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颅内球囊扩张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6843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颅内球囊扩张导管,包括手柄、应力释放管和推送杆,手柄、应力释放管和推送杆依次连接,推送杆包括推送杆尖端、螺旋切割结构段、推送杆支撑段,螺旋切割结构段位于推送杆尖端和推送杆支撑段之间,推送杆的硬度由推送杆支撑段至推送杆尖端逐渐减小,螺旋切割结构段的硬度可保证足够的硬度减少力在传导过程中的损耗的同时具有较好的颅内血管通过性,减少了低硬度的推送杆尖端的长度,作用在手柄上的力能够在颅内球囊扩张导管有效传导,从而增加操作的精度。从而增加操作的精度。从而增加操作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颅内球囊扩张导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颅内球囊扩张导管。

技术介绍

[0002]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由于颅内血管内壁硬化或增厚,弹性差,管腔变窄变导致的,颅内球囊扩张导管此疾病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相比于传统的开颅手术治疗或者药物治疗,颅内球囊扩张导管一方面能够直接对颅内血管进行直接介入而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另一方面对患者的创伤较小。
[0003]由于颅内血管较为曲折,颅内球囊扩张导管远离手柄一端要求有较低的硬度,才容易在颅内血管通过。而材料的硬度越低,材料的长度越长,力在颅内球囊扩张导管传导过程中的损耗将增加,操作精准度下降,颅内球囊扩张导管靠近手柄的一端要求具有较高的硬度。
[0004]现有技术申请号为201821888505.6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颅内球囊扩张导管,其推送杆由海波管和弹簧、具有螺纹结构的海波管、具有变径结构的芯丝中的一种或几种结构的组合构成,芯丝可提供较低的硬度,颅内血管通过性好,但是海波管、弹簧、具有螺纹结构的海波管硬度较高,颅内血管通过性差,因此芯丝需要的长度较长,力在推送杆传导过程中损耗较大,不能有效传导,进而降低操作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包括手柄、应力释放管和推送杆,手柄、应力释放管和推送杆依次连接,推送杆包括推送杆尖端、螺旋切割结构段、推送杆支撑段,螺旋切割结构段位于推送杆尖端和推送杆支撑段之间,推送杆的硬度由推送杆支撑段至推送杆尖端逐渐减小。<br/>[0006]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如下:本技术使用了螺旋切割结构段与推送杆尖端代替了芯丝,螺旋切割结构段设置在高硬度推送杆支撑段和低硬度的推送杆尖端之间,推送杆的硬度由推送杆支撑段至推送杆尖端逐渐减小,螺旋切割结构段的硬度可保证足够的硬度减少力在传导过程中的损耗的同时具有较好的颅内血管通过性,减少了低硬度的推送杆尖端的长度,作用在手柄上的力能够在颅内球囊扩张导管有效传导,从而增加操作的精度。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颅内球囊扩张导管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推送杆结构示意图;
[0009]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0010]图4为推送杆尖端俯视图;
[0011]附图标记:手柄1、应力释放管2、推送杆3、推送杆尖端31、螺旋切割结构段32、推送杆支撑段33、内管4、外管5、显影标记6、球囊7、Tip头 8、快速交换口9。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3]如图1至图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颅内球囊扩张导管,包括手柄1、应力释放管2和推送杆3,手柄1、应力释放管2和推送杆3依次连接,推送杆3包括推送杆尖端31、螺旋切割结构段32、推送杆支撑段33,螺旋切割结构段32位于推送杆尖端31和推送杆支撑段33之间,推送杆3的硬度由推送杆支撑段33至推送杆尖端31逐渐降低。
[0014]推送杆尖端31硬度低,推送杆支撑段33硬度高,螺旋切割结构段32 设置在高硬度推送杆支撑段33和低硬度的推送杆尖端31之间,推送杆3的硬度由推送杆支撑段33至推送杆尖端31逐渐减小,螺旋切割结构段32的硬度可保证足够的硬度减少力在传导过程中的损耗的同时具有较好的颅内血管通过性,减少了低硬度的推送杆尖端31的长度,作用在手柄上的力能够在颅内球囊扩张导管有效传导,从而增加操作的精度。
[0015]作为优选实施例,推送杆支撑段33与应力释放管2相连接。
[0016]螺旋切割结构段32中的邻的两个螺旋切割距离越小,其硬度越低。作为优选实施例,螺旋切割结构段32靠近推送杆尖端31的相邻的两个螺旋切割距离为2

