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载生长因子的丝素蛋白制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89601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负载生长因子的丝素蛋白制备系统,包括脱胶罐,脱胶罐包括外罐体和内罐体,内罐体与外罐体同轴设置;内罐体中设置有用于盛放待处理物质的处理腔;外罐体与内罐体之间形成溶液放置腔,内罐体上设置有贯穿其厚度的通孔,还包括滑移连接在溶液放置腔中的隔板;丝素蛋白是由生蚕丝经过一系列的操作后得到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就是脱胶,生蚕丝与酸性或碱性药剂混合进行脱胶;将待脱胶处理的生蚕丝放置在内罐体中,将处理药剂倒入至外罐体和内罐体之间的溶液放置腔,在重力的作用下,处理药剂从通孔处缓慢进入内罐体中,从下到上的逐步浸润内罐体中的生蚕丝,这种浸润方式相比起从上至下将处理液倒入生蚕丝中,浸润效果更好一些。浸润效果更好一些。浸润效果更好一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载生长因子的丝素蛋白制备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丝素蛋白加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负载生长因子的丝素蛋白制备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丝素蛋白,又称作蚕丝蛋白,是一种从蚕丝中提取的天然高分子纤维蛋白,含量约占蚕丝的70%~80%,含有多种氨基酸,其中甘氨酸(Gly)、丙氨酸(Ala)和丝氨酸(Ser)约占总组成的80%以上;由于丝素本身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理化性质,如良好的柔韧性和抗拉伸强度、透气透湿性、缓释性等,而且经过不同处理可以得到不同的形态,如纤维、溶液、粉、膜以及凝胶等,因此近些年在各种领域都得到了良好的应用,例如生物医药领域。
[0003]生蚕丝在加工成丝素蛋白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脱胶处理,现有的脱胶装置存在一定缺陷,脱胶的效果不好,并且脱胶后的蚕丝不便于收集,给使用带来不便,混合的效果不好会导致药剂无法有效混合到罐体的各个角落,蚕丝无法有效的与药剂反应脱胶,并且脱胶后的蚕丝无法统一收集起来,最后的残留会导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负载生长因子的丝素蛋白制备系统。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负载生长因子的丝素蛋白制备系统,包括脱胶罐,所述脱胶罐包括外罐体和内罐体,所述内罐体与外罐体同轴设置;所述内罐体中设置有用于盛放待处理物质的处理腔;所述外罐体与内罐体之间形成溶液放置腔,所述内罐体上设置有贯穿其厚度的通孔,还包括滑移连接在溶液放置腔中的隔板。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丝素蛋白在制备过程时,是由生蚕丝经过一系列的操作后得到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就是脱胶,向生蚕丝与酸性或碱性药剂混合进行脱胶;将待脱胶处理的生蚕丝放置在内罐体中,将处理药剂倒入至外罐体和内罐体之间的溶液放置腔,在重力的作用下,处理药剂从通孔处缓慢进入内罐体中,从下到上的逐步浸润内罐体中的生蚕丝,这种浸润方式相比起从上至下将处理液倒入生蚕丝中,浸润效果更好一些。
[0007]作为优选,所述隔板垂直与溶液放置腔侧壁设置。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处理液受到污染。
[0009]作为优选,所述通孔设置有多组。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罐体为柱形,通孔阵列设置在其圆周侧壁,可使处理液均匀的流入进内罐体中的处理腔。
[0011]作为优选,还包括与隔板连接且驱动其纵向移动的驱动机构。
[0012]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采用驱动气缸。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机构可以驱动隔板纵向运动,从而使溶液放置腔中的气压增加,迫使其中的处理液快速的从通孔进入至处理腔中。
[0014]作为优选,还包括底座,所述脱胶罐设置在底座上。
[0015]作为优选,还包括设置在外罐体上且与溶液放置腔连通的出液孔,还包括螺纹旋接在出液孔中的活塞。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处理结束后,可取下隔板,打开活塞,处理腔中的液体流入至溶液放置腔中,再从出液孔中流出,处理后的生蚕丝位于处理腔中,方便捞取。
