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医用开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6329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多功能医用开口器,包括一个带有操作把手的卡持体,靠近卡持体端部设有横向贯通的卡槽,卡槽的开口端上设有卡钳,与卡钳平行排列、在卡槽一侧内壁上嵌有曲柄连接的砂轮片。卡钳包括相互对应的左、右钳体和用于驱动左、右钳体的两组驱动装置以及两个操控按钮和一个电源。左、右钳体分列在卡槽开口端的两侧。曲柄和砂轮片固定在卡持体上,砂轮片的顶端低于卡钳的钳口啮合面。利用可调节钳口大小的钳体,实现了临床中快速开启多种瓶体、罐体的需要,同时,利用砂轮片、穿刺针、计时器、直尺、医用瞳孔灯等结构丰富了功能,简化了操作步骤,不仅满足了临床使用需要,更适合在急救过程中快速、安全使用。安全使用。安全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医用开口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产品,特别涉及一种方便临床救护使用的多功能医用开口器,属于医疗用品领域。

技术介绍

[0002]ICU是急危重症患者监护和抢救的工作场所,入住ICU的患者均为重症及急危重症,随时都有病情变化需要抢救的危险。ICU内所使用的药品及物品种类繁多,形状不同、大小不一。其中,具有开口功能和开启瓶盖的护理开口器是最常用工具之一,其结构类似开启酒瓶的启瓶器,虽能满足一定型号的铝盖、塑料盖的开启以及瓶体的开口处理,但结构固定、功能单一,可满足开启的瓶体型号有限,特别是在抢救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工具辅助各种治疗过程,如手工切割玻璃安瓶的砂轮片、分离注射器针头的分离器、观察瞳孔的手电、穿孔用的穿刺针、计时器等等,多种工具的使用不仅会增加操作过程的复杂性,影响抢救速度,而且会因为数量较多,使用频繁,给抢救过程的安全性造成一定影响。
[0003]于是,设计一种以开启各类瓶盖为主要功能和载体,集开口、穿刺、照明等多种辅助功能为一身的多功能医用开口器,就成为本技术想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情况和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临床上可满足各种瓶体、盖体进行开口处理的同时,还可具有多种辅助治疗工具作用的多功能医用开口器,以简化临床辅助治疗工具的使用数量,提高临床辅助治疗工具使用过程的方便性、灵活性和安全性。
[0005]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多功能医用开口器,包括一个带有操作把手的卡持体,靠近卡持体端部设有横向贯通的卡槽,卡槽的开口端上设有卡钳,与卡钳平行排列、在卡槽一侧内壁上嵌有曲柄连接的砂轮片。卡钳包括相互对应的左、右钳体和用于驱动左、右钳体的两组驱动装置以及两个操控按钮和一个电源。左、右钳体分列在卡槽开口端的两侧。操控按钮设置在操作把手上。电源设置在操作把手内。曲柄和砂轮片固定在卡持体上,曲柄的弯曲方向与卡槽内壁的弯曲方向相同,砂轮片的顶端低于卡钳的钳口啮合面。
[0007]所述卡持体上设有通孔,通孔中设有能向外推出的穿刺针。
[0008]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相互传动连接的电机和传动齿轮,电机和传达齿轮设置在卡持体内,左、右钳体的后端分别卡持在卡持体内的导槽中,左、右钳体的后端分别设有与传动齿轮相啮合的齿条。
[0009]所述操作把手的端部设有医用瞳孔灯。
[0010]所述操作把手上设有计时开关和计时器。
[0011]所述操作把手上设有直尺。
[0012]所述操作把手和卡持体为一体结构,操作把手为一个直角的梯形体。
[0013]本技术所述多功能医用开口器的有益效果包括:
[0014]1、利用可调节钳口大小的钳体,实现了临床中开启多种瓶体、罐体的需要,方便了使用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5]2、曲柄连接的砂轮片不仅结构强度高,耐用性好,而且在卡槽中对安瓿进行临床划痕处理,安全性好,操作稳定、可靠;
[0016]3、设置在通孔中的穿刺针,在使用时可以快速推出使用,使用后可退回到通孔中进行隐藏保护,提高了穿刺针临床使用的安全性,方便了使用过程;
[0017]4、计时功能、照明功能和直尺功能,从多方面满足了临床使用需要,简化了临床需携带多种工具的步骤,实现了多功能组合和快速使用。
