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聚溶液过滤系统及其过滤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90276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聚溶液过滤系统及其过滤方法,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内夹层固定连接有加热环,所述反应釜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反应釜外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伸长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反应釜连接有输送件,所述反应釜正面固定连接有盖壳,所述反应釜上端连接有搅拌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预聚溶液处理技术领域。该一种预聚溶液过滤系统及其过滤方法,驱动件内端驱动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活动杆及其下端抽液件向下运动,通过盖壳内嵌的耐热玻璃观察抽液件移动距离,待抽液件底端插入混合物分层最上端时,关闭驱动件,启动液泵,液泵通过相应组件抽入并排放至相应回收端。过相应组件抽入并排放至相应回收端。过相应组件抽入并排放至相应回收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聚溶液过滤系统及其过滤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预聚溶液处理
,具体为一种预聚溶液过滤系统及其过滤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预聚物又名预聚体,是指单体经初步聚合而成的物质,预聚溶液指含有预聚物的溶液,在预聚物溶液过滤时,需要对其内端添加相应反应物,并在高温环境下搅拌,促进预聚物形成。
[0003]现有的预聚物溶液过滤系统使用过程中,无法在溶液搅拌过程中,对混合物及时脱气泡,影响后续预聚物质量,并且装置在混合物静置分层后,无法及时抽取混合物上层的油层,无法有效观察反应釜内混合物分层情况,不利于对油层精准分离,预聚物导出过程中,无法对反应釜排放端进行疏通与挂取,增加后续清洁负担且容易堵塞,除此外,装置无法对水与预聚物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并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聚溶液过滤系统及其过滤方法,解决了装置使用时无法及时脱气泡影响预聚物产品质量,无法对混合物上的油层进行有效抽离,增加后续过滤步骤等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预聚溶液过滤系统,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内夹层固定连接有加热环,所述反应釜上侧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反应釜外下侧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伸长端固定连接有与反应釜底端滑动连接的挡板,所述反应釜靠近挡板下端连接有输送件,所述反应釜正面固定连接有盖壳,所述反应釜上端连接有搅拌结构,所述反应釜上侧远离进料管端连接有与搅拌结构连接的抽气件;
[0006]所述搅拌结构由第二电机、锥齿轮组件、第一三通阀、抽液管、液泵、搅拌杆组件构成,所述第二电机、第一三通阀、液泵均与反应釜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锥齿轮组件与反应釜外上端连接,所述搅拌杆组件与反应釜内端连接,所述锥齿轮组件内端主动锥齿轮与第二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锥齿轮组件内端从动锥齿轮与搅拌杆组件连接,所述抽液管两侧分别与第一三通阀、液泵固定连接且连通;
[0007]所述搅拌杆组件由主体杆、搅拌叶、驱动件、丝杆、活动杆、输送管、抽液件构成,所述主体杆与锥齿轮组件内端从动锥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主体杆侧端与搅拌叶固定连接,所述主体杆内中端与驱动件连接,所述驱动件与反应釜连接,所述驱动件下端与丝杆连接,所述活动杆与主体杆滑动连接并与丝杆螺纹连接,所述输送管分别与主体杆、搅拌叶、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下端与抽液件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驱动件由驱动电机、导线组件、导电环、导电座构成,所述驱动电机、导电环均与主体杆固定连接,所述导线组件与主体杆连接,所述导电座与反应釜固定连接,
所述导线组件分别与驱动电机、导电环电性连接,所述导电环与导电座转动连接,所述导电座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
