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复合基板的冷板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6108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复合基板的冷板换热器,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带复合基板的冷板换热器,它包括导热基板、散热热源、进口集中箱、出口集中箱和若干根传热管,导热基板与散热热源相接触,导热基板上设有若干个与若干根传热管一一相匹配的通道,所传热管与通道的侧壁相贴合,传热管内流动有传热工质,传热管的一端与进口集中箱相连通,传热管的另一端与出口集中箱相连通,导热基板位于进口集中箱和出口集中箱之间,导热基板由两块及以上的导热块相互叠加复合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且管路连接更为简单方便;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提高实用性;便于安装和检修;换热效率高,且利于节约能源。且利于节约能源。且利于节约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复合基板的冷板换热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相关
,尤其是指一种带复合基板的冷板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热交换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不少场合对换热器的表面温度的均匀性要求很高。
[0003]大功率电子电器元件由于热耗传热过程中的不均匀性,导致其内部温度的较大差别,形成附加的温度漂移、温度应力,严重影响其性能及使用寿命。
[0004]现有热管换热器可有效降低温度场不均匀度,但热管本身需充注工质,其传热效果受制于工质热物理性质较多,虽拉平了温度,却多了蒸发端及冷凝端两个传热环节,对小微空间布置很不利。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申请号为CN201710966028.4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基于温差对冲的冷板换热器及换热方法”公开了一种基于温差对冲的冷板换热器及换热方法,它包括导热基板、传热管、双进口集管和双出口集管,导热基板上设置有散热热源并设置有开口通道或闭口通道,通道内嵌入传热管,且传热管与通道之间形成过盈配合;冷板的管内传热工质双路对称进入双进口集管后流入传热管,经传热管后再经过双出口集管流出冷板。
[0006]其通过换热微元的传热温差对冲机制,使冷板的传热过程处于均温过程,对狭窄空间的高密度换热温度及温差的均匀性得到大幅提升,可有效消除传热过程温差不均匀性造成的热应力、温度特性漂移等。然而,该种换热器在实际加工和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桎梏与不足,其具体表现为:(1)限定双进口和双出口集管的配置方式并不足以满足所有的实际应用需求,无法灵活配置进出口的数量;(2)管路错综复杂,连接不便;(3)由于冷板的管内传热工质双路对称进入双进口集管后流入传热管,占用了较大的空间,结构不够紧凑;(4)从结构力学和传热学角度,单一结构的导热基板并不一定是最优的结构,换热效率较低,复合或多层基板在工艺、力学和热力学方面具有不同的优势。因此,需改进冷板换热器的结构,以解决上述两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冷板换热器结构不够紧凑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的带复合基板的冷板换热器。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复合基板的冷板换热器,它包括导热基板、散热热源、进口集中箱、出口集中箱和若干根传热管,所述导热基板与散热热源相接触,所述导热基板上设有若干个与若干根传热管一一相匹配的通道,所传热管与通道的侧壁相贴合,所述传热管内流动有传热工质,所述传热管的一端与进口集中箱相连通,所述传热管的另一端与出口集中箱相连通,所述导热基板位于进口集中箱和出口集中箱之间,所述导热基板由两块及以上的导热块相
互叠加复合而成。
[0009]所述导热基板与散热热源相接触,所述导热基板上设有若干个与若干根传热管一一相匹配的通道,所传热管与通道的侧壁相贴合,所述传热管内流动有传热工质,所述传热管的一端与进口集中箱相连通,所述传热管的另一端与出口集中箱相连通,所述导热基板位于进口集中箱和出口集中箱之间,所述导热基板由两块及以上的导热块相互叠加复合而成。散热热源流过导热基板表面或流过导热基板内部或放置在导热基板上或放置在导热基板内部或不与导热基板直接接触;进口集中箱和出口集中箱均为任意形状且具有一定容积的物体,其形状体积大小可根据实际需求决定;传热管的布置及其数量、通道大小、长度依据散热热源的空间尺寸及大小决定;传热工质先进入到进口集中箱,然后通过进口集中箱集中分配到若干根传热管内,通过导热基板与外部热源进行热交换,传热工质沿流向形成温度梯度,导热基板形成温度场,不同传热管的大小、形状、排列、流向和流量对导热基板形成不同的温度场,若干根传热管内经热交换后的传热工质均流入到出口集中箱内进行汇合,最后集中从出口集中箱内流出,故本专利技术从一个进口集中箱进行集中分配传热工质到传热管内,并汇集到一个出口集中箱内后流出,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达到了结构紧凑的目的,且管路连接更为简单方便;导热基板由两块及以上的导热块相互叠加复合而成,若干个通道均匀分布于两块及以上的导热块内,有利于根据实际需求,提高换热效率。
