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床主轴的内部润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6977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车床主轴的内部润滑机构,包括底壳,所述底壳的上方设置有上壳,所述底壳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中设置接油箱,所述上壳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二放置槽的表面设置有隔震垫,所述第二放置槽中放置有供油箱,所述供油箱的下表面设置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的表面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出油管的表面设置有滴油管;通过给主轴在运转时添加润滑油,保证主轴的正常运转,同时摒弃了传统的手动增加润滑油,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同时还避免了人手动增添润滑油导致润滑油的洒落,节约了资源,还保证了对主轴增加润滑油加注量的精准与达到全方位润滑效果。准与达到全方位润滑效果。准与达到全方位润滑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车床主轴的内部润滑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车床机械
,具体为一种用于车床主轴的内部润滑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车床是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机床,机床主轴指的是机床上带动工件或刀具旋转的轴。
[0003]在现有技术中对于车床主轴的内部添加润滑油,能使主轴的转动不受影响对组件之间起到润滑作用,但现有技术中对于车床主轴内部增添润滑油时需要手动增加,现有的方式为人工控制增加润滑油,但给油量和排油量没有良好的控制,加注量不精准,达不到润滑的实际要求,人工加润滑油会有少量的洒落,且润滑油也会对工作平台的表面产生污染,清洁很不方便,且对于主轴表面流落的润滑油也得不到收集,不能循环利用造成浪费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车床主轴的内部润滑机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床主轴的内部润滑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车床主轴的内部润滑机构,包括底壳,所述底壳的上方设置有上壳,所述底壳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中设置接油箱,所述上壳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二放置槽的表面设置有隔震垫,所述第二放置槽中放置有供油箱,所述供油箱的下表面设置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的表面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出油管的表面设置有滴油管,所述滴油管的表面设置有出油口,所述滴油管的接口表面设置有夹持垫,所述夹持垫的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中卡合设置有减速海绵,所述底壳和上壳之间设置有主轴。
[0006]优选的,所述底壳为“凹”字形结构,底壳和上壳的表面通过螺旋杆连接安装,第一放置槽为“凹”字形结构,且第二放置槽与第一放置槽均对应设置,隔震垫贴合设置在第二放置槽的表面,且隔震垫为橡胶材质。
[0007]优选的,所述出油管为软管,且出油管设置在供油箱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出油管贯穿上壳的表面设置,所述出油管的出油端口与滴油管的接口处相连接,所述滴油管的接口处包裹出油管的靠下端表面。
[0008]优选的,所述滴油管为半圆形结构,且滴油管的接口处开设在滴油管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出油口设置有多组,且出油口排列设置在滴油管的下表面,出油口贯穿主轴的表面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夹持垫为橡胶材质,且夹持垫设置在滴油管的接口处,且夹持垫为圆环形结构,所述卡槽为“匚”字形结构。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本技术提出的通过给主轴在运转时添加润滑油,保证主轴的正常运转,同
时摒弃了传统的手动增加润滑油,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同时还避免了人手动增添润滑油导致润滑油的洒落,节约了资源,还保证了对主轴增加润滑油加注量的精准与达到全方位润滑效果;