3mm,螺旋切割结构段32靠近推送杆支撑段33的相邻的两个螺旋切割距离为0.5

0.8mm。
[0017]作为优选实施例,推送杆尖端31连接有内管4。内管4可由高分子材料构成,相较于推送杆尖端31硬度更低,且抗扭性能更强,在颅内血管的通过性更好。
[0018]作为优选实施例,推送杆尖端31、螺旋切割结构段32及内管4的外表面包覆有外管5,外管5可由高分子材料构成,可对推送杆尖端31、螺旋切割结构段32及内管4起到保护的作用,且减少使用时对颅内血管的摩擦
[0019]作为优选实施例,推送杆支撑段33和内管4的外表面还设置有显影标记6,用于定位进入颅内血管在颅内球囊扩张导管。
[0020]作为优选实施例,颅内球囊扩张导管还包括球囊7和Tip头8,球囊7 和Tip头8设置在内管4远离推送杆3的一端。
[0021]作为优选实施例,球囊7套设于内管4上,球囊7与外管5密封连接。
[0022]作为优选实施例,Tip头8呈锥形,Tip头8沿远离球囊7方向逐渐变细,如此设计可以增加颅内球囊扩张导管在颅内血管的通过性。
[0023]作为优选实施例,颅内球囊扩张导管还包括快速交换口9,快速交换口 9设置于内管4和推送杆尖端31的连接处。使用本技术时,导丝可从快速交换口9快速插入或取出,无需使用特殊加长导丝即可完成导向作用。
[002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的导丝是指用于引导颅内球囊扩张导管沿着血管行走的细丝。
[0025]作为优选实施例,推送杆3的材质为不锈钢。不锈钢具有足够的硬度和韧性,保证了推送杆支撑段33提供较高的硬度,且能够加工成较低硬度的推送杆尖端31、螺旋切割结构段32。
[0026]作为优选实施例,螺旋切割结构段32的切割深度为0.01

0.1mm。
[0027]作为优选实施例,螺旋切割结构段32的切割宽度为0.01

0.05mm。
[0028]如图4,作为优选实施例,推送杆尖端31为铲形结构,增加推送杆3的推送性。
[0029]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专利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专
利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专利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颅内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1)、应力释放管(2)和推送杆(3),所述手柄(1)、所述应力释放管(2)和所述推送杆(3)依次连接,所述推送杆(3)包括推送杆尖端(31)、螺旋切割结构段(32)、推送杆支撑段(33),所述螺旋切割结构段(32)位于所述推送杆尖端(31)和所述推送杆支撑段(33)之间,所述推送杆(3)的硬度由所述推送杆支撑段(33)至所述推送杆尖端(31)逐渐降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颅内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杆支撑段(33)与所述应力释放管(2)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颅内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切割结构段(32)靠近所述推送杆尖端(31)的相邻的两个螺旋切割距离为2

3mm,所述螺旋切割结构段(32)靠近所述推送杆支撑段(33)的相邻的两个螺旋切割距离为0.5

0.8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颅内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杆尖端(31)连接有内管(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颅内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杆尖端(31)、所述螺旋切割结构段(32)及所述内管(4)的外表面包覆有外管(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颅内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杆支撑段(33)和所述内管(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美鹏葛俊琦田洁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泥丸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