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风量低浓度有机废气的治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90382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大风量低浓度有机废气的治理系统及方法一种大风量低浓度有机废气的治理系统,包括带有第一沸石转轮和第二沸石转轮的吸附线路和脱附线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结构、工艺设计合理,相比现有设计单极转轮浓缩+燃烧的工艺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有机废气的治理效率,并且可以提高进入燃烧装置中有机废气的进气浓度,节约能耗,且没有危废产生,可有效应对大风量、低浓度(风量在150000Nm3/h以上,浓度在200mg/Nm3以内)有机废气的治理,并可一定程度减少投资成本。可一定程度减少投资成本。可一定程度减少投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风量低浓度有机废气的治理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大风量、低浓度有机废气的治理系统及方法,属于废气处理


技术介绍

[0002]在废气治理领域中,对于大风量、低浓度(风量在150000Nm3/h以上,浓度在200mg/Nm3以内)的有机废气治理,现有技术一般选择活性炭吸脱附+燃烧技术或者单极转轮浓缩+燃烧的技术路线进行治理。
[0003]活性炭吸脱附+燃烧的技术,主要是利用变温脱附的原理使吸附在活性炭孔隙内的有机物质被浓缩解析出,并进入燃烧装置中进行处理,该工艺多选择催化燃烧作为终端处置装置,整个吸附流程是废气均匀的通过活性炭吸附床层后直接排放。
[0004]该工艺的主要缺点有:1、活性炭的着火点相对较低,且在热脱附的过程中很难做到均匀受热,可能存在的局部过热现象有造成火灾的风险;2、活性炭每次脱附后仍旧有一定量的有机物质被残存在活性炭孔隙内,再次吸附效能会有所衰减;3、需定期更换活性炭,产生危废;4、治理效率相对较低。
[0005]单极转轮浓缩+燃烧的技术,其核心的流程也分为吸附和脱附两个阶段。吸附阶段有机废气在风机作用下通过沸石转轮的吸附区后进入烟囱直接排放,脱附冷却气在经过升温至180

210℃后送入沸石转轮脱附区,实现转轮再生和废气脱附浓缩的目的,脱附后的高浓度有机废气在脱附风机的作用下送入燃烧炉,本系统多选择RTO/TO作为终端处置装置。
[0006]该工艺的主要的缺点是:对于大风量、低浓度有机废气的治理,浓缩比受限,保证效率的情况下最高20倍的浓缩比,经过浓缩后进入燃烧系统的进气浓度依旧较低,无法实现自供热,能耗相对较高。
[0007]如上所述,现有技术对于大风量、低浓度有机废气的治理,存在能耗较高、效率不高、存在火灾风险以及有危废产生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是一种大风量低浓度有机废气的治理系统及方法,其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实现最大程度提高净化效率,降低燃烧系统的能源消耗。
[000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大风量低浓度有机废气的治理系统,包括带有第一沸石转轮和第二沸石转轮的吸附线路和脱附线路;
[0010]吸附线路包括连续的两级沸石转轮,具体包括依次连接的有机废气进气管路、第一沸石转轮、第一中间管路、第二沸石转轮、第一排气管路和烟囱;
[0011]脱附线路包括第一脱附线路和第二脱附线路,第一脱附线路包括连接第二沸石转轮的第一脱附气管路,第一脱附气管路连接第一干式过滤器前端的有机废气进气管路,第一脱附气管路上设有第二脱附风机;第二脱附线路包括连接第一沸石转轮的第二脱附气管路,第二脱附气管路连接燃烧系统,第二脱附气管路上设有第三脱附风机。
[0012]优选的,为了去除掉气体中可能存在的颗粒物后,所述的有机废气进气管路和第一中间管路上分别设有第一干式过滤器和第二干式过滤器,第一干式过滤器和第二干式过滤器的过滤等级不低于F9。
[0013]优选的,为了两套对沸石转轮进行冷却,所述的第一冷却气体管和第二冷却气体管分别通过第一沸石转轮和第二沸石转轮的冷却区域后汇总连接带第一脱附风机的冷却气体总管连接换热器第一进口,换热器第一出口分别通过第一升温脱附气管路和第二升温脱附气管路连接第一沸石转轮和第二沸石转轮,换热器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分别通过管路连接焚烧炉和烟囱。
[0014]一种大风量低浓度有机废气的治理系统的治理方法包括吸附部分和脱附部分,
[0015]吸附部分:有机废气送入所述的一种大风量低浓度有机废气的治理系统,经过第一沸石转轮吸附区吸附后,继续经过第二沸石转轮吸附区吸附净化,经过第二沸石转轮后送入烟囱直接排放,有机废气经过第一沸石转轮和第二沸石转轮前分别经过第一干式过滤器和第二干式过滤器两级干式过滤去除掉气体中的颗粒物;
[0016]脱附部分:第一沸石转轮和第二沸石转轮均利用空气作为冷却气,两股冷却气经过第一沸石转轮和第二沸石转轮后被升温至80

