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管路走向检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0579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43
本公开提出一种金属管路走向检测电路,包括:信号发生单元,信号发生单元包括:第一振荡线圈,第一振荡线圈靠近金属管路,且第一振荡线圈的中心轴与金属管路的中心轴平行;信号接收单元,信号接收单元包括:第二振荡线圈;报警单元,报警单元的输入端与信号接收单元的输出端相连。在本公开的一种金属管路走向检测电路中,通过报警单元发出的报警信息即可判断出第二振荡线圈靠近了金属管路,从而精准的判断出金属管路的走向,避免出现乱挖乱刨的问题,不仅有效降低了检修成本以及检修危险性,而且大大提高了检修效率。大提高了检修效率。大提高了检修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管路走向检测电路


[0001]本公开涉及管路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金属管路走向检测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金属管路通常埋设在地下、墙体等处,在进行金属管路检修时,需要对地面、墙面等处进行挖掘,以使金属管路暴露在外部,从而便于确定故障点并对故障点进行检修,但在对地面、墙面等处进行挖掘时,常常根据经验挖掘,无法精准的确定出金属管路的位置,导致出现乱挖乱刨的问题,不仅造成检修现场的混乱,增大了检修成本以及检修的危险性,而且大大降低了检修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管路走向检测电路。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金属管路走向检测电路,包括:信号发生单元,所述信号发生单元包括:第一振荡线圈,所述第一振荡线圈靠近所述金属管路,且所述第一振荡线圈的中心轴与所述金属管路的中心轴平行;信号接收单元,所述信号接收单元包括:第二振荡线圈;报警单元,所述报警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信号接收单元的输出端相连;其中,所述第一振荡线圈与所述第二振荡线圈在第一距离至第二距离内,且所述第二振荡线圈靠近所述金属管路时,所述第一振荡线圈与所述第二振荡线圈通过所述金属管路耦合,并使所述报警单元发出报警信息。
[0006]可选的,所述信号发生单元还包括:第一直流电源,所述第一直流电源的负极接地;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铁心电感,所述铁心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相连;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铁心电感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振荡线圈的第三端相连;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是PNP型,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振荡线圈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振荡线圈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振荡线圈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振荡线圈的第二端相连。
[0007]可选的,所述第三电容是可变电容。
[0008]可选的,所述信号发生单元还包括:第二直流电源,所述第二直流电源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直流电源的正极接地,所述第二直流电源与所述第二电容、所述第三电容和所述第一振荡线圈串联。
[0009]可选的,所述信号接收单元还包括:第一降频单元,所述第一降频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振荡线圈的输出端相连;第二降频单元,所述第二降频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
降频单元的输出端相连;第三降频单元,所述第三降频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降频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三降频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报警单元的输入端相连;第三直流电源,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降频单元、所述第二降频电源和所述第三降频单元的输入端相连。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一降频单元包括:第四电容,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振荡线圈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振荡线圈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第五电容,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相连;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相连;第六电容,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振荡线圈的第三端相连;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相连;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是PNP型,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降频单元的输入端相连。
[0011]可选的,所述第四电容是可变电容。
[0012]可选的,所述第二降频单元包括:第七电容,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相连;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第八电容,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二极管的阴极相连;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二端相连;第六电阻,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第三三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是PNP型,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三降频单元的输入端相连。
[0013]可选的,所述第三降频单元包括:第九电容,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第七电阻,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二端相连;第十电容,所述第十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所述第十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报警单元的输入端相连;第四三极管,所述第四三极管是PNP型,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十电容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
[0014]可选的,所述报警单元包括:耳机,所述耳机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十电容的第一端相连,所述耳机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电容的第二端相连。
[0015]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6]通过报警单元发出的报警信息即可判断出第二振荡线圈靠近了金属管路,从而精准的判断出金属管路的走向,避免出现乱挖乱刨的问题,不仅有效降低了检修成本以及检修危险性,而且大大提高了检修效率。
[0017]本公开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
得明显,或通过本公开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本公开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9]图1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出的金属管路走向检测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0020]图2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出的金属管路走向检测电路中信号发送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0021]图3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出的金属管路走向检测电路中信号接收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0022]图4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出的金属管路走向检测电路中金属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如图所示:1、信号发生单元,2、信号接收单元,3、报警单元,4、金属管路;
[0024]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R6、第六电阻,R7、第七电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管路走向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发生单元,所述信号发生单元包括:第一振荡线圈,所述第一振荡线圈靠近所述金属管路,且所述第一振荡线圈的中心轴与所述金属管路的中心轴平行;信号接收单元,所述信号接收单元包括:第二振荡线圈;报警单元,所述报警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信号接收单元的输出端相连;其中,所述第一振荡线圈与所述第二振荡线圈在第一距离至第二距离内,且所述第二振荡线圈靠近所述金属管路时,所述第一振荡线圈与所述第二振荡线圈通过所述金属管路耦合,并使所述报警单元发出报警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管路走向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生单元还包括:第一直流电源,所述第一直流电源的负极接地;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铁心电感,所述铁心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相连;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铁心电感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振荡线圈的第三端相连;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是PNP型,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振荡线圈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振荡线圈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振荡线圈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振荡线圈的第二端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管路走向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容是可变电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管路走向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生单元还包括:第二直流电源,所述第二直流电源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直流电源的正极接地,所述第二直流电源与所述第二电容、所述第三电容和所述第一振荡线圈串联。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金属管路走向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单元还包括:第一降频单元,所述第一降频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振荡线圈的输出端相连;第二降频单元,所述第二降频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降频单元的输出端相连;第三降频单元,所述第三降频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降频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三降频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报警单元的输入端相连;第三直流电源,所述第三直流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降频单元、所述第二降频电源和所述第三降频单元的输入端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属管路走向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频单元包括:
第四电容,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振荡线圈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电容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涛
申请(专利权)人:扎赉诺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