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挡风被的电动车挡风板,包括通过支架设于电动车上的前挡板,所述前挡板下侧通过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有挡风被,所述挡风被包括被体,所述被体的中上部开设有让位孔,所述让位孔的下端向下延伸至被体的下端形成开缝,所述开缝将被体的中部和下部平分成左片和右片,所述左片和右片通过在开缝处设置第二连接件使其可拆分连接。其解决了现有挡风板设置的下挡片容易被风吹起,且当女性穿裙子使用时容易走光的问题,其使用时,挡风被位于车头和使用者的腿之间,从而实现抗风保暖的目的,且不易走光。走光。走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挡风被的电动车挡风板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动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挡风被的电动车挡风板。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骑自行车、电动车或者摩托车的人越来越多,在骑行时,速度越快,与风相对的速度越大,因此风对人体的作用力越大,尤其在风较大或者寒冷的冬天,需要加上挡风板来为人们挡风御寒,挡风板也可用于限制如沙子、石子、虫子等异物打到人体,消除安全隐患。
[0003]现有的电动车挡风板结构大部分本申请人的在先专利202022974646.3中所示,包括挡风板和下挡片,其中,下挡片的设置,可增加挡风板的遮挡面积,但在实际使用时,由于下挡片采用透明膜片,又是通过自然下垂地设于车头前侧,当风较大时,下挡片容易被风吹起,达不到很好的防风效果,且当女性穿裙子使用时容易走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带挡风被的电动车挡风板。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挡风被的电动车挡风板,包括通过支架设于电动车上的前挡板,所述前挡板下侧通过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有挡风被,所述挡风被包括被体,所述被体的中上部开设有让位孔,所述让位孔的下端向下延伸至被体的下端形成开缝,所述开缝将被体的中部和下部平分成左片和右片,所述左片和右片通过在开缝处设置第二连接件使其可拆分连接。
[0006]进一步地改进,所述被体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叠层设置的高密度防水布、防水涂层、隔热珍珠棉层和防晒银涂层。
[0007]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挡风板包括中部具有镂空的架体、设于架体的镂空处的透明板,所述架体的下侧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挡风被可拆卸连接。
[0008]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架体的下端两侧还分别设有一个套管,所述支架通过调整结构插接于套管内,所述调整结构包括开设于套管上的条形孔以及通过V形弹簧设于连接支架上且可卡入条形孔内的卡珠,所述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与套管的轴向垂直,使卡珠卡入条形孔内后,所述连接支架与架体之间仍可实现转动。
[0009]进一步地改进,每个套管上的条形孔至少设有两个。
[0010]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为拉链、按扣、卡扣、纽扣、粘扣带、磁扣和绑带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11]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具有让位孔的挡风被与挡风板连接,将连接有挡风被的挡风板通过支架安装在电动车上,而后通过让位孔和开缝使得挡风被的左片和右片绕过车头连接成一体,使用时,挡风被位于车头和使用者的腿之间,从而实现抗风保暖的目的,且拆装便利,不易走光;被体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叠层设置的高密度防水布、防水涂层、隔热珍珠棉层和防晒银涂层,使本技术具有
防晒、隔热、防水挡风的特点;挡风板主体采用中部具有镂空的架体,使得挡风板整体结构更为稳定;挡风板和支架通过条形孔配合卡珠使用,使得挡风板与支架之间可转动,具体的,当挡风板拆下后,直接转动支架,使支架与挡风板之间的夹角呈0
°
,即可实现支架的收纳;同时,由于支架可相对挡风板转动,使其可适用多种宽度的车头安装,适用性广;每个套管上的条形孔至少设有两个,其沿套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便于调节挡风板的高度。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挡风被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挡风被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技术前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是图4中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7]图6是图5中支架转动的变化结构示意图;
[0018]图7是本技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标:
[0020]1、前挡板;11、架体;12、透明板;13、窗口;14、窗户板;15、套管;2、挡风被;21、左片;22、右片;23、让位孔;24、开缝;201、高密度防水布;202、防水涂层;203、隔热珍珠棉层;204、防晒银涂层;3、支架;41、毛面;42、钩面;5、第二连接件;61、条形孔;62、V形弹簧;63、卡珠。
具体实施方式
[0021]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2]参考图1
‑
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挡风被的电动车挡风板,包括通过支架3设于电动车上的前挡板1,所述挡风板包括中部具有镂空的架体11、设于架体11的镂空处的透明板12,所述透明板12上开设有窗口13,所述窗口13上端可开合地设有窗户板14,所述架体11的下侧通过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有挡风被2,所述第一连接件为粘扣带,其包括固定设于架体11上的毛面41和设于挡风板上的钩面42,所述挡风被2包括被体,所述被体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叠层设置的高密度防水布201、防水涂层202、隔热珍珠棉层203和防晒银涂层204,所述被体的中上部开设有让位孔23,所述让位孔23的下端向下延伸至被体的下端形成开缝24,所述开缝24将被体的中部和下部平分成左片21和右片22,所述左片21和右片22通过在开缝24处设置第二连接件5使其可拆分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5为拉链。
[0023]所述架体11的下端两侧还分别与其一体成型的设有一个套管15,所述支架3通过调整结构插接于套管15内,所述调整结构包括开设于套管15上的条形孔61以及通过V形弹簧62设于连接支架3上且可卡入条形孔61内的卡珠63,所述条形孔61的长度方向与套管15的轴向垂直,使卡珠63卡入条形孔61内后,所述连接支架3与架体11之间仍可实现转动。
[0024]在实际应用中,每个套管15上的条形孔61至少设有两个,便于调节挡风板的高度。
[0025]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可以采用拉链、按扣、卡扣、纽扣、磁扣和绑带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第二连接件5亦可以为按扣、卡扣、纽扣、粘扣带、磁扣和绑带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26]本技术通过设置具有让位孔23的挡风被2与挡风板连接,将连接有挡风被2的挡风板通过支架3安装在电动车上,而后通过让位孔23和开缝24使得挡风被2的左片21和右片22绕过车头连接成一体,使用时,挡风被2位于车头和使用者的腿之间,从而实现抗风保暖的目的,且拆装便利,不易走光;被体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叠层设置的高密度防水布201、防水涂层202、隔热珍珠棉层203和防晒银涂层204,使本技术具有防晒、隔热、防水挡风的特点;挡风板主体采用中部具有镂空的架体11,使得挡风板整体结构更为稳定;挡风板和支架3通过条形孔61配合卡珠63使用,使得挡风板与支架3之间可转动,具体的,当挡风板拆下后,直接转动支架3,使支架3与挡风板之间的夹角呈0
°
,即可实现支架3的收纳;同时,由于支架3可相对挡风板转动,使其可适用多种宽度的车头安装,适用性广。
[0027]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挡风被的电动车挡风板,包括通过支架设于电动车上的前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板下侧通过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有挡风被,所述挡风被包括被体,所述被体的中上部开设有让位孔,所述让位孔的下端向下延伸至被体的下端形成开缝,所述开缝将被体的中部和下部平分成左片和右片,所述左片和右片通过在开缝处设置第二连接件使其可拆分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挡风被的电动车挡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被体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叠层设置的高密度防水布、防水涂层、隔热珍珠棉层和防晒银涂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挡风被的电动车挡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包括中部具有镂空的架体、设于架体的镂空处的透明板,所述架体的下侧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挡风被可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仁雨,
申请(专利权)人:伊仁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