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行程振动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9914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大行程振动刀结构,涉及大行程振动刀设备领域:包括机架、移动机构、切割机构以及分离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龙门以及第一滑板,所述龙门滑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第一滑板滑动设置在龙门上;所述切割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传动组件以及切割刀具,伺服电机设置在第一滑板上,伺服电机通过分离机构与传动组件连接,传动组件设置在滑板上,传动组件的输出端与切割刀具连接。当切割柔性材料遇到硬物时,分离机构将伺服电机与传动组件分离,使切割刀停止工作,进而有效的对切割刀具保护。护。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行程振动刀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大行程振动刀设备领域,尤其适用于一种大行程振动刀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振动刀是利用刀片上下高频振动切割,切割效率较高,适用于碳纤维、皮革等材质较软的材料进行切割。
[0003]目前,公开号为CN110000842A,公开日为2019年07月12日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提出了一种振动刀切割机构,包括移动座、振动刀座、电动推杆和振动刀头,所述移动座上安装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振动刀座,振动刀座上安装有刀头,移动座上还安装有用于驱动振动刀座运动的电动推杆;在对柔性材料切割时,电动推杆将振动刀座以及刀头推出,振动刀座振动刀头对柔性材料进行切割。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柔性材料转移到切割台上时,柔性材料表面可能会沾有硬物,大行程振动刀切到硬物时,会将切割刀头会损坏,进而提高了切割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降低振动刀损坏的概率,减少生产成本,本技术提供一种大行程振动刀结构。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大行程振动刀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大行程振动刀结构,包括机架、移动机构、切割机构以及分离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龙门以及第一滑板,所述龙门滑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第一滑板滑动设置在龙门上;
[0008]所述切割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传动组件以及切割刀具,伺服电机设置在第一滑板上,伺服电机通过分离机构与传动组件连接,传动组件设置在滑板上,传动组件的输出端与切割刀具连接;
[0009]所述分离机构包括第一法兰、第二法兰、限位杆以及弹簧,所述第一法兰与传动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法兰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法兰上开设有半球形凹槽,所述第二法兰上开设有盲孔,所述弹簧设置在盲孔内,所述限位杆包括球形部以及滑动部,所述滑动部弹簧抵接,球形部与半球形凹槽的凹形面抵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伺服电机在通电时,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将会带动第二法兰转动,第二法兰带动限位杆进行旋转,进而带动第一法兰转动,第一法兰带动传动组件转动,进而带动切割刀具进行上下振动,进而实现对柔性材料的切割;在对柔性材料切割时,如果切割刀具接触到硬物时,第二法兰的扭力将会变大,进而使限位杆压缩弹簧,使限位杆脱离凹形孔,进而使第一法兰停止转动,进而使刀具停止振动,进而减小刀具损坏的概率,进而减少切割成本。
[0011]可选的,所述分离机构还包括紧固螺栓,所述第二法兰远离第一法兰的一端开设
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盲孔贯通,且所述紧固螺栓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且紧固螺栓与弹簧抵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切割不同材料时,需要更换不同的切割刀具,而不同的切割刀具所能承受的最大阻力不同,进而使限位杆从凹槽中脱出时所需的扭矩不同;通过拧动紧固螺栓,使弹簧伸长或缩短,进而调节了弹簧的弹力,改变了限位杆施加给第一法兰的压力,进而改变了限位杆从凹槽中脱出时所需的扭矩,满足了不同的切割刀具切割材料时的需求。
[0013]可选的,所述第二法兰上还设置有转动把手。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硬物清理工作完成后,操作人员通过把手转动第二法兰,使限位块抵接在第一法兰上的半球形凹槽,将机器通电进行切割。
[0015]可选的,所述分离机构还包括接触传感器,所述接触传感器设置在凹形孔内,所述接触传感器与伺服电机电信号连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在切割柔性材料切割刀具遇到硬物时,限位杆脱离第一法兰上的半球形凹槽,接触传感器感受不到限位杆的压力时,会将信号传递至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触发急停系统停止转动,进而减少电能的损耗。
