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逃生绳梯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逃生绳梯,属于逃生绳索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楼层建筑迅速增加,高楼层成为城市居民居住和办公的主要场所。与低楼层相比,高楼层建筑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比如火灾、地震等意外紧急情况发生时,非常难以逃生。目前我国消防应急救援装备能力与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已严重失衡,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装备的举高和远射能力远远落后于高层建筑的高度发展,现有的消防水罐车喷水灭火能力仅仅为8层楼高,最高的云梯车举高能力也只有15层左右,对于更高的高层建筑火灾来说,这些应急救援装备只能是“望楼兴叹”;二是装备的体积庞大、机动性差,受道路交通、建筑周边环境影响严重,经常因复杂的地形、障碍阻挡而延误时机;三是装备的救援能力差,现有云梯车一次升降只能营救2至3人,一旦遇上高楼火灾,不能满足现场实际救援需要。
[0003]为了改变这种被动状况,一些厂家和科研单位积极开展多元化的救援逃生技术研究,开发出各种救生绳、网梯等逃生装备。但现有该类装备普遍存在使用难度大,实施逃生不方便,对于没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逃生绳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头端眼环、主体眼环和末端眼环;所述主体眼环包括:主体第一眼环和主体第二眼环;所述头端眼环和所述末端眼环分别位于所述主体部的两端,所述主体第一眼环和所述主体第二眼环位于所述头端眼环和所述末端眼环之间、交叉分布于所述主体部的两侧;所述主体部、所述头端眼环、所述主体眼环和所述末端眼环由绳体对折后一次成型;对折后,所述绳体包括位于对折点两侧的第一绳体和第二绳体;所述头端眼环是由靠近对折点的所述第一绳体和所述第二绳体形成的环状结构;所述主体第一眼环是由所述第一绳体对折形成的环状结构;所述主体第二眼环是由所述第二绳体对折形成的环状结构;所述末端眼环是由分别位于绳体两端的所述第一绳体和所述第二绳体形成的环状结构;所述主体部是由所述第一绳体和所述第二绳体形成的绳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绳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端眼环靠近所述主体部的位置为所述头端眼环的末端;在所述头端眼环的末端,所述第一绳体和所述第二绳体通过编织方式连接;所述主体第一眼环靠近所述主体部的位置为所述主体第一眼环的末端;在所述主体第一眼环的末端,所述第一绳体之间通过编织方式连接;所述主体第二眼环靠近所述主体部的位置为所述主体第二眼环的末端;在所述主体第二眼环的末端,所述第二绳体之间通过编织方式连接;所述末端眼环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位置为所述末端眼环的末端;在所述末端眼环的末端,所述第一绳体和所述第二绳体通过编织方式连接;在所述主体部位置,所述第一绳体和所述第二绳体之间通过编织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桂彬,姜润喜,沈明,刘瑞强,宋炳涛,方文青,张曼,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海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