[0009]优选的,所述抽液件由第二气缸、支撑壳、导管组件、抽液板、连杆组件、刮片构成,所述第二气缸、支撑壳均与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导管组件与输送管固定连接并连通,所述导管组件与支撑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底端与抽液板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气缸伸长侧靠近支撑壳内端与连杆组件连接,所述导管组件与抽液板固定连接且连通,所述连杆组件两侧与刮片连接,两个所述刮片均与支撑壳滑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输送件由输送壳、第一电机、输送柱、滤网构成,所述输送壳上端与反应釜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输送壳内侧一端与第一电机固定连接,所述输送柱与输送壳转动连接并与第一电机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输送壳底侧靠近反应釜下端设有出水口,所述输送壳远离反应釜下端设有出料口,所述输送壳靠近出水口端与滤网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反应釜下侧设有内嵌密封垫圈且与挡板滑动连接的活动槽,所述盖壳通过固定螺钉与反应釜固定连接,所述盖壳内端设有内嵌耐热玻璃的观察槽。
[0013]优选的,所述抽气件由真空泵、第二三通阀、冷凝管、抽气管、抽气板构成,所述真空泵与反应釜外侧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抽气板与反应釜内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三通阀上端固定连接与第一三通阀上端固定连接的输送管。
[0014]优选的,所述真空泵排气端与第二三通阀固定连接,所述真空泵出气端与冷凝管固定连接且连通,所述抽气管两侧分别与冷凝管、抽气板固定连接且连通,所述冷凝管背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管。
[0015]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预聚溶液过滤系统及其过滤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6]步骤一:使用者通过进料管,将预聚溶液及相关反应液导入反应釜内,而后密封进料管,为加热环供电,加热环为反应釜加热,与此同时,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锥齿轮组件运作,锥齿轮组件带动搅拌杆组件转动,搅拌杆组件内的搅拌叶对反应釜内下端积攒的溶液搅拌并促进反应釜内壁附着的溶液脱落,在反应釜内高温及搅拌叶搅拌的作用下,溶液内的预聚物成型,而后关闭第二电机,待混合物静置沉降后,启动驱动件,驱动件内端驱动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活动杆及其下端抽液件向下运动,通过盖壳内嵌的耐热玻璃观察抽液件移动距离,待抽液件底端插入混合物分层最上端时,关闭驱动件,启动液泵,液泵通过抽液管、第一三通阀、输送管、导管组件、抽液板抽入油层,而后液泵将所抽取液排至待回收端,而后使得各环节复位,并启动第一气缸,第一气缸带动挡板收缩,积攒在挡板上方的预聚物及水的混合物导入输送壳内端,其中混合物中的水经输送壳下端出水口内的滤网排放至水回收端,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输送柱转动,输送柱对预聚物进行输送,最终预聚物运送至出料口时,在重力作用下,落入预聚物回收端完成回收;
[0017]步骤二:在步骤一中,启动真空泵、冷凝管,真空泵通过冷凝管、抽气管、抽气板对反应釜内气体进行抽取,而沉积物在输送管的作用下,其内端气泡被打散,其内端气体爆出,并被真空泵抽走,起到脱气泡的作用,而气体中的水蒸汽经过冷凝管时,预冷液化,并随排水管排放至相应位置;
[0018]步骤三:在步骤一中,预聚物与水混合物导出的过程中,启动第二电机,让搅拌杆组件恢复转动,使得驱动电机带动丝杆往复转动,往复转动的丝杆带动活动杆、抽液件沿垂
直方向做往复运动,与此同时,启动第二气缸、第二气缸通过连杆组件带动刮片伸展开,往复运动的抽液件对混合物进行捶打,而伸展开来的刮片对混合物进行刮擦,避免混合物中的预聚物凝固成块导致堵塞。
[0019]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反应釜底端疏通完毕后,启动第一气缸使得挡板复位,将进料管与外界连通并使得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换向,启动真空泵,真空泵通过抽气板、反应釜、进料管对外界气体进行抽取,而后气体经输送管、第一三通阀注入搅拌杆组件内的抽液件中,抽液件通过导管组件将气体经抽液板排出,排出气体对抽液板表面疏通的同时喷至挡板上端,挡板将气体沿反方向挡回,挡回气流对刮片表面附着杂质进行吹拂清洁。