[0010]作为优选,所述进口集中箱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提高实用性。
[0011]作为优选,所述出口集中箱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提高实用性。
[0012]作为优选,所述进口集中箱和出口集中箱是相互分离的,便于安装和检修。
[0013]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进口集中箱和出口集中箱是连为一体的,结构紧凑,利于节约空间。
[0014]作为优选,所述通道截面形状为大半圆形或椭圆形,其圆心角不小于180
°

[0015]作为优选,所述通道通过挤压或切削或压铸或熔铸或腐蚀的方法制得。
[0016]作为优选,所述导热基板内部为实心致密结构。
[0017]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导热基板内部为空间结构。
[0018]作为优选,所述传热工质是气体或单相温差换热的液体。
[0019]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传热工质是相变换热的液体。
[0020]作为优选,还包括外部冷源,所述出口集中箱通过外部冷源与进口集中箱相连通。集中从出口集中箱内流出的传热工质,与外部冷源接触得到降温后再次回到进口集中箱内,依次循环,换热效率高,且利于节约能源。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且管路连接更为简单方便;利于根据实际需求,提高换热效率;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提高实用性;便于安装和检修;换热效率高,且利于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导热基板的截面示意图一;图4是导热基板的截面示意图二。
[0023]图中:1. 传热管,2. 导热基板,3.进口集中箱,4.出口集中箱,5.散热热源,6.传热工质,7.导热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5]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述的实施例中,一种带复合基板的冷板换热器,它包括导热基板2、散热热源5、进口集中箱3、出口集中箱4和若干根传热管1,导热基板2与散热热源5相接触,导热基板2上设有若干个与若干根传热管1一一相匹配的通道,所传热管1与通道的侧壁相贴合,传热管1内流动有传热工质6,传热管1的一端与进口集中箱3相连通,传热管1的另一端与出口集中箱相连通,导热基板2位于进口集中箱3和出口集中箱之间,导热基板2由两块及以上的导热块7相互叠加复合而成。
[0026]如图1和图2所示,进口集中箱3的数量和出口集中箱4的数量4均为一个或多个。 进口集中箱3和出口集中箱4是相互分离的。进口集中箱3和出口集中箱4也可以是连为一体的。
[0027]如图3和图4所示,通道截面形状为大半圆形或椭圆形,其圆心角不小于180
°
。通道通过挤压或切削或压铸或熔铸或腐蚀的方法制得。导热基板2内部为实心致密结构。导热基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复合基板的冷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热基板(2)、散热热源(5)、进口集中箱(3)、出口集中箱(4)和若干根传热管(1),所述导热基板(2)与散热热源(5)相接触,所述导热基板(2)上设有若干个与若干根传热管(1)一一相匹配的通道,所传热管(1)与通道的侧壁相贴合,所述传热管(1)内流动有传热工质(6),所述传热管(1)的一端与进口集中箱(3)相连通,所述传热管(1)的另一端与出口集中箱相连通,所述导热基板(2)位于进口集中箱(3)和出口集中箱之间,所述导热基板(2)由两块及以上的导热块(7)相互叠加复合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复合基板的冷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集中箱(3)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复合基板的冷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集中箱(4)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复合基板的冷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集中箱(3)和出口集中箱(4)是相互分离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复合基板的冷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鹏华夏文庆钟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乐迈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