[0012]2.本技术提出的通过安装电磁阀可以更好的控制给油量,且可随时随地对主轴进行润滑,且还设置有减速海绵,可以有效的对润滑油的流速得到二次限制,对于未被主轴所接触的润滑油被接油箱收集,可循环利用避免造成浪费。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5]图中:底壳1、上壳2、第一放置槽3、接油箱4、第二放置槽5、隔震垫6、供油箱7、出油管8、电磁阀9、滴油管10、出油口11、夹持垫12、卡槽13、减速海绵14、主轴15。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车床主轴的内部润滑机构,包括底壳1,底壳1为“凹”字形结构,底壳1和上壳2的表面通过螺旋杆连接安装,底壳1的上方设置有上壳2,底壳1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放置槽3,第一放置槽3为“凹”字形结构,第一放置槽3中设置接油箱4,主轴15表面残留的润滑油沿接油箱4的接口进入接油箱4中,被接油箱4进行收集循环利用避免浪费,上壳2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放置槽5,第二放置槽5与第一放置槽3均对应设置,第二放置槽5的表面设置有隔震垫6,隔震垫6对供油箱7进行包裹保护,避免供油箱7在主轴运转时产生晃动,从而实现对供油箱7进行防护,隔震垫6贴合设置在第二放置槽5的表面,且隔震垫6为橡胶材质;
[0018]第二放置槽5中放置有供油箱7,供油箱7的下表面设置有出油管8,出油管8为软管,且出油管8设置在供油箱7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出油管8贯穿上壳2的表面设置,出油管8的出油端口与滴油管10的接口处相连接,出油管8的表面设置有电磁阀9,出油管8的表面设置有滴油管10,滴油管10为半圆形结构,且滴油管10的接口处开设在滴油管10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滴油管10的接口处包裹出油管8的靠下端表面,滴油管10的表面设置有出油口11,出油口11设置有多组,滴油管10表面中间的出油口11顶持在减速海绵14的下表面,且出油口11排列设置在滴油管10的下表面,出油口11贯穿主轴15的表面设置,滴油管10的接口表面设置有夹持垫12,夹持垫12为橡胶材质,且夹持垫12设置在滴油管10的接口处,且夹持垫12为圆环形结构;
[0019]夹持垫12的表面开设有卡槽13,卡槽13为“匚”字形结构,卡槽13中卡合设置有减速海绵14,在实际使用时,供油箱7内的润滑油沿出油管8逐渐与减速海绵14相接触,减速海绵14开始对润滑油进行吸收,待减速海绵14对润滑油吸收到足量时,减速海绵14表面的润滑油开始滴落,润滑油分别进入滴油管10表面开设的出油口11中,此时润滑油11沿出油口
11滴落至主轴15的表面,随着主轴15的不停转动,润滑油11对主轴15的内部进行全方位的润滑,保证主轴15的工作正常运行。
[0020]工作原理:本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首先将供油箱7表面的油盖打开,将润滑油倒入进供油箱7中,将润滑油倒入完成后拧上盖子,然后手动启动电磁阀9,供油箱7内的润滑油沿出油管8逐渐与减速海绵14相接触,减速海绵14开始对润滑油进行吸收,待减速海绵14对润滑油吸收到足量时,减速海绵14表面的润滑油开始滴落,润滑油分别进入滴油管10表面开设的出油口11中,此时润滑油11沿出油口11滴落至主轴15的表面,随着主轴15的不停转动,润滑油11对主轴15的表面部分进行全方位的润滑,对主轴15润滑完成后,主轴15表面残留的润滑油沿接油箱4的接口进入接油箱4中,被接油箱4进行收集循环利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002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床主轴的内部润滑机构,包括底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的上方设置有上壳(2),所述底壳(1)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放置槽(3),所述第一放置槽(3)中设置接油箱(4),所述上壳(2)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放置槽(5),所述第二放置槽(5)的表面设置有隔震垫(6),所述第二放置槽(5)中放置有供油箱(7),所述供油箱(7)的下表面设置有出油管(8),所述出油管(8)的表面设置有电磁阀(9),所述出油管(8)的表面设置有滴油管(10),所述滴油管(10)的表面设置有出油口(11),所述滴油管(10)的接口表面设置有夹持垫(12),所述夹持垫(12)的表面开设有卡槽(13),所述卡槽(13)中卡合设置有减速海绵(14),所述底壳(1)和上壳(2)之间设置有主轴(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床主轴的内部润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为“凹”字形结构,底壳(1)和上壳(2)的表面通过螺旋杆连接安装,第一放置槽(3)为“凹”字形结构,且第二放置槽(5)与第一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青龙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锐捷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