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片烘燥废气排放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9859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胶片烘燥废气排放控制装置,旨在解决胶片烘燥时,烘燥废气排放的湿气控制不均匀,将导致整个烘房内的产品烘燥不均一,部分区域烘干过快,影响胶片质量的问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对胶片烘干的烘房,所述烘房的顶部两侧连通有回流管的两端,回流管上沿废气输出方向依次设有废气冷凝器、烘房风机和循环气加热器,且回流管上通过三通接头连通有排废总管,烘房的内顶壁上设有风道;还包括有安装于排废总管上的废气调节阀,以及用于随烘干进度控制废气调节阀开度的PLC控制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尤其适用于胶片的均衡烘干,具有较高的社会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有较高的社会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有较高的社会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片烘燥废气排放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助剂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胶片烘燥废气排放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胶片是一种应用于纺织品表面处理的助剂,溶解成胶水后可对纺织品进行表面涂层,用于改善纺织品的应用性能。在胶片的生产过程中,胶片的烘燥控制直接影响产品的外观甚至产品的粘度。在胶片烘燥时,若烘燥废气排放时的湿气控制不均匀,将导致整个烘房内的产品烘燥不均一,部分区域烘干过快,最终导致产品外观相对偏黄,粘度相对偏低,影响胶片质量。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胶片烘燥废气排放控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或至少缓解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胶片烘燥废气排放控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对胶片烘干的烘房,所述烘房的顶部两侧连通有回流管的两端,回流管上沿废气输出方向依次设有废气冷凝器、烘房风机和循环气加热器,且回流管上通过三通接头连通有排废总管,烘房对应回流管输出端位置的内顶壁上设有用于回流废气均衡输出的风道;
[0005]还包括有安装于排废总管上的废气调节阀,以及用于随烘干进度控制废气调节阀开度的PLC控制单元。
[0006]可选地,所述废气调节阀设置于排废总管对应烘房风机与循环气加热器之间的一段上。
[0007]可选地,所述风道包括布置于烘房内顶壁上并与回流管输出端相连通的条形风道壳体,条形风道壳体的底壁上形成有沿条形风道壳体分布的出风口,条形风道壳体内设有若干个呈台阶式递减并呈“¬”状的异形分隔板,异形分隔板将条形风道壳体的内腔分隔为若干个用于维持废气均匀回流的出风区域。
[0008]可选地,所述出风区域的输入端形成有用于回流废气分流输入的气相间隙,气相间隙中均安装有中继风机,且若干个中继风机的转速自上而下依次递减。
[0009]可选地,所述出风区域的出风口位置均设有风速传感器,且风速传感器与对应出风区域的中继风机联动以控制各出风区域出风量一致。
[0010]可选地,所述废气调节阀属于可为PLC控制单元控制的气动调节球阀。
[0011]本技术主要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通过PLC控制单元对排废总管上废气调节阀依据烘干进度进行开度调节,从而实现各烘房内的废气排放在合理的范围内,并提高胶片的烘干质量,且结合烘房风机,连续性的废气排放更易为RCO催化燃烧炉所处理,处理后排气中的氮氧化物浓度符合环保排放要求。
[0013]2、本技术中烘燥废气在风道内分流形成分区域的烘燥气体回流,且配合各个
中继风机的设置,依据出风区域的远近而驱动中继风机的转速依次递减,维持住各出风区域的烘燥气体均匀回流至烘房内,从而保证节能烘燥,最终使得烘燥的胶片产品外观、粘度均一稳定。
附图说明
[0014]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胶片烘燥废气排放控制装置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烘房10、回流管20、排废总管30、废气冷凝器40、烘房风机50、循环气加热器60、废气调节阀70、风道80、条形风道壳体801、异形分隔板802、出风区域803、气相间隙804、中继风机805、风速传感器90。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1

2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9]实施例1
[0020]一种胶片烘燥废气排放控制装置,参照附图1

