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脂脱色降酸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0163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食用油脂脱色降酸价装置,涉及食用油脂生产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食用油脂脱色降酸罐体和脱色加热机座,所述食用油脂脱色降酸罐体安装固定在脱色加热机座的上端位置上,所述脱色加热机座的下端中间设置有阀门排放管,所述阀门排放管的外侧位于脱色加热机座上设置有放置支撑脚,所述食用油脂脱色降酸罐体的后端外壁设置有外部固定板,所述食用油脂脱色降酸罐体的前端外壁设置有进液输送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食用油脂脱通过进液输送管输送到食用油脂脱色降酸罐体中,从而金属顶盖内侧的电动搅拌分液机构进行转动,使得在转动过程中有效均匀分散碱液输送机构输送的碱液,有效提高整体的降酸效率。有效提高整体的降酸效率。有效提高整体的降酸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食用油脂脱色降酸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食用油脂生产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食用油脂脱色降酸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食用油脂,也称作液体植脂末、液体奶精等,食用油脂有动物脂肪和植物油两大类,由于它们的来源、性状和稳定性等方面有所不同,因此,其营养价值也不同。动物脂防包括猪脂,牛、羊脂等动物体脂、乳脂,以及海洋鱼类的脂肪,植物油有豆油、菜籽油、花生油、棉籽油、芝麻油、葵花子油、亚麻油、核桃油、玉米油、米糠油等。食用油脂在进行脱色降酸价时,从而就需要相应的生产加工设备,在处理时,这样就需要用到食用油脂脱色降酸价装置。
[0003]目前,现有食用油脂脱色降酸价装置在使用时,整体在注入碱液进行混合降酸时,碱液不能均匀分布在罐体内侧,需要搅拌多次进行混合,使得整体酸碱中和时不是很高效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食用油脂脱色降酸价装置,食用油脂脱色降酸价时,食用油脂脱通过进液输送管输送到食用油脂脱色降酸罐体中,从而金属顶盖内侧的电动搅拌分液机构进行转动,使得在转动过程中有效均匀分散碱液输送机构输送的碱液,有效提高整体的降酸效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食用油脂脱色降酸价装置,包括食用油脂脱色降酸罐体和脱色加热机座,所述食用油脂脱色降酸罐体安装固定在脱色加热机座的上端位置上,所述脱色加热机座的下端中间设置有阀门排放管,所述阀门排放管的外侧位于脱色加热机座上设置有放置支撑脚,所述食用油脂脱色降酸罐体的后端外壁设置有外部固定板,所述食用油脂脱色降酸罐体的前端外壁设置有进液输送管,所述食用油脂脱色降酸罐体的上端设置有金属顶盖,所述金属顶盖的内侧位于食用油脂脱色降酸罐体的内部设置有电动搅拌分液机构,所述电动搅拌分液机构的外侧位于金属顶盖上设置有碱液输送机构,所述电动搅拌分液机构和脱色加热机座与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
[0007]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食用油脂脱色降酸价时,食用油脂脱通过进液输送管输送到食用油脂脱色降酸罐体中,从而金属顶盖内侧的电动搅拌分液机构进行转动,使得在转动过程中有效均匀分散碱液输送机构输送的碱液,从而完成食用油脂的降酸价,而搅拌过程中,脱色加热机座有效加热,这样便于对食用油脂脱色降酸罐体内部食用油脂进行加热脱色,食用油脂脱色降酸价后,人员打开脱色加热机座下端的阀门排放管,使得便于排放到指定位置上。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动搅拌分液机构包括中空主杆、分液镂空管、六
孔连接管、法兰连接杆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下端设置有法兰连接杆,所述法兰连接杆的下端设置有六孔连接管,所述六孔连接管的下端设置有中空主杆,所述中空主杆的外壁对称设置有多个分液镂空管,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金属顶盖上,所述六孔连接管固定连接在碱液输送机构上。
[0009]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因电动搅拌分液机构结构,从而便于分液搅拌混合使用。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碱液输送机构包括连接管头、输送弯管、中空套管和焊接圆环,所述连接管头的下端设置有焊接圆环,所述焊接圆环的下端设置有输送弯管,所述输送弯管的外端设置有中空套管,所述中空套管固定连接在电动搅拌分液机构上,所述焊接圆环固定连接在金属顶盖上。
[0011]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因碱液输送机构结构,从而便于输送碱液进行中和降酸。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脱色加热机座包括加热元件杆、加热机体、电源连接线和耐热壳体,所述耐热壳体的内侧设置有加热机体,所述加热机体的上端穿过耐热壳体设置有加热元件杆,所述加热机体的外端设置有电源连接线,所述电源连接线与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耐热壳体固定连接在食用油脂脱色降酸罐体上。
[0013]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因脱色加热机座结构,从而便于加热脱色使用。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金属顶盖和食用油脂脱色降酸罐体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且所述金属顶盖和食用油脂脱色降酸罐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胶垫。