[0017]可选的,所述第一滑板上还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气缸、托板以及第二滑板,所述第二滑板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板上,所述托板设置在第二滑板上,所述气缸设置在第一滑板上,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二滑板连接,所述传动组件、伺服电机均设置在托板上。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在切割柔性材料切割刀具遇到硬物时,限位杆脱离第一法兰上的半球形凹槽,由于限位杆脱离第一法兰后,切割刀具仍与硬物接触,此时操作人员将气缸接通电源,使气缸带动托板向上移动,带动切割刀具向上移动,使刀具远离硬物,进而方便工作人员对硬物的清理。
[0019]可选的,所述接触传感器与气缸电信号连接。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在切割柔性材料切割刀具遇到硬物时,限位杆脱离第一法兰上的半球形凹槽,接触传感器感受不到限位杆的压力时,会将信号传递至气缸,气缸驱动托板向上移动,使刀具远离硬物,减少了人工的使用。
[0021]可选的,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龙门上,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机架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第一滑板上,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龙门传动连接,且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均与接触传感器电信号连接。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在切割柔性材料切割刀具遇到硬物时,限位杆脱离第一法兰上的凹型孔,接触传感器感受不到限位杆的压力时,会将信号传递至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停止转动,使龙门与第一滑板停止滑动,在清理完硬物时,方便找到切口继续进行切割。
[0023]可选的,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警报器,所述警报器与接触传感器电信号连接。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在切割柔性材料切割刀具遇到硬物时,限位杆脱离第一法兰上的半球形凹槽,接触传感器感受不到限位杆的压力时,会将信号传递至警报器,警报器发出警报信号,以提醒工作人员对柔性材料上的硬物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图1中A部放大示意图;
[0027]图3为分离机构剖面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100、机架;110、警报器;200、切割机构;210、切割刀具;220、伺服电机;230、传动组件;300、移动机构;310、龙门;320、第一电机;330、第二电机;340、第一滑板;400、分离机构;410、第一法兰;411、半球形凹槽;412、接触传感器;420、第二法兰;421、盲孔;422、螺纹孔;423、把手;430、紧固螺栓;440、弹簧;450、限位杆;451、球形部;452、滑动部;500、升降机构;510、气缸;520、托板;530、第二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大行程振动刀结构,参照图1,一种大行程振动刀结构,包括机架100、移动机构300、切割机构200以及分离机构400,所述移动机构300包括龙门310以及第一滑板340,所述龙门310滑动设置在机架100上,所述第一滑板340滑动设置在龙门310上;所述切割机构200包括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行程振动刀结构,包括机架(100)、移动机构(300)、切割机构(200)以及分离机构(400),所述移动机构(300)包括龙门(310)以及第一滑板(340),所述龙门(310)滑动设置在机架(100)上,所述第一滑板(340)滑动设置在龙门(31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机构(200)包括伺服电机(220)、传动组件(230)以及切割刀具(210),伺服电机(220)设置在第一滑板(340)上,伺服电机(220)通过分离机构(400)与传动组件(230)连接,传动组件(230)设置在滑板上,传动组件(230)的输出端与切割刀具(210)连接;所述分离机构(400)包括第一法兰(410)、第二法兰(420)、限位杆(450)以及弹簧(440),所述第一法兰(410)与传动组件(23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法兰(420)与伺服电机(220)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法兰(410)与第二法兰(420)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法兰(410)上开设有半球形凹槽(411),所述第二法兰(420)上开设有盲孔(421),所述弹簧(440)设置在盲孔(421)内,所述限位杆(450)包括球形部(451)以及滑动部(452),所述滑动部(452)弹簧(440)抵接,球形部(451)与半球形凹槽(411)的凹形面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行程振动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机构(400)还包括紧固螺栓(430),所述第二法兰(420)远离第一法兰(410)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422),所述螺纹孔(422)与盲孔(421)贯通,且所述紧固螺栓(430)螺纹连接在螺纹孔(422)内,且紧固螺栓(430)与弹簧(440)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奥林刘红辰胡燕霞彭殿军黄尊茂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红太阳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