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血泵及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905461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43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型血泵及制造方法,其中微型血泵包括叶轮与驱动叶轮旋转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外壳、外磁极、高能效绕组、支撑结构与转动轴,高能效绕组包括至少两个子绕组,每个子绕组包括若干匝线圈,子绕组包括连接区与工作区,连接区的直径不超过工作区的直径,连接区的每一匝线圈不位于在工作区所在的圆柱面上;并且,至少部分支撑结构与连接区贴合,连接区能为支撑结构提供轴向力。供轴向力。供轴向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型血泵及制造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微型血泵及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人工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是一种将左心室内血液通过血泵主动泵入到主动脉的设备,泵血性能主要由血泵性能及运行模式决定,不依赖于患者身体状态,属于主动型血运循环支持设备。可经皮植入的人工左心室辅助装置(pLVAD)是一种小型化的,可通过PCI手术植入的人工左心室辅助装置,可在高危PCI手术中向患者提供更稳定的血运循环支持,改善冠脉和远端器官灌注的同时减轻左心室负担,有利于术中患者体征稳定和术后康复。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经皮介入微型轴流血泵仍有不足,为便于经皮介入,血泵外径一般在6mm以内,且为满足供血流量,微型血泵所需转速较高,通常高达30000RPM及以上,故血泵的定子、转子的尺寸要在尽量设计得小的情况下来带动叶轮旋转,且微型血泵需要通过主动脉弓到达目标位置,绕组与转子的轴向长度要尽量短,现有的微型血泵在保证输出功率的同时难以达到微型尺寸。
[0004]专利CN104436338B公开了一种植入式自悬浮轴流血泵,包括:定子和转子,其中定子包括:定子铁芯(2)、定子线圈(3)和电机支架(4);转子包括:内置桨叶(8)和含有磁性材料的内侧壁为圆柱形的磁钢(5);还包括桨轴,桨轴位于圆柱形磁钢的中心空洞中,内置桨叶设置在桨轴上,在该血泵的横截面中,沿径向由内到外依次为:内置桨叶(8)、磁钢(5)、电机支架(4)、定子线圈(3)和定子铁芯(2);该方案的不足在于:定子线圈采用了空心杯绕组,但是一般的空心杯绕组在端部互相重叠,引起端部厚度累积,导致扩大血泵的直径,或者增加端部的轴向长度,从而降低了工作段在绕组整体所占的比例,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不利于血泵微型化。
[0005]专利CN216456526U公开了一种介入式血管血泵,包括出口窗、叶轮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叶轮旋转的驱动组件;所述出口窗设有供血液流通的通道以及与所述通道连通的供血液流出和流入的通口;所述叶轮设置于所述出口窗内的通道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定子铁芯、线圈绕组和转子组件,所述定子铁芯上设有贯穿其轴向两端的空腔;所述转子组件穿设在线圈绕组中,所述线圈绕组绝缘设于所述空腔的内壁上;该方案的不足在于:血泵在运动过程中,转子会受到轴向冲击,需要设置远端轴承座与近端轴承座,轴承座的设置增大了血泵的轴向长度,不利于血泵进入到目标位置,同时还增多了血泵内零部件的数量,加大了装配难度。
[0006]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微型血泵及制造方法,主要解决以下问题:1.因绕组的非工作区厚度大或长度大导致的血泵空间利用率下降问题;2.因绕组的非工作区长度大而降低工作段所占比例导致的绕组工作效率下降、发热增大的问题;3.因设置轴承座而增大血泵长度的问题;4.血泵内部结构复杂而增大装配难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鉴于以上以及其它更多的构思而提出了本申请。
[0008]本申请的目的之一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例如因绕组的非工作区厚度大或长度大导致的血泵空间利用率下降问题,与因绕组的非工作区长度大而降低工作段所占比例导致的绕组工作效率下降、发热增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微型血泵及制造方法。
[0009]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微型血泵,包括叶轮与驱动所述叶轮旋转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外壳、外磁极、高能效绕组、支撑结构与转动轴,所述高能效绕组包括至少两个子绕组,每个子绕组包括若干匝线圈,所述子绕组包括连接区与工作区,所述连接区的直径不超过所述工作区的直径,所述连接区的每一匝线圈不位于在所述工作区所在的圆柱面上;并且,至少部分支撑结构与所述连接区贴合。
[0010]根据一实施例,所述连接区能为所述支撑结构提供轴向力。
[0011]根据一实施例,所有子绕组拼接形成所述绕组后,组合的工作区呈圆柱状或大体上呈圆柱状。
[0012]根据一实施例,所述高能效绕组包括三个子绕组。
[0013]根据一实施例,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设置在所述转动轴的近端,所述第二轴承设置在所述转动轴的远端;并且,所述连接区贴合所述第一轴承。
[0014]根据一实施例,所述第一轴承设置在所述连接区的近端面或远端面。
