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功耗植入式生物信息监测装置套装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9804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功耗植入式生物信息监测装置套装,滑动座和固定座配合借助植入用针将植入式电极插入皮下组织;出厂装配完成时:发射器主机和传感器组件分体式设计,传感器组件的植入式电极和植入用针用灭菌套筒包封住,保护套的上部套接在主壳体的下部外侧,滑动座、发射器组件和助针组件位于保护套和主壳体构成的包绕空间内;植入前,通过施加外力使传感器组件和发射器主机完成装配构成发射器组件,实现上述两者之间固定和电连接导通,去掉保护套的同时,保护套带动灭菌套筒离开发射器组件的底部,植入用针的插入段和植入式电极的植入段漏出;该套装能够延长发射器组件的货架寿命和降低植入式电极的灭菌成本。货架寿命和降低植入式电极的灭菌成本。货架寿命和降低植入式电极的灭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功耗植入式生物信息监测装置套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信息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低功耗植入式生物信息监测装置套装。

技术介绍

[0002]对于糖尿病群体来说,传统的指尖血糖仪存在有创、信息量有限、无法反映血糖波动及预警等缺点,已经满足不了部分人的需求,尤其是对血糖波动有着实时性传输要求的1型糖尿病患者及需要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意义重大。
[0003]出于对持续血糖监测的需要,需采用植入式生物传感器的一体式植入组件将传感器植入人体皮下组织,测量组织液间的血糖浓度是现实中可用的连续监测手段,它的单次使用寿命是一到两周,大大的减轻了连续指尖采血和静脉采血的过程所带来的痛苦。
[0004]现有技术中,发射器(用于发射监测到的生物信号的装置)结构体积小巧有助于提升佩戴体验,在目前的一体化产品中,发射器置入助射器内部时处于工作或静默状态,但无论上述哪种方式发射器与传感器组件已经完成电连接,在发射器较小的尺寸中,由于电池的尺寸受到限制,导致电池容量不大,需要硬件具有极低的功耗,才能满足产品的货架寿命(货架寿命,Shelf

life,又称保质期,或称包装有效期,它是对商品流通期内质量功效的保证与承诺)要求。在目前的一体化产品中,发射器与植入式感测电极是一体化设置的,在生产后植入人体前,需要进行消毒灭菌处理,杀毒灭菌需要一个比较大的包装盒,占用的空间比较大、成本高。
[0005]现有技术中,植入式生物传感器组件与发射器的主控电路是一体化连接好的,在使用完成后,植入式生物传感器组件随着主控电路一次性丢弃,造成巨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上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功耗植入式生物信息监测装置套装。
[0007]一种低功耗植入式生物信息监测装置套装,包括主壳体、滑动座、固定座、发射器组件和助针组件,还包括保护套和灭菌套筒;
[0008]滑动座和固定座支撑于主壳体,滑动座和固定座配合借助助针组件的植入用针将发射器组件的植入式电极插入皮下组织;
[0009]出厂装配完成时:灭菌套筒包封于植入用针和植入式电极的外侧,灭菌套筒的上部密封连接在发射器组件的底部,对于植入用针的插入段和植入式电极的植入段来说发射器组件的上下部处于隔离状态,灭菌套筒的下部和外部连接于保护套的底部中部的位置,保护套的底部中部设置可以固定连接灭菌套筒的结构;或,灭菌套筒的下部或外部连接于保护套的底部或侧部;保护套的上部套接在主壳体的下部外侧,滑动座、发射器组件和助针组件位于保护套和主壳体构成的包绕空间内,防止误触滑动座、发射器组件和助针组件;
[0010]植入前步骤C包括:去掉保护套的同时,保护套带动灭菌套筒离开发射器组件的底部,植入用针的插入段和植入式电极的植入段漏出。植入前的步骤至少包括步骤A、步骤B和
步骤C,步骤A和步骤B在步骤C之前。
[0011]本专利技术的关键点在于通过保护套的拆卸同步实现灭菌套筒的拆卸,从而实现了传感器组件的独立结构能够应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
[0012]优选的,发射器组件包括传感器组件和发射器主机,传感器组件包括植入式电极;传感器组件和发射器主机采用分体式可装配式设计,在出场时分体,在植入前才进行装配、通电,从而使得发射器主机在货架周期内处于断路状态,不会耗电,从而实现低功耗;发射器主机包括发射器机壳、PCBA 和发射器上盖;发射器机壳的底面粘接医用胶贴,发射器机壳内部设置凹槽与发射器上盖设置的凸起骨位构成止口限位,两者通过粘接剂固定,两者内部空间用于放置电路板、PCBA及元器件,PCBA顶面通过粘接剂固定于发射器上盖的内壁;