[0018]5、组合、改进后的多功能医用开口器特别适合在临床急救过程中使用。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所述多功能医用开口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0]图2为本技术所述多功能医用开口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1]图3为所述卡持体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1、图2、图3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3]本技术所述的多功能医用开口器,包括一个带有操作把手9的卡持体1,本例中,操作把手9和卡持体1为一体结构,操作把手9为一个直角的梯形体。为方便使用,卡持体1的顶端为圆弧状,卡持体1的末端与梯形操作把手9的小截面端相连。
[0024]为实现开启各类盖体的功能,在靠近卡持体1的端部设有横向贯通的卡槽15,卡槽15的开口端上设有可调节钳口宽度的卡钳。本例中,卡钳包括相互对应的左、右钳体6,11和用于驱动左、右钳体6,11的两组驱动装置以及两个操控按钮27和一个电源23。左、右钳体6,11分列在卡槽15的开口端两侧,左、右钳体6,11的后端分别卡持在卡持体1内的导槽中,同时,在左、右钳体6,11的后端分别设有传动用的齿条8。驱动装置包括相互传动连接的电机2和传动齿轮3。电机2和传达齿轮3设置在卡持体1内,传动齿轮3与齿条8相啮合。两个操控按钮27分别设置在操作把手9上,两个操控按钮27分别用于开启和闭合左、右钳体6,11。电源23设置在操作把手9内,电源23为电机2提供电力保障。
[0025]为实现除易折型安瓿的安瓿临床切割和快速折断使用,在卡槽15一侧的内壁上还嵌有与卡钳平行排列的曲柄5连接的砂轮片4。曲柄5和砂轮片4固定在卡持体1上,曲柄5的弯曲方向与卡槽15的内壁弯曲方向相同。为不影响卡钳的正常使用,砂轮片4的顶端应低于卡钳的钳口啮合面。利用卡槽15的圆弧形内壁以及突出在内壁上的砂轮片4,可以快速、安全地对安瓿进行卡槽15内的插入以及利用砂轮片4对安瓿颈部进行划痕处理,从而安全完成折断过程。
[0026]为进一步提高实用性能,方便临床对各种瓶体或者罐体穿刺开口的需要,本例中,在卡持体1上还设有通孔13,通孔13中隐藏有能向外推出的穿刺针14。至于推出穿刺针14的结构,如利用复位弹簧对穿刺针14进行锁紧以及复位,通过导轨将穿刺针14在通孔13中的位置进行定位,从而完成平时隐藏在通孔13中,用时可推出进行穿刺使用的效果;又如利用按压式圆珠笔的结构,通过反复按压过程实现穿刺针14的轮替伸出和收回。
[0027]为进一步方便临床使用过程,本例中,在直角梯形操作把手9的大横截面端的端部还设有医用瞳孔灯25。医用瞳孔灯25与电源23连通,同时,在卡持体1的顶端设有开关24。
[0028]为进一步满足临床使用需要,本例中,在操作把手9上还设有计时开关22和计时器21,计时器21通过计时开关22与电源23连通,通过计时器21可随时进行计时处理,方便临床护理过程。
[0029]为进一步方便临床护理过程,本例中,在操作把手9的底部端面上还设有直尺26。
[0030]具体作为开瓶器使用时,首先可通过两个操控按钮27调整左、右钳体6,11的开口距离,保证与所需开启的瓶口规格吻合后,利用左、右钳体6,11之间的钳口将瓶口卡紧、翘启,完成对各类型瓶体的开瓶过程。当需要对除易折型安瓿进行安瓿折断开启时,将安瓿的颈部插入到卡槽15中并与突出在卡槽内壁外的砂轮片4相接触,然后旋转安瓿,完成砂轮片4对安瓿颈部的划痕处理,最终撤出安瓿后,快速完成安瓿折断开启。当然,在多功能医用开口器上还包括其它辅助功能,在此不再赘述。...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医用开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带有操作把手的卡持体,靠近卡持体端部设有横向贯通的卡槽,卡槽的开口端上设有卡钳,与卡钳平行排列、在卡槽一侧内壁上嵌有曲柄连接的砂轮片;所述卡钳包括相互对应的左、右钳体和用于驱动左、右钳体的两组驱动装置以及两个操控按钮和一个电源;所述左、右钳体分列在卡槽开口端的两侧;所述操控按钮设置在操作把手上;所述电源设置在操作把手内;所述曲柄和砂轮片固定在卡持体上,曲柄的弯曲方向与卡槽内壁的弯曲方向相同,砂轮片的顶端低于卡钳的钳口啮合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医用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体上设有通孔,通孔中设有能向外推出的穿刺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璐曹晶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