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装置及其校正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8186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扫描装置,包括:第一光机、第二光机及校正机构。第一光机用来扫描文件的一面。第二光机用来扫描文件的另一面。第二光机相对于第一光机可移动地配置在扫描装置内。校正机构配置在扫描装置内,并且与第一光机相对,用来校正第一光机所产生的文件影像的色阶,校正机构包括:校正片及弹性组件。弹性组件一端固定在扫描装置内。其中,第二光机提供作用力在校正片上,使得校正片与第一光机之间产生相对位移。其中当作用力消失时,弹性组件就释放弹性恢复力,使校正片移动到起始位置。通过第一光机及校正片间产生相对位移,从而可以使第一光机做动态的校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校正机构,且特别涉及一种扫描装置的校正机构。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及工作里,扫描仪主要用于扫描文件及照片影像等,将影像转换成电子文 件以方便储存、传送整理及修改等。在扫描仪中,自动馈纸式扫描仪用来扫描双面文件及 影像,以便使用者进行扫描,并节省扫描的时间。参照图1A,图1A是自动馈纸式扫描仪的示意图。自动馈纸式扫描仪100(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包括本体101及自动馈纸器103。本体101内包括下光机107及校正 片108。自动馈纸器103包括上光机105,通过上光机105及下光机107扫描文件的不同面,上下光机得以读取文件不同面的影像数据。当扫描仪100在每次进行开机或暖机时,扫描仪100都会先进行扫描校正片,以该校 正片的影像数据作为系统的色阶校正与补偿的依据,并且改善扫描仪可能造成的影像色偏 问题。同时参照图1A及图1B,图1B是显示上光机及校正片相对位置的示意图。目前的扫 描方式是将校正片108固定在本体101内,校正片108是固定的,同时上光机105也是固 定的。因此,上光机105在校正时一直扫描至校正片108上的同一条扫描线(Scan line), 这是静态的校正方式。例如图1B所示,上光机105永远只扫描Ax位置上的扫描线。而校 正片108上A0、 Al至An等位置上对应的扫描线就永远不会被扫描到。这样作法的缺点在 于当校正片108上的Ax位置例如沾染有污点或灰尘的情形发生时,则校正片108所能提 供的基准便不太正确。当然扫描仪100的扫描质量也就会备受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态的校正机构,使得扫描仪光机在进行色阶 校正时,不会因为校正片上有污点或灰尘而无法得到正确的参考数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出一种扫描装置,包括第一光机、第二光机及校正机构。第 一光机用来扫描文件的一面。第二光机用来扫描文件的另一面。第二光机相对于第一光机 可移动地配置在扫描装置内。校正机构配置在本体内,校正机构包括校正片及弹性组件。弹性组件一端固定在扫描装置内。其中,第二光机对校正片提供作用力,使得校正片与第 一光机之间产生相对位移。其中当作用力消失时,弹性组件就释放弹性恢复力,使校正片 移动到起始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又提出一种校正机构,其配置在扫描装置内,扫描装置还包括第 二光机及该校正机构。第二光机与第一光机相对。校正机构包括校正片及弹性组件。弹 性组件一端固定在扫描装置内。其中,第二光机对校正片施力,使得校正片与第一光机之 间产生相对位移。其中,当作用力消失时,弹性组件就释放弹性恢复力,使校正片移动到 起始位置。附图说明图1A是显示自动馈纸式扫描仪的示意图。图1B是显示上光机及校正片相对位置的示意图。图2A是显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扫描装置的示意图。图2B是显示校正机构与第一光机及第二光机相对关系的示意图。图2C是显示第一光机及校正片相对关系的示意图。图3是显示第二实施例的第二光机及校正片相对关系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面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第一实施例参照图2A,其显示基于本专利技术的扫描装置的示意图。扫描装置200包括平台202、自 动馈纸器203及本体201。扫描装置200例如是自动馈纸式扫描仪。自动馈纸器203上配 置有第一光机205。自动馈纸器203配置于本体201上,本体201内包括第二光机207及 校正机构209。第二光机207可移动地配置在本体201内。校正机构209包括校正片208 及弹性组件210,校正片208及弹性组件210位于平台202的下方。自动馈纸器203用来 输送文件222,而配置在自动馈纸器203内的第一光机205用来扫描文件222的一面。本 体201内的第二光机207用来扫描文件222的另一面。校正机构209中的弹性组件210 — 端固定在本体201内。请参照图2B,图2B为显示校正机构与第一光机及第二光机相对关系的示意图。在扫描装置200开机或暖机时,文件222此时尚未被扫描,而扫描装置200会先进行色阶校正。 第二光机207会先在平台202下方.平行于平台200移动。