3~15)
±
0.5m。
[0008]进一步的,所述河道沿岸建设有为所述提水泵群组供电的太阳能发电站或核能发电站,保证提水泵群组的正常运行。
[0009]一种节能节水的通行航道的船闸通行方法,包括船只在所述船只跃级通道的上行通过方法和下行通过方法;上行通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1:开闭阀板Ⅰ、开闭阀板Ⅱ处于关闭状态,开闭阀板Ⅲ处于开启状态,船只由船闸枢纽的下游方向进入开闭阀板Ⅱ和开闭阀板Ⅲ之间;S1.2:关闭开闭阀板Ⅲ;S1.3:开启开闭阀板Ⅱ,船只进入开闭阀板Ⅰ和开闭阀板Ⅱ之间;
S1.4:关闭开闭阀板Ⅱ;S1.5:开启开闭阀板Ⅰ,船只穿过船只跃级通道并进入船闸枢纽的上游一侧;S1.6:保持开闭阀板Ⅰ处于开启状态并保持开闭阀板Ⅱ、开闭阀板Ⅲ处于关闭状态,开启的开闭阀板Ⅰ等待下一次下行船只的通行。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下行通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2.1:开闭阀板Ⅰ处于开启状态,开闭阀板Ⅱ、开闭阀板Ⅲ处于关闭状态,船只由船闸枢纽的上游方向进入开闭阀板Ⅰ和开闭阀板Ⅱ之间;S2.2:关闭开闭阀板Ⅰ;S2.3:开启开闭阀板Ⅱ,船只进入开闭阀板Ⅱ和开闭阀板Ⅲ之间;S2.4:关闭开闭阀板Ⅱ;S2.5:开启开闭阀板Ⅲ,船只穿过船只跃级通道并进入船闸枢纽的下游一侧;S2.6:保持开闭阀板Ⅲ处于开启状态并保持开闭阀板Ⅰ、开闭阀板Ⅱ处于关闭状态,开启的开闭阀板Ⅲ等待下一次上行船只的通行。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船闸枢纽能够将河道分割成两段或多段,船只跃级通道可供穿越船闸枢纽的船只通过,同时分割成两段及多段的河道具有更强的储水能力,人们可以根据河道内上下游水量的实际情况,适时开放船闸,保证河道内船只的正常航行;同时,本专利技术的船闸通行方法相较于传统的通行方法能够有效节水25%

50%,大大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进一步保证了河道的正常通行。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开闭阀板Ⅰ、开闭阀板Ⅱ和开闭阀板Ⅲ在船只跃级通道内的示意图。
[0014]图中,1、河道;2、船只跃级通道;31、开闭阀板Ⅰ;32、开闭阀板Ⅱ;33、开闭阀板Ⅲ;4、提水泵群组;10、船闸枢纽。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实施例1:参照图1和图2,一种节能节水的通行航道,包括设置在河道1内的至少一个船闸枢纽100,船闸枢纽100内设置有船只跃级通道2。船闸枢纽100能够将河道1分割成两段或多段,船只跃级通道2可供穿越船闸枢纽100的船只通过,同时分割成两段及多段的河道1具有更强的储水能力,人们可以根据河道1内上下游水量的实际情况,适时开放船闸,保证河道1
内船只的正常航行。
[0017]船只跃级通道2在一个船闸枢纽100内设置至少一个,船只跃级通道2能够方便船只越过船闸枢纽100,保证船只在河道1内的正常航行。船只跃级通道2内沿河道1内水的流动方向等间距依次设置有开闭阀板Ⅰ31、开闭阀板Ⅱ32和开闭阀板Ⅲ33。
[0018]开闭阀板Ⅰ31、开闭阀板Ⅱ32和开闭阀板Ⅲ33能够实现在船闸枢纽100内的开启和关闭。开闭阀板Ⅰ31、开闭阀板Ⅱ32和开闭阀板Ⅲ33对河道1内的水能够起到一定的阻挡和储存的作用,能够避免河道1内水的随意流动,减少水的流失,起到一定的保水和节水的作用。
[0019]船闸枢纽100两侧的水平面的高度差为(3~15)
±
0.5m,这就使得船闸枢纽100能够在船闸枢纽100的上游一侧储存大量的水,当船闸枢纽100下游一侧的水不足以支撑船只通行的时候,开启开闭阀板Ⅰ31、开闭阀板Ⅱ32和开闭阀板Ⅲ33,使船闸枢纽100上游一侧、高水位的水流至船闸枢纽100下游一侧、低水位的一侧,进而提升船闸枢纽100下游一侧的水位,保证河道1内船只的正常航行,解决了船只通航的问题。
[0020]船闸枢纽100内设置有用于将船闸枢纽100下游一侧的水提升到船闸枢纽100上游一侧的提水泵群组4,同时,通过管道,提水泵群组4也能够将船闸枢纽100附近的其他水库或河流里面的水输送至船闸枢纽100的上游一侧,保证船闸枢纽100上游一侧的正常通航。提水泵群组4是由多台提水泵组成的群组,提水泵群组4在船闸枢纽100内与船只跃级通道2分离设置。
[0021]当船闸枢纽100上游一侧的水不足以支撑船只通行的时候并且船闸枢纽100下游一侧拥有较多储水时,开启提水泵群组4,提水泵群组4能够将船闸枢纽100下游一侧的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节水的通行航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河道(1)内的至少一个船闸枢纽(100),船闸枢纽(100)内设置有船只跃级通道(2),船只跃级通道(2)内沿河道(1)内水的流动方向等间距依次设置有开闭阀板Ⅰ(31)、开闭阀板Ⅱ(32)和开闭阀板Ⅲ(33),船闸枢纽(100)内设置有用于将船闸枢纽(100)下游一侧的水提升到船闸枢纽(100)上游一侧的提水泵群组(4),提水泵群组(4)在船闸枢纽(100)内与船只跃级通道(2)分离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节水的通行航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水泵群组(4)通过管道能够将所述船闸枢纽(100)附近的水库和河流内的水输送至船闸枢纽(100)上游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节水的通行航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船闸枢纽(100)两侧的水平面的高度差为(3~15)
±
0.5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节水的通行航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1)沿岸建设有为所述提水泵群组(4)供电的太阳能发电站或核能发电站,保证提水泵群组(4)的正常运行。5.一种权利要求1

4任意一项的节能节水的通行航道的船闸通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船只在所述船只跃级通道(2)的上行通过方法和下行通过方法;上行通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1:开闭阀板Ⅰ(31)、开闭阀板Ⅱ(32)处于关闭状态,开闭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万仁陈小爽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科暖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