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活塞强度的活塞进出油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9904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提高活塞强度的活塞进出油孔结构,包括活塞本体(1),横向贯通活塞本体(1)壁面的销孔(2),以及竖向设置在活塞本体(1)裙部内腔的油孔(3),其特征在于:在销孔(2)与活塞本体(1)内壁之间横向设置有加强筋(4),所述加强筋(4)至少部分环绕且包覆所述油孔(3)的孔边缘区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台阶延伸设置,活塞的此处强度得到了提升,抗爆压能力进一步增加,并在加强了结构的同时,保证机油能顺利进入与排出油孔。能顺利进入与排出油孔。能顺利进入与排出油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活塞强度的活塞进出油孔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具体是一种提高活塞强度的活塞进出油孔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活塞与气缸、气缸盖等组成封闭的燃烧室空间,承受气体的压力,并通过连杆传递给曲轴,因此,活塞所处的工作条件极为恶劣,它是在高温、高负荷、高速运动、润滑不良以及冷却困难等情况下运作的。现有活塞采冷机油进行冷却,使机油从进油孔进入活塞的内冷油道从出油孔排出。
[0003]为了使机油能顺利进入与排出油孔,如图1所示,现有一般的油孔设置为相对于活塞销孔中心呈下凹趋势,距离销孔中心线大于5mm,即进出油孔太靠近活塞顶部,当活塞承受爆压大于180bar时,通过荧光探伤发现此种结构受力点B和靠近销孔2的一侧面C容易开裂。
[0004]公开于以上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皆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缺陷,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活塞强度的活塞进出油孔结构,增加抗爆压能力。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提高活塞强度的活塞进出油孔结构,包括活塞本体,横向贯通活塞本体壁面的销孔,以及竖向设置在活塞本体裙部内腔的油孔,其要点在于,在销孔与活塞本体内壁之间横向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至少部分环绕且包覆所述油孔的孔边缘区域。
[0008]具体的,所述加强筋竖向两侧呈倾斜面设置,所述加强筋的一竖侧面呈导流状倾斜向油孔的孔口处,另一竖侧面保持一定斜率倾斜至靠近活塞本体的裙部内腔底面。
[0009]具体的,所述加强筋顶部横向高出销孔中心线的距离为1

3mm。
[0010]具体的,所述强筋的顶部设置有圆角,圆角的半径为3

5mm。
[0011]具体的,所述加强筋横向延伸并靠近至销孔边缘处。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方案通过在活塞内壁设计横向的加强筋,且加强筋对油孔的边缘进行包覆,油孔一侧面对缸套驰加的横向受力点与靠近销孔的一侧面容易开裂的薄弱区域得到了加强,活塞的此处强度得到了提升,抗爆压能力进一步增加;
[0014]2、加强筋高度的限定能将油孔垫高,加强了入口区域的强度,此外也避免了给活塞喷油的喷嘴发生干涉;
[0015]3、加强筋的圆角设置以及导流状倾斜设置有利于进油冷却;
[0016]4、加强筋通过延伸至销孔边缘,提高了强度同时允许了轻微的塑形变形,避免脆断情况发生。
[0017]附图说明及附图标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现有技术活塞进出油孔结构剖视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高活塞强度的活塞进出油孔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提高活塞强度的活塞进出油孔结构剖视图。
[0021]图中,1

活塞本体,2

销孔,3

油孔,4

加强筋,5

圆角,A

缸套驰加的力,B

受力点, C

靠近销孔的一侧面,H

加强筋顶部横向高出销孔中心线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提高活塞强度的活塞进出油孔结构,参考图2

3所示,主要包括活塞本体1,销孔2,油孔3。本实施例的销孔2具有两个并相对贯穿活塞本体1两侧壁面,油孔 3设置于活塞本体1裙部内腔,并垂直于裙部内腔,油孔3包括出油孔和进油孔,可以分别对称位于在靠近两个销孔的侧旁,且油孔3与活塞本体1内的冷却油道相连通。
[0024]本实施例要点为,在销孔2与活塞本体1内壁之间横向设置有一个加强筋4,该加强筋4 环绕且包覆油孔3靠近活塞本体1中心的孔边缘部分区域。在活塞运动时,由于爆压经常大于180bar,爆振会使得缸套施加给活塞本体1一个横向的压力,油孔3区域由于进油的设计原因,加上材料及壁厚因素容易导致脆断,而本实施方式通过横向设置加强筋3,油孔3一侧面对缸套驰加的横向受力点B与靠近销孔2的一侧面容易开裂的薄弱区域C得到了加强,活塞的此处强度得到了提升,抗爆压能力进一步增加,达到了本实施例的目的。
[0025]为了使机油能顺利进入与排出油孔,加强筋4竖向两侧呈倾斜面设置,加强筋的一竖侧面呈导流状倾斜向油孔3的孔口处,有利于进油冷却;而另一竖侧面保持一定斜率倾斜至靠近活塞本体1的裙部内腔底面,进一步保证了油孔3内部一段油道薄壁区域的强度。
[0026]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技术方案,加强筋的4顶部设置有圆角5,圆角5的半径为3

5mm;加强筋4顶部横向高出销孔2中心线的距离H为1

3mm,此距离H以及圆角均控制了加强筋的厚度,在加强强度的同时也避免了给活塞喷油的喷嘴发生干涉。
[0027]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技术方案,加强筋4横向延伸并靠近至销孔2边缘处,由于销孔2 的壁厚较厚,使加强区域延伸至销孔2处,受力点随壁厚平滑过渡,允许了轻微的塑形变形,避免了只增强油孔3附近的壁厚,中间壁厚变薄形成脆断的情况发生。
[0028]虽然,上文中已经用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技术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活塞强度的活塞进出油孔结构,包括活塞本体(1),横向贯通活塞本体(1)壁面的销孔(2),以及竖向设置在活塞本体(1)裙部内腔的油孔(3),其特征在于:在销孔(2)与活塞本体(1)内壁之间横向设置有加强筋(4),所述加强筋(4)至少部分环绕且包覆所述油孔(3)的孔边缘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活塞强度的活塞进出油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4)竖向两侧呈倾斜面设置,所述加强筋的一竖侧面呈导流状倾斜向油孔(3)的孔口处,另一竖侧面保持一定斜率倾斜至靠近活塞本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良锦张锦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