由于第二光机207及校正片208 具有干涉高度h,当第二光机207沿着平台202往Bl方向移动到与校正片208产生干涉时, 第二光机207就对校正片208产生作用力,使校正片208也会往Bl方向进行移动。而同 时,与校正片208相邻的弹性组件210也会跟着被压縮。当弹性组件210被压縮时,会储 存弹性恢复力在弹性组件210内。弹性组件210的主要作用在于提供弹性恢复力。当第二 光机207作用在校正片208的作用力消失后,第二光机207就脱开而不再干涉校正片208, 而通过储存在弹性组件210内的弹性恢复力使校正片208回到起始位置。因此,弹性组件 210可为弹簧或弹性体,重点是只要弹性组件210能使校正片208恢复到起始位置即可。 第二光机207作用在校正片208的方式当然不仅有「推」的方式,也可采用「拉」的方式。 弹性组件210的另一端可与校正片208连接。因此,弹性组件210可被压縮也可被拉伸。 所以,当第二光机207拉动校正片208时,弹性组件210也被拉伸。待作用力消失后,弹 性组件210就拉动校正片208恢复到初始位置。以下将说明动态校正的过程。请参照图2C,图2C为显示第一光机及校正片相对关系的示意图。校正片是具有单一 灰阶的标准片。假设在tO时间点时,第一光机205所撷取对应校正片208的起始位置为 An,第一光机205可取得An点上的扫描线的影像。由于校正片208被第二光机207推动, 因此在不同时间点时第一光机205会撷取校正片208上不同位置的扫描线的影像。例如在 tx时间点时,第一光机205对应撷取Ax位置上的扫描线的影像,在tn的时间点上撷取 AO位置上的扫描线的影像。在理论上,校正片208的每一条扫描线的影像都应相同。但实 际上,在多次使用扫描装置后,校正片208很可能在第一光机205所扫描的某一条扫描线 上沾染有灰尘或污点若第一光机205只扫描1条扫描线作为校正的依据,则会使得校正 结果有所偏差。因此,若能撷取多条扫描线的影像数据,扫描装置可以对多条扫描线的影 像数据比较,并且排除不正常影像数据,就不需担心校正片208上沾染有灰尘或污点的问 题。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本实施例利用第二光机直接接触校正片来带动校正片移动,其中 第二光机还可利用非接触力例如磁力来带动校正片进行移动。请参照图3,图3是显示第 二实施例的第二光机及校正片相对关系的示意图。通过扫描装置300分别设置两磁性组件 314a及314b在第二光机307及校正片308上,第二光机307可不需直接接触校正片308 就朝一个方向例如L方向带动校正片308移动。当校正片308移动超过一定长度时,弹性组件310的拉力T则大于校正片308及第二光机307间的磁力M,因此弹性组件310就会 将校正片308拉回到起始位置。当然也可采用电磁控制的方式,当校正片308移动超过一 定长度时切断电源,使弹性组件310将校正片308拉回。本专利技术上述第一及第二实施例所揭示的扫描装置及其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机,用来扫描文件的一面;第二光机,用来扫描该文件的另一面,相对于所述第一光机可移动地配置在所述扫描装置内;以及校正机构,包括校正片;其中,所述第二光机对所述校正片提供作用 力,使得所述校正片与所述第一光机之间产生相对位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机,用来扫描文件的一面;第二光机,用来扫描该文件的另一面,相对于所述第一光机可移动地配置在所述扫描装置内;以及校正机构,包括校正片;其中,所述第二光机对所述校正片提供作用力,使得所述校正片与所述第一光机之间产生相对位移。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机构还包括弹性组件,所 述弹性组件一端固定在所述本体内,其中,当所述作用力消失时,所述弹性组件就释放弹 性恢复力,使所述校正片移动到起始位置。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扫描装置还包括用来置放所述文 件的平台,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光机与所述第二光机中间,所述校正片及所述弹性组件与所 述第二光机位于同一侧。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是弹簧或弹性体。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装置还包括自动馈纸器, 所述第一光机位于所述自动馈纸器内。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装置是自动馈纸式扫描仪。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机推动所述校正片,使 得所述校正片与所述第一光机之间产生相对位移。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机推动所述校正片并且 压縮所述弹性组件。9.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校正 片连接。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机拉动所述校正片,使 得所述校正片与所述第一光机之间产生相对位移。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金荣陈继耀
申请(专利权)人:虹光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