[0013]出厂装配完成时:传感器组件固定连接在灭菌套筒的上部,发射器主机卡在滑动座的下部,传感器组件和发射器主机呈分离状态,发射器主机设置有组件过孔,组件过孔的内壁上设置有2个以上的第一卡槽,传感器组件的壳体周侧设置有2个以上的第一卡扣;
[0014]植入前步骤B包括:保护套底面固定,保护套底面一般是临时固定、相对固定,例如用手扭住保护套的周侧也能实现保护套底面固定;按压主壳体,使得主壳体相对于保护套移动,当然在设计阶段已经预设了相对移动的空间和距离,这个可相对移动的空间和距离是通过设置防触发套实现的,在植入前步骤A中去掉防触发套后,才能使得主壳体带动固定座相对保护套靠近,固定座进而带动发射器主机相对固定设置在保护套上的传感器组件靠近,传感器组件和助针组件的上部穿过发射器主机设置的组件过孔,第一卡扣卡在第一卡槽处,传感器组件和发射器主机完成装配构成发射器组件,发射器组件完成了电连接。
[0015]这里的装配不仅仅包括物理的装配,还包括电路部分的装配连接,传感器组件相对于发射器主机的距离持续缩短,随后传感器组件上布置的第一卡扣卡在第一卡槽处,实现两者相对固定,传感器组件上布置4个金属弹片与发射器主机的PCBA模块设置的接触点相接触完成电导通,实现发射器主机开机激活。
[0016]优选的,还包括防触发套;
[0017]出厂装配完成时:防触发套的上半部分套接在主壳体的外侧,防触发套的下半部分套接在保护套的上部的外侧,防触发套的上顶面和下底面分别抵住主壳体的下部周侧台阶面和保护套的上部顶面,防触发套限制主壳体相对于保护套移动;防触发套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不要求完全对等均分,分成两部分的标准是大体能够对主壳体和防护套进行套接就可以。
[0018]植入前步骤A包括:去掉防触发套。
[0019]优选的,防触发套具有弹性,防触发套呈开口圆环状或称圆弧状,可以弹性张开,可以通过弹性张开的方式去掉防触发套,但是在装配的时候可以通过上下对位套接的方式实现装配;防触发套的开口处的一侧内部下部朝内伸出定位凸块,保护套的上部壁体设置有定位卡槽;防触发套的内壁体还是有上部贯通的竖直定位槽,主壳体的下部台阶面向下伸出竖直定位条;保护套与主壳体装配时和装配后,防触发套的定位凸块卡入定位卡槽,主壳体的竖直定位条卡入竖直定位槽。
[0020]定位凸块的上部的防触发套的壁体减薄成内立体槽,使得防触发套的开口处容易张开,也便于定位凸块与定位卡槽的装配。
[0021]优选的,主壳体的下部壁体开设有2个以上的下部贯通的拐角开口;拐角开口的开
口方向朝下,结构类似于一个水平镜像的7字形,或者说7字逆时针旋转90度的样子,每个拐角开口处的下部的主壳体的壁体的设置有一个装配卡位,装配卡位位于拐角开口的横向部分的偏内侧位置,使得主壳体可以相对于保护套有一个较大的旋转空间;保护套的上部壁体内侧设置有2 个以上的装配凸块;
[0022]出厂装配完成时:每个装配凸块卡入一个装配卡位处;
[0023]植入前步骤B还包括:保护套底面固定,按压主壳体,装配凸块从装配卡位处滑入拐角开口的横向部分;
[0024]植入前步骤C还包括:使得保护套相对主壳体旋转,装配凸块从下部贯通的拐角开口的横向部分转至竖向部分,保护套和主壳体脱离卡接关系,拔下保护套,使得主壳体脱离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功耗植入式生物信息监测装置套装,包括主壳体(2)、滑动座(5)、固定座(6)、发射器组件(8)和助针组件(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套(15)和灭菌套筒(12);所述滑动座(5)和固定座(6)支撑于所述主壳体(2),所述滑动座(5)和固定座(6)配合借助所述助针组件(10)的植入用针(101)将所述发射器组件(8)的植入式电极(811)插入皮下组织;出厂装配完成时:所述灭菌套筒(12)包封于所述植入用针(101)和植入式电极(811)的外侧,所述灭菌套筒(12)的上部密封连接在所述发射器组件(8)的底部,所述灭菌套筒(12)的下部和/或外部连接于所述保护套(15)的底部或侧部,所述保护套(15)的上部套接在所述主壳体(2)的下部外侧,所述滑动座(5)、发射器组件(8)和助针组件(10)位于所述保护套(15)和主壳体(2)构成的包绕空间内;植入前步骤C包括:去掉保护套(15)的同时,保护套(15)带动灭菌套筒(12)离开所述发射器组件(8)的底部,所述植入用针(101)的插入段和植入式电极(811)的植入段漏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低功耗植入式生物信息监测装置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