[0015]根据一实施例,所述第一轴承设置在所述连接区的远端面时,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高能效绕组固定连接,所述高能效绕组对所述第一轴承提供径向支撑力。
[0016]根据一实施例,所述子绕组还包括叠绕区,所述叠绕区与所述工作区连接;并且,所述连接区的轴向长度小于所述叠绕区的轴向长度。
[0017]根据一实施例,所述工作区包括第一工作段与第二工作段,所述连接区至少包括填补段,所述填补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工作段、第二工作段连接;并且,每一匝的第一工作段、第二工作段与填补段三者不位于同一平面,不同子绕组的填补段有重叠区域。
[0018]根据一实施例,所述填补段为三维立体状。
[0019]根据一实施例,所述填补段包括过渡单元与弯曲单元,所述过渡单元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工作段、所述弯曲单元连接,所述弯曲单元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工作段、所述过渡单元连接;并且,所述过渡单元的轴向长度为所述连接区的轴向长度。
[0020]根据一实施例,所述弯曲单元绕着所述高能效绕组的中心旋转设置;并且,所述弯曲单元至少部分呈圆弧状,所有弯曲单元组合在所述连接区中心形成一个预留区域。
[0021]根据一实施例,所述预留区域呈孔状。
[0022]根据一实施例,所述弯曲单元包括第一衔接件与第二衔接件,所述第一衔接件与所述过渡单元连接且二者的连接点为第一连接点,所述第二衔接件与所述第二工作段连接且二者的连接点为第二连接点;所述第一连接点与所述第二连接点有高度差,所述第一连接点所在的位置为所述绕组的最端部。
[0023]根据一实施例,所有子绕组组合后,所述子绕组的第一衔接件与其他子绕组的第二衔接件有重叠区域;并且,所述子绕组的第一工作段与其他子绕组的第二工作段有重叠区域。
[0024]根据一实施例,所述转动轴包括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与所述第一轴承配合连接;并且,所述预留区域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段的直径。
[0025]根据一实施例,所述叠绕区的绕制方式为六边形绕组斜绕式。
[0026]根据一实施例,所述叠绕区存在凸起环状部,所述叠绕区的直径为所述绕组的最大直径。
[0027]根据一实施例,所述弯曲单元整体上呈圆弧状;或者,所述第一衔接件呈圆弧状,所述第二衔接件呈直线状。
[0028]根据一实施例,所述过渡单元呈直线状,所述连接区在剖面上呈矩形;或者,所述过渡单元呈斜线状,所述连接区在剖面上呈梯形;或者,所述过渡单元呈圆弧状,所述连接区在剖面上呈球形。
[0029]根据一实施例,所述子绕组包括两个连接区,所述工作区两端均连接所述连接区。
[0030]根据一实施例,所述工作区的电流方向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血泵,包括叶轮与驱动所述叶轮旋转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外壳、外磁极、高能效绕组、支撑结构与转动轴,所述高能效绕组包括至少两个子绕组,每个子绕组包括若干匝线圈,所述子绕组包括连接区与工作区,所述连接区的直径不超过所述工作区的直径,所述连接区的每一匝线圈不位于在所述工作区所在的圆柱面上;并且,至少部分支撑结构与所述连接区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设置在所述转动轴的近端,所述第二轴承设置在所述转动轴的远端;并且,所述连接区贴合所述第一轴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设置在所述连接区的近端面或远端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设置在所述连接区的远端面时,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高能效绕组固定连接,所述高能效绕组对所述第一轴承提供径向支撑力。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绕组还包括叠绕区,所述叠绕区与所述工作区连接;并且,所述连接区的轴向长度小于所述叠绕区的轴向长度。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区包括第一工作段与第二工作段,所述连接区至少包括填补段,所述填补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工作段、第二工作段连接;并且,每一匝的第一工作段、第二工作段与填补段三者不位于同一平面,不同子绕组的填补段有重叠区域。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型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填补段包括过渡单元与弯曲单元,所述过渡单元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工作段、所述弯曲单元连接,所述弯曲单元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工作段、所述过渡单元连接;并且,所述过渡单元的轴向长度为所述连接区的轴向长度。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型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单元绕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骁吕世文刘先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炫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