[0015]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因金属顶盖和食用油脂脱色降酸罐体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从而金属顶盖和食用油脂脱色降酸罐体便于安装固定住,并且便于后期通过工具进行拆卸打开,而固定时,金属顶盖和食用油脂脱色降酸罐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胶垫,从而整体在固定时更加紧密牢固。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脱色加热机座和阀门排放管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且所述脱色加热机座和阀门排放管的连接处贯通。
[0017]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因脱色加热机座和阀门排放管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使得脱色加热机座和阀门排放管便于安装固定住,而脱色加热机座和阀门排放管的连接处贯通,这样通过阀门排放管便于控制排放使用。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食用油脂脱色降酸罐体和脱色加热机座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且所述食用油脂脱色降酸罐体和脱色加热机座的外侧处于同一直线上。
[0019]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因食用油脂脱色降酸罐体和脱色加热机座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使得食用油脂脱色降酸罐体和脱色加热机座便于安装固定住,而食用油脂脱色降酸罐体和脱色加热机座的外侧处于同一直线上,从而在使用时不会发生阻碍。
[002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动搅拌分液机构的下端位于脱色加热机座的上端内侧,且所述电动搅拌分液机构和脱色加热机座之间具有一定搅拌转动间隙。
[0021]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因电动搅拌分液机构和脱色加热机座之间具有一定搅拌转动间隙,使得电动搅拌分液机构在转动搅拌时不会损伤脱色加热机座。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3]1、通过设置有电动搅拌分液机构结构,从而便于转动搅拌分液混合,电动搅拌分液机构的驱动电机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金属顶盖上,使得驱动电机通过金属顶盖便于稳定放置,驱动电机在驱动时,从而便于带动法兰连接杆进行转动,法兰连接杆就会带动六孔连
接管进行转动,六孔连接管就会带动中空主杆进行转动,中空主杆在转动过程中,从而就会带动多个分液镂空管进行转动搅拌,使得有效搅拌食用油脂脱色降酸罐体内部食用油脂,而六孔连接管固定连接在碱液输送机构上,这样六孔连接管在转动过程中便于接收碱液输送机构的输送的碱液,从而六孔连接管在输送到中空主杆和分液镂空管中,这样中空主杆和分液镂空管在转动过程中可以输送碱液进行混合,使得酸碱中和更加均匀,有效提高降酸价的效率。
[0024]2、通过设置有碱液输送机构结构,使得可以稳定输送碱液到电动搅拌分液机构的内部,碱液输送机构的焊接圆环焊接固定连接在金属顶盖上,使得焊接圆环下端的输送弯管便于稳定放置,通过连接管头便于和外部碱液管道连接,接收碱液时,从而经过连接管头输送到输送弯管中,这样在输送到中空套管中,从而中空套管内腔的液体经过电动搅拌分液机构便于转动搅拌输送混合。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食用油脂脱色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食用油脂脱色降酸价装置,包括食用油脂脱色降酸罐体(5)和脱色加热机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油脂脱色降酸罐体(5)安装固定在脱色加热机座(6)的上端位置上,所述脱色加热机座(6)的下端中间设置有阀门排放管(8),所述阀门排放管(8)的外侧位于脱色加热机座(6)上设置有放置支撑脚(7),所述食用油脂脱色降酸罐体(5)的后端外壁设置有外部固定板(4),所述食用油脂脱色降酸罐体(5)的前端外壁设置有进液输送管(9),所述食用油脂脱色降酸罐体(5)的上端设置有金属顶盖(1),所述金属顶盖(1)的内侧位于食用油脂脱色降酸罐体(5)的内部设置有电动搅拌分液机构(2),所述电动搅拌分液机构(2)的外侧位于金属顶盖(1)上设置有碱液输送机构(3),所述电动搅拌分液机构(2)和脱色加热机座(6)与外部控制器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油脂脱色降酸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搅拌分液机构(2)包括中空主杆(21)、分液镂空管(22)、六孔连接管(23)、法兰连接杆(24)和驱动电机(25),所述驱动电机(25)的输出轴下端设置有法兰连接杆(24),所述法兰连接杆(24)的下端设置有六孔连接管(23),所述六孔连接管(23)的下端设置有中空主杆(21),所述中空主杆(21)的外壁对称设置有多个分液镂空管(22),所述驱动电机(25)固定连接在金属顶盖(1)上,所述六孔连接管(23)固定连接在碱液输送机构(3)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油脂脱色降酸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液输送机构(3)包括连接管头(31)、输送弯管(32)、中空套管(33)和焊接圆环(34),所述连接管头(31)的下端设置有焊接圆环(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彦辉
申请(专利权)人:华宁昌盛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