器组件(8)包括传感器组件(81)和发射器主机(82),所述传感器组件(81)包括植入式电极(811);传感器组件(81)和发射器主机(82)可装配式设计;出厂装配完成时:传感器组件(81)固定连接在灭菌套筒(12)的上部,所述发射器主机(82)卡在所述滑动座(5)的下部,所述传感器组件(81)和发射器主机(82)呈分离状态,所述发射器主机(82)设置有组件过孔(821),所述组件过孔(821)的内壁上设置有2个以上的第一卡槽(8211),所述传感器组件(81)的壳体周侧设置有2个以上的第一卡扣(813);植入前步骤B包括:保护套(15)底面固定,按压主壳体(2),主壳体(2)带动滑动座(5)相对所述保护套(15)靠近,所述滑动座(5)进而带动发射器主机(82)相对传感器组件(81)靠近,所述传感器组件(81)和助针组件(10)的上部穿过所述组件过孔(821),所述第一卡扣(813)卡在所述第一卡槽(8211)处,所述传感器组件(81)和所述发射器主机(82)完成装配构成发射器组件(8)。3.如权利要求2所述低功耗植入式生物信息监测装置套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触发套(14);出厂装配完成时:所述防触发套(14)的上半部分套接在主壳体(2)的外侧,所述防触发套(14)的下半部分套接在所述保护套(15)的上部的外侧,所述防触发套(14)的上顶面和下底面分别抵住所述主壳体(2)的下部周侧台阶面和所述保护套(15)的上部顶面,所述防触发套(14)限制所述主壳体(2)相对于所述保护套(15)移动;植入前步骤A包括:去掉防触发套(14)。4.如权利要求3所述低功耗植入式生物信息监测装置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触发套(14)具有弹性,防触发套(14)呈开口圆环状,可以弹性张开;防触发套(14)的开口处的一侧内部下部朝内伸出定位凸块(141),保护套(15)的上部壁体设置有定位卡槽(155);防触发套(14)的内壁体还是有上部贯通的竖直定位槽(142),所述主壳体(2)的下部台阶面向下伸出竖直定位条(21);保护套(15)与主壳体(2)装配后,防触发套(14)的定位凸块(141)卡入所述定位卡槽(155),所述主壳体(2)的竖直定位条(21)卡入所述竖直定位槽(142)。5.如权利要求4所述低功耗植入式生物信息监测装置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
(2)的下部壁体开设有2个以上的下部贯通的拐角开口(22);每个拐角开口处的下部的主壳体(2)的壁体的设置有一个装配卡位(23);所述保护套(15)的上部壁体内侧设置有2个以上的装配凸块(156);出厂装配完成时:每个装配凸块(156)卡入一个装配卡位(23)处;植入前步骤B还包括:保护套(15)底面固定,按压主壳体(2),装配凸块(156)从装配卡位(23)处滑入拐角开口(22)的横向部分;植入前步骤C还包括:使得保护套(15)相对主壳体(2)旋转,所述装配凸块(156)从下部贯通的拐角开口(22)的横向部分转至竖向部分,拔下保护套(15),使得主壳体(2)脱离保护套(15)。6.如权利要求5所述低功耗植入式生物信息监测装置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2)的下部壁体还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定位指(24),所述定位指(24)的数量少于所述拐角开口(22)的数量,所述定位指(24)的两侧分别为一个拐角开口(22)的入口和另一个拐角开口(22)的外侧壁,所述保护套(15)的上部壁体设置有定位立柱(152);出厂装配完成时:每个装配凸块(156)卡入一个装配卡位(23)处,所述定位立柱(152)的一个竖直面抵住所述定位指(24)的一个竖直面;植入前步骤C还包括:所述装配凸块(156)从下部贯通的拐角开口(22)的横向部分转至竖向部分时,所述定位立柱(152)的另一个竖直面抵住所述另一个拐角开口(22)的外侧壁的竖直面。7.如权利要求2所述低功耗植入式生物信息监测装置套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助针组件(10),所述助针组件(10)包括植入用针(101)和针座(102),所述传感器组件(81)设置有针座过孔(812);出厂装配完成时:所述针座(102)的局部从上往下穿过所述针座过孔(812),所述针座(102)的上部被所述针座过孔(81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丹符盛李冠华张哲董青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刷新生物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