[0017]作为优选,所述内罐体上设置有与处理腔连通的开口,还包括螺纹连接在内罐体用于封闭处理腔的罐盖。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于处理生蚕丝的处理液大多为碱性或者酸性,因此挥发后对人体有一定的损伤,在内罐体上设置罐盖,既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生蚕丝不受外界污染,同时还能减少处理液挥发进入空气中,对操作人员也是一种保护。
[0019]作为优选,还包括设置在罐盖上的通气孔。
[0020]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1、丝素蛋白在制备过程时,是由生蚕丝经过一系列的操作后得到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就是脱胶,向生蚕丝与酸性或碱性药剂混合进行脱胶;将待脱胶处理的生蚕丝放置在内罐体中,将处理药剂倒入至外罐体和内罐体之间的溶液放置腔,在重力的作用下,处理药剂从通孔处缓慢进入内罐体中,从下到上的逐步浸润内罐体中的生蚕丝,这种浸润方式相比起从上至下将处理液倒入生蚕丝中,浸润效果更好一些。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实施例中整体结构剖视图。
[0023]图中,1、脱胶罐;11、外罐体;111、溶液放置腔;112、隔板;12、内罐体;113、出液孔;114、活塞;121、处理腔;122、通孔;123、罐盖;124、通气孔;2、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26]实施例:
[0027]一种负载生长因子的丝素蛋白制备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脱胶罐1,脱胶罐1包括外罐体11和内罐体12,内罐体12与外罐体11同轴设置;内罐体12中设置有用于盛放待处理物质的处理腔121;外罐体11与内罐体12之间形成溶液放置腔111,内罐体12上设置有贯穿其厚度的通孔122,还包括滑移连接在溶液放置腔111中的隔板112。
[0028]如图1所示,隔板112垂直与溶液放置腔111侧壁设置。
[0029]如图1所示,通孔122设置有多组,内罐体12为柱形,通孔设置在内罐体12的圆周侧壁且沿圆周侧壁阵列设置。
[0030]如图1所示,还包括与隔板112连接且驱动其纵向移动的驱动机构。
[0031]如图1所示,驱动机构采用驱动气缸,在驱动气缸的驱动作用下,隔板112可以在溶液放置腔中上下移动,向下运动时,可以增强溶液放置腔中气压,迫使其中的处理腔快速的
从通孔处进入内罐体中。
[0032]如图1所示,还包括底座2,脱胶罐1设置在底座2上。
[0033]如图1所示,还包括设置在外罐体11上且与溶液放置腔111连通的出液孔113,还包括螺纹旋接在出液孔113中的活塞114,活塞114螺纹连接在出液孔113中时,出液孔113可认为是闭合状态。
[0034]如图1所示,内罐体12上设置有与处理腔121连通的开口,还包括螺纹连接在内罐体12用于封闭处理腔121的罐盖123。
[0035]如图1所示,还包括设置在罐盖123上的通气孔124。
[0036]工作原理:
[0037]丝素蛋白在制备过程时,是由生蚕丝经过一系列的操作后得到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就是脱胶,向生蚕丝与酸性或碱性药剂混合进行脱胶;将待脱胶处理的生蚕丝放置在内罐体中,将处理药剂倒入至外罐体和内罐体之间的溶液放置腔,在重力的作用下,处理药剂从通孔处缓慢进入内罐体中,从下到上的逐步浸润内罐体中的生蚕丝,这种浸润方式相比起从上至下将处理液倒入生蚕丝中,浸润效果更好一些;还可利用隔板向下运动,利用气压加速处理液从通孔处进入内罐体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载生长因子的丝素蛋白制备系统,包括脱胶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胶罐(1)包括外罐体(11)和内罐体(12),所述内罐体(12)与外罐体(11)同轴设置;所述内罐体(12)中设置有用于盛放待处理物质的处理腔(121);所述外罐体(11)与内罐体(12)之间形成溶液放置腔(111),所述内罐体(12)上设置有贯穿其厚度的通孔(122),还包括滑移连接在溶液放置腔(111)中的隔板(1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负载生长因子的丝素蛋白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12)垂直与溶液放置腔(111)侧壁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负载生长因子的丝素蛋白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22)设置有多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负载生长因子的丝素蛋白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隔板(112)连接且驱动其纵向移动的驱动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饶义伟陶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苏豪生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