100℃,在第一脱附风机的作用下汇合通过换热器升温至180

210℃,在此处分为两股,第二沸石转轮的脱附气在第二脱附风机的作用下送入到进气源头即第一干式过滤器前端的有机废气进气管路,以提高进气浓度;第一沸石转轮的脱附气在第三脱附风机的作用下送入焚烧炉。
[0017]本专利技术的优点:结构、工艺设计合理,相比现有设计单极转轮浓缩+燃烧的工艺方法,本专利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有机废气的治理效率,并且可以提高进入燃烧装置中有机废气的进气浓度,节约能耗,且没有危废产生,可有效应对大风量、低浓度(风量在150000Nm3/h以上,浓度在200mg/Nm3以内)有机废气的治理,治理效率可达95%以上,并可一定程度减少投资成本。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大风量低浓度有机废气的治理系统及方法的工艺路线图。
[0019]图中的1是第一干式过滤器、2是第一沸石转轮、3是第二干式过滤器、4是第二沸石转轮、5是换热器、6是第一脱附风机、7是第二脱附风机、8是第三脱附风机、9是有机废气进气管路、10是第一中间管路、11是第一排气管路、12是第一脱附气管路、13是第二脱附气管路、14是第一冷却气体管、15是第二冷却气体管、16是冷却气体总管、17是第一升温脱附气管路、18是第二升温脱附气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1]如图1所示,一种大风量低浓度有机废气的治理系统,其结构包括带有第一沸石转轮2和第二沸石转轮4的吸附线路和脱附线路。
[0022]吸附线路包括连续的两级沸石转轮,具体包括依次连接的有机废气进气管路9、第一沸石转轮2、第一中间管路10、第二沸石转轮4、第一排气管路11和烟囱。
[0023]两级沸石转轮前端均设有独立的过滤装置,即有机废气进气管路9和第一中间管
路10上分别设有第一干式过滤器1和第二干式过滤器3,过滤等级不低于F9。
[0024]两级沸石转轮的脱附冷却气均使用空气,可避免对于吸附风机(脱附风机)的阻力的克服,节约能耗。具体的,第一冷却气体管14和第二冷却气体管15分别通过第一沸石转轮2和第二沸石转轮4的冷却区域后汇总连接带第一脱附风机6的冷却气体总管16连接换热器5第一进口,换热器5第一出口分别通过第一升温脱附气管路17和第二升温脱附气管路18连接第一沸石转轮2和第二沸石转轮4,换热器5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分别通过管路连接焚烧炉和烟囱。
[0025]吸附线路工作时:有机废气(通过吸附风机)送入整个系统,有机废气经过第一干式过滤器1去除掉气体中可能存在的颗粒物后进入第一沸石转轮2,经过第一沸石转轮2吸附后的有机废气,继续经过第二干式过滤器3以防止空气中可能存在的颗粒物进入到沸石转轮中,经过第二级干式过滤器3后再进入第二沸石转轮4继续吸附净化。经过第二沸石转轮4后(在吸附风机的作用下)送入烟囱直接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风量低浓度有机废气的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第一沸石转轮(2)和第二沸石转轮(4)的吸附线路和脱附线路;吸附线路包括连续的两级沸石转轮,具体包括依次连接的有机废气进气管路(9)、第一沸石转轮(2)、第一中间管路(10)、第二沸石转轮(4)、第一排气管路(11)和烟囱;脱附线路包括第一脱附线路和第二脱附线路,第一脱附线路包括连接第二沸石转轮(4)的第一脱附气管路(12),第一脱附气管路(12)连接第一干式过滤器(1)前端的有机废气进气管路(9),第一脱附气管路(12)上设有第二脱附风机(7);第二脱附线路包括连接第一沸石转轮(2)的第二脱附气管路(13),第二脱附气管路(13)连接燃烧系统,第二脱附气管路(13)上设有第三脱附风机(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风量低浓度有机废气的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废气进气管路(9)和第一中间管路(10)上分别设有第一干式过滤器(1)和第二干式过滤器(3),第一干式过滤器(1)和第二干式过滤器(3)的过滤等级不低于F9。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风量低浓度有机废气的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冷却气体管(14)和第二冷却气体管(15)分别通过第一沸石转轮(2)和第二沸石转轮(4)的冷却区域后汇总连接带第一脱附风机(6)的冷却气体总管(16)连接换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军军吕柏林安庆徐波王浩张娴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电创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