2,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对胶片烘干的烘房10,所述烘房10的顶部两侧连通有回流管20的两端,回流管20上沿废气输出方向依次设有废气冷凝器40、烘房风机50和循环气加热器60,所述废气调节阀70设置于排废总管30对应烘房风机50与循环气加热器60之间的一段上,可以理解的是,废气冷凝器40对高温废气进行降温,避免高温废气损坏和腐蚀装置零件,循环气加热器60对降温后的回流部分废气进行再次加热,以维持烘房10内的烘干温度,且回流管20上通过三通接头连通有排废总管30,排废总管30与RCO催化燃烧炉相连,用于胶片烘干时排放的有机废气处理,以使排气中的氮氧化物浓度符合环保排放要求,烘房10对应回流管20输出端位置的内顶壁上设有用于回流废气均衡输出的风道80,避免烘房内的产品烘燥不均一;
[0021]还包括有安装于排废总管30上的废气调节阀70,以及用于随烘干进度控制废气调节阀70开度的PLC控制单元,本实施例中,所述废气调节阀70属于可为 PLC控制单元控制的气动调节球阀,型号可为DN100;
[0022]本实施例中,通过PLC控制单元对排废总管30上废气调节阀70依据烘干进度进行开度调节;具体的,烘干进度分为四个阶段并通过PLC控制单元实现阀门开度控制:
[0023]第一阶段,设定排放时间为3小时,阀门开度15%;
[0024]第二阶段,设定排放时间为2小时,阀门开度30%;
[0025]第三阶段,设定排放时间为4小时,阀门开度50%;
[0026]第四阶段,设定排放时间为4小时,阀门开度100%;
[0027]从而实现各烘房10内的废气排放在合理的范围内,并提高胶片的烘干质量,且结合烘房风机50,连续性的废气排放更易为RCO催化燃烧炉所处理,处理后排气中的氮氧化物浓度符合环保排放要求。
[0028]实施例2
[002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1

2所示,所述风道80包括布置于烘房10内
顶壁上并与回流管20输出端相连通的条形风道壳体801,条形风道壳体801的底壁上形成有沿条形风道壳体801分布的出风口,条形风道壳体801 内设有若干个呈台阶式递减并呈“¬”状的异形分隔板802,异形分隔板802将条形风道壳体801的内腔分隔为若干个用于维持废气均匀回流的出风区域803;出风区域803的输入端形成有用于回流废气分流输入的气相间隙804,气相间隙 804中均安装有中继风机805,且若干个中继风机805的转速自上而下依次递减;
[0030]本实施例中,条形风道壳体801内的回流废气分流自气相间隙804进入若干个出风区域803,形成分区域的烘燥气体回流,且配合各个中继风机805的设置,依据出风区域803的远近而驱动中继风机805的转速依次递减,维持住各出风区域803的烘燥气体均匀回流至烘房10内,从而保证节能烘燥,最终使得烘燥的胶片产品外观、粘度均一稳定。
[0031]本实施例中,参照附图1

2,所述出风区域803的出风口位置均设有风速传感器90,且风速传感器90与对应出风区域803的中继风机805联动以控制各出风区域803出风量一致,进一步加强调节出风量;
[0032]可以理解的是,通过风速传感器90获得的风速(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片烘燥废气排放控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对胶片烘干的烘房(10),其特征在于,所述烘房(10)的顶部两侧连通有回流管(20)的两端,回流管(20)上沿废气输出方向依次设有废气冷凝器(40)、烘房风机(50)和循环气加热器(60),且回流管(20)上通过三通接头连通有排废总管(30),烘房(10)对应回流管(20)输出端位置的内顶壁上设有用于回流废气均衡输出的风道(80);还包括有安装于排废总管(30)上的废气调节阀(70),以及用于随烘干进度控制废气调节阀(70)开度的PLC控制单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片烘燥废气排放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调节阀(70)设置于排废总管(30)对应烘房风机(50)与循环气加热器(60)之间的一段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片烘燥废气排放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80)包括布置于烘房(10)内顶壁上并与回流管(20)输出端相连通的条形风道壳体(801),条形风道壳体(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军田永刚熊建
申请(专利权)人:卫星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