[0020]有益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聚溶液过滤系统及其过滤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聚溶液过滤系统,包括反应釜(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内夹层固定连接有加热环(2),所述反应釜(1)上侧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料管(3),所述反应釜(1)外下侧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内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5),所述第一气缸(5)伸长端固定连接有与反应釜(1)底端滑动连接的挡板(6),所述反应釜(1)靠近挡板(6)下端连接有输送件(7),所述反应釜(1)正面固定连接有盖壳(8),所述反应釜(1)上端连接有搅拌结构(9),所述反应釜(1)上侧远离进料管(3)端连接有与搅拌结构(9)连接的抽气件(10);所述搅拌结构(9)由第二电机(91)、锥齿轮组件(92)、第一三通阀(93)、抽液管(94)、液泵(95)、搅拌杆组件(96)构成,所述第二电机(91)、第一三通阀(93)、液泵(95)均与反应釜(1)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锥齿轮组件(92)与反应釜(1)外上端连接,所述搅拌杆组件(96)与反应釜(1)内端连接,所述锥齿轮组件(92)内端主动锥齿轮与第二电机(91)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锥齿轮组件(92)内端从动锥齿轮与搅拌杆组件(96)连接,所述抽液管(94)两侧分别与第一三通阀(93)、液泵(95)固定连接且连通;所述搅拌杆组件(96)由主体杆(961)、搅拌叶(962)、驱动件(963)、丝杆(964)、活动杆(965)、输送管(966)、抽液件(967)构成,所述主体杆(961)与锥齿轮组件(92)内端从动锥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主体杆(961)侧端与搅拌叶(962)固定连接,所述主体杆(961)内中端与驱动件(963)连接,所述驱动件(963)与反应釜(1)连接,所述驱动件(963)下端与丝杆(964)连接,所述活动杆(965)与主体杆(961)滑动连接并与丝杆(964)螺纹连接,所述输送管(966)分别与主体杆(961)、搅拌叶(962)、活动杆(965)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965)下端与抽液件(967)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聚溶液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963)由驱动电机(9631)、导线组件(9632)、导电环(9633)、导电座(9634)构成,所述驱动电机(9631)、导电环(9633)均与主体杆(961)固定连接,所述导线组件(9632)与主体杆(961)连接,所述导电座(9634)与反应釜(1)固定连接,所述导线组件(9632)分别与驱动电机(9631)、导电环(9633)电性连接,所述导电环(9633)与导电座(9634)转动连接,所述导电座(9634)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电机(9631)为伺服电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聚溶液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液件(967)由第二气缸(9671)、支撑壳(9672)、导管组件(9673)、抽液板(9674)、连杆组件(9675)、刮片(9676)构成,所述第二气缸(9671)、支撑壳(9672)均与活动杆(965)固定连接,所述导管组件(9673)与输送管(966)固定连接并连通,所述导管组件(9673)与支撑壳(967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9671)底端与抽液板(9674)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聚溶液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缸(9671)伸长侧靠近支撑壳(9672)内端与连杆组件(9675)连接,所述导管组件(9673)与抽液板(9674)固定连接且连通,所述连杆组件(9675)两侧与刮片(9676)连接,两个所述刮片(9676)均与支撑壳(9672)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聚溶液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件(7)由输送壳(71)、第一电机(72)、输送柱(73)、滤网(74)构成,所述输送壳(71)上端与反应釜(1)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输送壳(71)内侧一端与第一电机(72)固定连接,所述输送柱(73)与输送壳(71)转动连接并与第一电机(72)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输送壳(71)底侧靠近反应釜
(1)下端设有出水口,所述输送壳(71)远离反应釜(1)下端设有出料口,所述输送壳(71)靠近出水口端与滤网(74)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聚溶液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下侧设有内嵌密封垫圈且与挡板(6)滑动连接的活动槽,所述盖壳(8)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春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青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