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厢厢板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7900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厢厢板组件,包括位于底部的边梁,所述边梁呈U形,且所述边梁上的U形槽朝向外侧;所述边梁的上设置有折叠厢板,所述折叠厢板转动安装在所述边梁上,所述折叠厢板向外转动后卡入所述U形槽内;所述折叠厢板向内转动后竖向设置在边梁上部。上述车厢厢板组件,设置有位于底部的边梁,且边梁上设置有朝向外侧的U形槽,折叠厢板通过铰链设置在边梁上,在具体使用时,可以将厢板折叠后隐藏到边梁的U形槽内,解决了车辆厢板打开后超宽且无法固定的问题。与此同时,此折叠厢板具有普通厢板的全部功能。此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经济实用,提高了使用安全性,降低了使用成本,减少了人工作业强度,适合进行大规模推广。适合进行大规模推广。适合进行大规模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厢厢板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挂车、半挂车等运输车辆的车厢,具体涉及车厢的侧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厢板是挂车、半挂车等运输车辆上装的结构部件,承担着构成箱体、装载货物并承受相应力量的作用。常见的车厢厢板开启方式为下开、吊开以及侧开,此三种方式在厢板开启后均会凸出车体最宽部位,且厢板无法固定。在停放或短途运行时超宽的厢板部位会给附近交通带来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车厢厢板组件,旨在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车厢厢板开启时后超宽、凸出车辆侧面,在停发或短途运行时会给附近的交通带来危险。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车厢厢板组件,包括位于底部的边梁,所述边梁呈U形,且所述边梁上的U形槽朝向外侧;所述边梁的上设置有折叠厢板,所述折叠厢板转动安装在所述边梁上,所述折叠厢板向外转动后卡入所述U形槽内;所述折叠厢板向内转动后竖向设置在边梁上部。
[0005]优选的,所述折叠厢板包括下节厢板,所述下节厢板通过铰链固定在所述U形槽上侧内壁上。
[0006]再优选的,所述下节厢板的下部设置有U形板,所述U形板的下部横板从所述U形槽的上侧外端延伸向所述U形槽上侧中部的铰链上,所述U形板的竖向板向上延伸,述U形板的上部横板向所述下节厢板的下端延伸。
[0007]再优选的,还包括上节厢板,所述上节厢板和所述下节厢板通过铰链铰接在一起。
[0008]优选的,所述折叠厢板的外侧焊接有固定挡板。
[0009]优选的,车厢厢板组件还包括立柱,所述边梁和立柱分别设置有固定扣,在所述折叠厢板立起时以及所述厢板折叠时,所述固定扣用于固定所折叠厢板。
[0010]本技术提供的车厢厢板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上述车厢厢板组件,设置有位于底部的边梁,且边梁上设置有朝向外侧的U形槽,折叠厢板通过铰链设置在边梁上,在具体使用时,可以将厢板折叠后隐藏到边梁的U形槽内,解决了车辆厢板打开后超宽且无法固定的问题。与此同时,此折叠厢板具有普通厢板的全部功能。此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经济实用,提高了使用安全性,降低了使用成本,减少了人工作业强度,适合进行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3]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
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车厢厢板组件展开时的剖视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车厢厢板组件从展开到收拢时的剖视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在图2的基础上,车厢厢板组件从继续收拢时的剖视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在图3的基础上,车厢厢板组件从更进一步收拢时的剖视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车厢厢板组件的折叠厢板完全收拢至U形槽内时的剖视示意图。
[0019]附图标号说明:
[0020]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前、后、内、外、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4]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5]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另外,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7]实施例1
[0028]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厢厢板组件,包括位于底部的边梁1,所述边梁1呈U形,且所述边梁1上的U形槽朝向外侧;所述边梁1的上设置有折叠厢板,所述折叠厢板转动安装在所述边梁1上,所述折叠厢板向外转动后卡入所述U形槽内;所述折叠厢板向内转动后竖向设置在边梁1上部。
[0029]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收起折叠厢板时,由于折叠厢板转动安装在边梁1上,折叠厢板可以翻转,且翻转至U形槽内,进而实现折叠厢板的收起。折叠厢板收起后,由于折叠厢板整体在U形槽内,并不凸出车辆侧面,不会影响车厢两侧的安全。当需要使用折叠厢板时,只需向内转动,使折叠厢板展开后竖向设置在边梁1上部,实现常规厢板的功能。当然,上述厢板竖向展开后,还需通过可开启和关闭的固定装置进行固定,以避免厢板活动;上述固定装置可以是插销、锁杆等任意现有的固定方式。
[0030]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折叠厢板包括下节厢板5,所述下节厢板5通过铰链固定在所述U形槽上侧内壁上。上述铰链位于U形槽的上侧内壁上,当下节厢板5以铰链为轴转动时,能够带动下节厢板5进入U形槽内。
[0031]更具体的,所述下节厢板5的下部设置有U形板6,该U形板6应包括下部的下部横板,中部的竖板和上部的上部横板,所述U形板6的下部横板从所述U形槽的上侧外端延伸向所述U形槽上侧中部的铰链上,所述U形板6的竖向板向上延伸,所述U形板6的上部横板向所述下节厢板5的下端延伸。上述U形板6的设置,可以将下节厢板5与U形槽上侧中部的铰链连接起来,同时也便于翻转下节厢板5。
[0032]更具体的,考虑到折叠厢板展开后的高度较大,且边梁1过高时影响成本以及车辆整体力学性能,在本实施例还设置有上节厢板4,所述上节厢板4和所述下节厢板5通过铰链铰接在一起。
[0033]具体的,所述折叠厢板的外侧焊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厢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底部的边梁,所述边梁呈U形,且所述边梁上的U形槽朝向外侧;所述边梁的上设置有折叠厢板,所述折叠厢板转动安装在所述边梁上,所述折叠厢板向外转动后卡入所述U形槽内;所述折叠厢板向内转动后竖向设置在边梁上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厢板包括下节厢板,所述下节厢板通过铰链固定在所述U形槽上侧内壁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厢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节厢板的下部设置有U形板,所述U形板的下部横板从所述U形槽的上侧外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B六二D三三零二七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华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