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0285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公开的图像处理装置执行与图像处理相关的应用。该图像处理装置包括:请求分析层,被配置为分析请求服务的用户指定的请求;以及工作流程控制层,被配置为响应从请求分析层接收的、请求执行服务的请求而控制对应于该服务的工作流程,该工作流程使得一个或多个功能处理单元被组合并且用作所述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配备有使得由工作流程(workflow)实现的应用的开发能够进行的结构的图像处理装置,其包括多个功能处理单元的组合。
技术介绍
近些年,其中将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的功能容纳在单个机壳中的图像处理装置已经被广为知晓。这样的多功能图像处理装置包括显示单元、打印单元和成像单元、以及对应于在单个机壳中提供的打印机、复印机和传真机的三种类型的应用(application)。通过从一个应用切换到另一个应用,使该装置作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或扫描仪操作(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在这样的多功能图像处理装置中操作的多个应用具有数量众多的功能,并且随着软件变成大规模而变得越来越复杂。另外,多功能图像处理装置不仅作为单机设备(stand-alone device)操作,而且还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操作。因此,通过使用网络并且与其它设备协作操作,多功能图像处理装置可以提供新的优势。例如,提出一种技术,通过该技术,移动设备的用户可以通过因特网使用打印服务,用URL指定文档存储的位置,并且向多功能图像处理装置发送打印请求(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另外,当新的打印机资源连接到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的网络时,如果该资源符合预定的条件就可以被下载,从而多功能图像处理装置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操作(例如,参见专利文献3)。此外,提出一种应用程序接口,以便于利用配备有应用的网络软件平台和计算机硬件(例如,参见专利文献4)。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公开专利申请第2002-084383号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公开专利申请第2004-062889号专利文献3日本特许公开专利申请第2004-355504号专利文献4美国专利公开第2003/028685号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中,将多个应用和操作系统划分为互不相同的类,从而不同的应用可以控制诸如打印机和扫描仪的硬件资源,而不受差异的影响。在专利文献2公开的技术中,扩展了使用网络的服务。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技术有助于防止通过网络下载数据所需处理的增加。专利文献4中公开的技术便于改变计算机的应用和硬件的操作。虽然这些技术已经显著地增强了应用新的应用的可能性,但是需要开发每个应用以执行一系列的操作,因此增加了开发每个应用所需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消除了上述一个或多个缺点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配备有使得由工作流程实现的应用的开发能够进行的结构的,其包括多个功能处理单元的组合。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执行与图像处理相关的应用的图像处理装置,该图像处理装置包括请求分析层,被配置成分析请求服务的用户指定的请求;以及工作流程控制层,被配置为响应从请求分析层接收的、请求执行服务的请求来控制对应于该服务的工作流程,该工作流程将使得一个或多个功能处理单元被组合并且用作所述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执行与图像处理相关的应用的图像处理方法,该图像处理方法包括第一步骤,响应于请求服务的用户指定的请求而开始该服务,该第一步骤在用于分析该用户指定的请求的请求分析层中执行;以及第二步骤,接收响应于正被执行的第一步骤而请求执行该服务的请求,组合一个或多个功能处理单元以配置对应于该服务的工作流程并且用作所述应用,并且根据该工作流程向该一个或多个功能处理单元发送请求,该第二步骤在用于控制工作流程的工作流程控制层中执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可以减少用于开发应用所需的工作量。附图说明结合附图阅读下面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硬件配置的方框图;图2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各种应用的理论结构;图3是基于图2中所示的理论结构的类示图(class diagram);图4是图示编辑地址簿信息的处理的类示图;图5是编辑地址簿信息的处理的处理序列图;图6是查阅外部地址簿信息的处理的类示图;图7是查阅外部地址簿信息的处理的处理序列图;图8是图示打印原稿(paper original)的处理的类示图;图9是打印原稿的处理的处理序列图;图10是图示将纸文档(paper document)计算机化并保存的处理的类示图;图11是将纸文档计算机化并保存的处理的处理序列图;图12是图示说明打印PC文档的处理的类示图;图13是打印PC文档的处理的处理序列图;图14是图示通过传真传输发送原稿的处理的类示图;图15是通过传真传输发送原稿的处理的处理序列图;图16图示用户类的内部类配置;图17图示文档输入/输出请求类的内部类配置;图18图示每个应用中多个功能处理单元的组合的示例;以及图19图示用于执行图18中所示的协作应用的合作的示例。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附图给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描述。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硬件配置的方框图。如图1中所示,图像处理装置100包括CPU(中央处理单元)1、ROM(只读存储器)3、RAM(随机存取存储器)4、NVRAM(非易失性RAM)5、面板控制器6、引擎控制器7、磁盘驱动器8、通信控制器9和调制解调器10,它们通过图像总线2互相连接。图像处理装置100还包括操作面板16、扫描打印引擎17和存储单元18。CPU 100控制图像处理装置100的所有单元。ROM 3最初存储永久数据,诸如用于实现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有关的处理的程序。RAM 4以可重写的方式保存各种数据。NVRAM 5存储必需的数据而不丢失它们。图像总线2还将被配置为连接图像处理装置100和网络20的通信控制器9、包括LCD触摸面板以作为与用户之间的接口的操作面板16(通过面板控制器6)、使得扫描仪和打印机输入/输出图像数据(扫描原稿并且将数据打印到转印纸上)的扫描打印引擎17(通过引擎控制器7)、作为用于存储图像数据和控制程序的HDD的存储单元18(通过磁盘驱动器8)、以及与外部设备交换数据和传真文档的调制解调器10(通过公共线路)互相连接。如上所述,图像处理装置100配备有对应于至少打印、复印和传真传输功能的各种应用,以便操作为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或传真机。图2图示了图像处理装置100的各种应用的理论结构。该结构使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操作所必需的应用系统化。如图2中所示,图像处理装置100被配置成分布式计算环境的应用的理论结构30,其包括显示层(presentation layer)31、业务层(business layer)32、业务数据层(business data layer)33a、数据层33b、设备层34和公共部分35。显示层31分析来自用户的服务请求并且指定要由业务层32提供的服务。显示层31用作使用图像处理装置100的系统的接触点以便通过操作面板16或浏览器等接收用户请求以及来自网络服务的请求。业务层32用于分析通过图像处理装置100接收的服务请求,实现该请求,并且显示要从业务层32反馈到请求源的信息。业务层32用于通过组合设备层34中各个表示一种功能的多个处理单元(下文中称为“功能处理单元”)来建立对应于所请求的服务的逻辑。业务层32的逻辑被用于使用扫描打印引擎17来执行图像处理和文档操作的应用所使用。具体地,将工作流程(业务流程)显示给用户,并且数据层33b、设备层34和公共部分35中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执行与图像处理相关的应用的图像处理装置,该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请求分析层,被配置为分析请求服务的用户指定的请求;以及    工作流程控制层,被配置为响应于从所述请求分析层接收的、请求执行服务的请求而控制对应于该服务的工作流程,该工作流程使得一个或多个功能处理单元被组合并且用作所述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新元隆史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理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